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7课_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7课_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⑤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
⑥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11 ——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进程
3、影响: ①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②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世界和平 ④促进了其它领域的发展
8、新中国下列科技成就取得的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银河—Ⅰ”型计算机诞生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C ③②①④
D)
D ②①④③
①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 碑 ②在未来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③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和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
嫦娥二号 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4日 2010年10月1日
• 嫦娥三号2013年下半年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
△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有何重大影响?
试 爆 成 功
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10
型计算机的国家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 “银河—Ⅰ”型(1983年):亿次/秒
2、 “银河—Ⅱ”型(1992年):10亿次/秒
3、 “银河—Ⅲ”型(1997年):130亿次/秒 △中国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何重要影响? ①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1、诞生与发展: “南优二号”(1973年) “超级杂交稻”

察 水 稻 生 长 情 况
袁 隆 平 在 田 间 观
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中国有九亿农民, 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 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 致与当时世界首富卡洛斯· 斯利姆· 埃卢590亿美元相当。 截至1998年,袁隆平的月工资才1600元。 他做人老实本分,1953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 校教书。在那里,才华横溢的袁隆平的职称一直没有提升,工资 一直原地踏步,房子依旧窄小阴暗,向上爬的机会被他那些会拍 领导马屁的同事抢走了。他唯一的幸运是研究水稻。 1979年,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惊叹中国的水稻成就,向 中国农业部的官员咨询杂交水稻的发明人是谁,他要签约用高价 向发明人申请专利使用权。 1980年,圆环种子公司向中国种子公司支付当时可谓是天价的20万 美元首期专利转让费,袁隆平一分未得。 1980年,为配合本次 专利转让活动,袁隆平以专家身份出访美国做了四个月的技术指 导。回国后,他所得的工资数千美元,被农业部悉数收缴,然后 重新发给他每天20元人民币的出国补贴。 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重奖杂交水稻发明人10万元奖金。但单位 转手分下来以后,袁隆平仅得5000元。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
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女
万户是明代一位才子,他用火 药自制一枚火箭腾飞了几十米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16日顺利返回。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中 国 第 一 颗 原 子 弹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A)
B

C “长征—1”号
义是
D “银河—Ⅰ”号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 A 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 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B)
4、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 (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B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C 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D 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7、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B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
C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
食问题
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②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 命”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 “银河—Ⅰ”型(1983年):亿次/秒
“银河—Ⅰ”型计算
机诞生于1983年, 它
使我国成为继美国
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
C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5、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的先后顺序是 A 苏联、中国、美国 C 苏联、美国、中国 B 美国、苏联、中国 D 中国、苏联、美国 (
C)
6、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C)
A 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中 国 发 射 地 空 导 弹
中国新型的中远程地空导弹
中 国 发 射 洲 际 导 弹
中国各种导弹
中国导弹部队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10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10
⑤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
⑥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11 ——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⑤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
卫星重量173公斤,
卫星的跟踪手段、信 号传递方式、星上温控系 统都超过了其它国家第一
超过苏、美、法、日等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重 量总和。
颗卫星的水平。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 “东方红一号”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1975年,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10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 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 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 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 流袁隆平 ”。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米神”、“当代神农氏”、“杂交水稻之 父”。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浙江秦山核电站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 平。 吃饭靠“两平”的什么? ①靠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靠袁隆平的农业科技成果——杂交水稻
第27课
2005年10月12日, 中国“神舟六号”升空, 17日顺利返回。
2007年10月24日18时 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
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
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
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
射成功。
2008年9月
25日21时10分,
神舟七号飞船 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点火升 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