九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干涸(hé)惟妙惟肖(xiào)怏(yàng)怏不乐B、差(chā)使美味佳肴(yáo)龙肝凤隋(suǐ)C、踌(chóu)躇换(huàn)然一新一气呵(hē)成D、伶俐(lín) 谈笑风(fēng)声恪(gè)尽职守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4、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得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海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的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 ③①②④B ②①③④C ④①③②D ④③①②5、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一、说明文阅读(8分)低碳生活处处可为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
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
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
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
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
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
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有删改)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7、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 B.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C.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 D.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8、请解释低碳生活的含义。
为减少碳排放量,保护环境,你能做些什么?(列举二条,文中出现的不能再列举)二、古诗文默写与语文综合运用9、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2),甲光向日金鳞开。
(3)春夏秋冬是诗词中长盛不衰的话题。
“池上碧苔三四点,”是淡淡的春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怡人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是缠绵的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是伤怀的冬寒。
10、综合性学习(6分)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 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1分)示例: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2) 假如让你推举—人作为首届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会推举谁? 写出理由。
)提示:可参考以下候选人,当然推举其他人亦可。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胡适的母亲(3) 假如你要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
1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2009年3月28日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日。
这一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点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
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
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
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很快席卷全球。
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
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00多个城市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共同为地球的明天作出贡献。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三、古诗文阅读(13分)(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13、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乡愁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二)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时时而间进()王之蔽甚矣()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5、翻译下列句子。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6、读了课文,我们能从邹忌或齐王身上学到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的一点深入地谈谈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五、议论文阅读(8分)⑴生活里常可见到这样的场面——⑵两个年轻的妈妈在聊天,甲乙都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
她们的心里都充满希望对方欣赏自己孩子的渴望,但忘了自己也该去欣赏对方的孩子。
⑶一场演出刚完,全体演员拉着手排着队出来谢幕,但观众却已走了一半。
剩下的也拥挤着往外走。
掌声稀稀落落。
其实演出成功,观众也满意,但就是不鼓掌。
真为演员们难过,他们所要求观众的,不就是稍慢一点走,鼓一下掌吗?观众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表示一下对他们演出的欣赏呢?⑷人们总是很吝啬对别人的欣赏。
⑸其实欣赏别人有什么不好呢?几下掌声,几句赞誉,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
但别人却会从你的欣赏里,得到了对自我的肯定,得到了鼓励、欢乐、信心和力量。
⑹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
⑺有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于是,带上所有储蓄出去旅游,预备花光钱就自尽。
半路遇上两个小孩儿溺水,他奋勇救助,观者无不为他的勇气和出色的泳技鼓掌。
小孩儿父母更是拉他到家中,感谢之余,赞叹不已。
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赞赏中,重新认识了自我,觉得生活还是值得留恋,于是轻松地踏上了归途。
⑻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常常捧着我那只能“发表”在本子上的习作欣赏,一番点评之后,是一句“这里有黄金”,包含了所有的期待和鼓励,使我战胜自卑,练笔不止。
⑼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竞技场。
人生是表演,也是奋斗。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喝彩和鼓掌,就像需要批评一样。
如果只有沉默,那生活就一定会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