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业规模经济分析方法研究方法探讨

行业规模经济分析方法研究方法探讨

1行业规模经济分析研究方法探讨——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行业规模经济为例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一、文献综述1.规模经济的由来规模经济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斯密以制针工场为例,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揭示了制针工序细化之所以能提高生产力的原因在于分工提高了每个工人的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了由变换工作而浪费的时间,并且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由于劳动分工的基础是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因此,斯密的理论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古典解释。

而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规模。

典型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和贝恩等。

二十世纪初,Alfred Marshall 提出了规模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来自于个别企业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组织和生产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 二是来自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 “外部规模经济”。

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研究了规模经济报酬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

他进一步研究了规模经济报酬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

此外,马歇尔还发现了由“大规模”而带来的垄断问题,以及垄断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破坏作用,规模经济与市场垄断之间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

他说明企业规模不能无节制地扩大,否则所形成的垄断组织将使市场失去“完全竞争”的活力。

之后,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针对“马歇尔冲突”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主张,使传统规模经济理论得到补充。

二十世纪中期,Samuelson 进一步认为,生产在企业里进行的原因在于效率通常要求大规模的生产、筹集巨额资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实行细致的管理与监督,导致在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

规模经济理论自提出后,深刻的影响了汽车、石化、钢铁等规模经济比较明显的产业。

2.规模经济和行业规模经济(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由于规模的扩大导致年金计划本身长期平均管理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经济效率和收益的提高。

由2于规模经济的作用,管理成本的高低与公司规模的大小成反比,公司越小,参加企业年金的管理成本就越高,这是中小企业站在企业年金门槛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

(百度百科、360百科)行业的规模效益与行业内企业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文摘》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文摘 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10月)3.规模经济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关于规模经济国内外有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规模经济是企业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在评价规模经济的效果时,通常选取企业规模、资产报酬率、集中度、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在同行业的领先程度、资本成本、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能够表示企业规模的参数很多,大体可以分为投入规模参数和产出规模参数。

二、行业规模经济研究路线设计1.SCP 理论模型SCP 范式,理论模型属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范畴,该理论模型首先是由哈佛大学梅森教授和贝恩教授提出,后来经过以斯蒂格勒、德姆塞茨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以及以鲍莫尔、索耶、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学派的发展和完善,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演化,它已经成为对特定产业进行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有效模型工具。

在SCP 分析模型中,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指标)和利润率(市场绩效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尽管SCP 范式还存在许多缺陷, 但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对于特定产业的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

SCP 范式所注重的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并不会因其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而被全盘否定,就产业组织的经验性研究方面, SCP 范式仍然优于其他分析范式。

而这对于产业组织的应用经济学特征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2.研究路线(1)研究总思路(2)定义变量A 绩效指标绩效的衡量有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种,本文主要采用财务指标,优点是客观、便于不同公司之间进行比较。

财务指标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

本文从数据中提取了3个绩效指标分别是总资产利税率 (RTOA) 、总资产周转率(TAT)、人均工业增加值 ( PIVA) 。

公式如下:a) 总资产利税率 (RTOA) = 利税总额/总资产b) 总资产周转率 (TAT) = 年销售收入/总资产c) 人均工业增加值 (PIVA) = 工业增加值/职工人数B 规模指标规模的衡量,本文选取了全年工业总产值 (P) 、职工人数 (E) 、年末总资产 (A) 、主营业务收入 (S) 、产量 (Q) 等6个指标。

其中职工人数 (E) 、年末总资产 (A) 、全年投资额 (I)属于投入规模变量,全年工业总产值 (P) 、主营业务收入 (S) 、产量 (Q) 属于产出规模变量。

这规模指标可以进一步分为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投入规模主要包括企业的年末总资产、职工人数、全年投资额等,产出规模主要包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产量和主营业务收入等。

三、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规模经济实证研究近年来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发展迅速。

2011年1-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888.76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29.95%;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882.26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9.8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299.60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33.77%。

1.行业投入规模描述性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由本人经过整理所得47.44%-11.45%25.52%113.10%21.52%-28.76%28.33%24.40%-30.00%-10.00%10.00%30.00%50.00%70.00%90.00%110.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99920002001200320072008200920104.70%22.77%24.75%24.36%-9.21% 3.59% 4.64%-30.00%-10.00%10.00%30.00%50.00%70.00%90.00%110.0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999200020012003200720082009201052.行业产出规模描述性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由本人经过整理所得-56.82%32.76%617.73%-23.75% 5.39%-51.36%-6.00%-60.00%40.00%140.00%240.00%340.00%440.00%540.00%64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200020012003200720082009201050.82%-8.88%18.65%210.44%21.52%-28.76%28.33%24.40%-30.00%20.00%70.00%120.00%170.00%220.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999200020012003200720082009201020113.行业绩效描述性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由本人经过整理所得50.87%-9.08%27.23%125.08%23.59%-28.02%30.58%16.14%-30.00%-10.00%10.00%30.00%50.00%70.00%90.00%110.00%130.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999200020012003200720082009201020117.28%27.09%22.12% 5.98%27.40%24.96%8.99%12.06%13.95%46.45%68.77%60.11%65.77%65.84%59.96%37.34%42.31%41.79%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99920002001200320072008200920102011总资产利税率总资产周转率13.2938.37 33.39 32.2743.02 45.11 27.4437.5544.37 0.0010.0020.0030.0040.0050.0019992000200120032007200820092010201174.数据统计分析本文采用皮尔逊 ( Pearson) 对投入规模与产出规模、规模与绩效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检验,检验统计量为如公式 下面所示。

两个变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定义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和标准差的商:以上方程定义了总体相关系数, 一般表示成希腊字母ρ(rho)。

基于样本对协方差和标准差进行估计,可以得到样本相关系数, 一般表示成r :一种等价表达式的是表示成标准分的均值。

基于(X i , Y i )的样本点,样本皮尔逊系数是其中、 及 分别是标准分、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1)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的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所有的投入规模指标与产出规模指标的相关系数都显著为正,也就是说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投入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规模的扩大。

相关性最低的为全年完成投资额和总资产周转率,说明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投资到产值的转化有一定的效率损失,也可能是因为由于从投入到产值存在一定的时滞造成的; 相关系数最高的为全年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这说明了汽车行业的单位资产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稳定,扩大了的资产规模确实带来了主营业务收入的提高。

相关系数存在的差异也说明,不同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关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扩大规模的时候,应该对投入产出比不高的因素进行调整。

(2)规模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首先,本文对全部样本进行了规模与绩效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除了人均工业增加值外,大部分的规模指标和绩效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在人均工业增加值方面,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均与人均工业增加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不高,这一结果表明,在规模扩大的进程中,单个工人创造的价值随之有所增加,但效果不明显。

参考文献:[1] 王宛秋,刘璐琳,孙大伟 关于我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J]《经济问题探索》2012 年第 10 期[2] 余兰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研究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