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物理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物理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人们常说的“油比水轻”,实际上是说A.油比水体积大B.油比水体积小C.油比水质量大 D.油比水密度小2.对于一般人来说,有利于学习、休息的理想环境是()A.0dB完全没有噪声的环境B.30dB﹣40dB的较安静的环境C.80dB﹣90dB的环境D.100dB以上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回声是声波反射形成的4.在雷电交加的夜晚,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响个不停,这是因为()A.人的耳朵产生的错觉B.闪电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C.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D.雷声经过地面、云层及山岳的多次反射5.小张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光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可能是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若图上一格表示10cm,则f可能是20cmC.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会再出现一次放大的像D.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后,光屏应向左移动6.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应用不属于这一原理的是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精洗精细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D.加湿器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增加湿度7.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8.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cm B.5cm C.7cm D.9cm9.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油不会烫伤他B.油锅里的食用油沸点不高C.油锅里是醋和油的均匀混合液,沸点低D.油锅的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未沸腾10.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我珍藏着一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编钟曲让我自豪,交响乐让我振奋!”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11.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华,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汽化,后液化D.先凝固,后汽化二、填空题12.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_______能够传声.13.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__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___为参照物.1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甲、乙两人乘坐运行的自动扶梯上楼.甲站在扶梯的台阶上不动,乙沿着扶梯拾阶而上.请问:甲选择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15.将一铁丝剪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剩余氧气的密度__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1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很大;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17.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次响声,首先听到的应该是由________传来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如果是一段长自来水管,并照上面的做法去做.那么,请你猜想一下会听到几次响声:________.18.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透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位置.19.夏天,小玉在吃冰激凌时忽然想到如下问题,请你帮她回答.物质由态叫熔化.最常见的熔化现象是:.20.现在已经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速)约为_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________(选填“快”或“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________,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________.三、实验题21.对于用天平、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来说,其实验设计有如下二种方案:(1)一、二两种方案,选第________ 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误差最小.=________ .(2)用你选择的方案进行实验,所测密度的表达式ρ液体(3)经过思考小明将另一方案稍加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改进后的步骤C 分为两步,请你帮他写出改进内容:第一步: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 (4)用步骤中的字母,写出方案改进后小明所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体22.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甲是________;(选填“蜡”或“海波”)(2)在t=6min时,乙物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四、作图题23.如图所示,已知两条反射光线,根据成像原理作出点光源S的位置.24.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五、计算题25.有一节油车,装满了50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cm3石油,称得质量是24g,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26.一列队伍长100m,匀速通过一座长800m的大桥,所用时间为300s,(1)求队伍的行走速度.(2)若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1.4km的大桥要多长的时间?六、综合题27.《xx晚报>>xx年x月x日A4版报道了一则新闻(标题:氮气泄露,夏现冬景).本报讯:昨晚,xx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故,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昨晚10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的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有10cm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凝固.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小盼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阅读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你能帮她解答吗:(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可槽罐车里液态氮是怎么形成的?(2)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时为何会冒出“白烟”?(3)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你能指出来并加以改正吗?28.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保温瓶不能满足需要。

同学们经过讨论,为保障药品在0℃以下存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冷藏盒。

(1)其中药品应放置于________(A/B)处,另一处空间放置低温物质。

(2)关于保温盒填充材料,你选择________(铝合金/发泡塑料/砂石)。

(3)关于放置在保温瓶内的低温物质的选择,小明认为只要放普通冰块即可,小华却认为应该放置由盐水凝固而成的冰块(简称“盐冰”)。

你支持________的选择。

参考答案1.D【解析】人们常说“油比水轻”,隐含的条件是体积相同,油的质量小,实际上是对应油的密度小.故选D.2.B【解析】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完全没有噪声的环境,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有利于学习、休息,而80dB﹣90dB的环境已经是噪声非常大的情况了,不利于学习、休息,如果噪声达到100dB以上,会影响到听力,甚至震破耳膜.故选B.3.D【解析】试题分析:A.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C.人耳只能听到频率在20—20000Hz以内的声音,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D.回声是声波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故选D考点:声现象4.D【分析】雷电在空中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所以先看到闪电,闪电过后,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许多障碍物多次反射,有隆隆不断的雷声传来。

【详解】雷雨天,云层之间放电,同时引起了空气的振动,产生雷声,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地面、山丘等障碍物多次反射,传来隆隆不断的雷声,因此“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是因为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而形成的。

故选D5.C【解析】试题分析:照相机的原理: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u﹥v.由图可知,10cm﹤v﹤20cm,所以,f不可能是20cm;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当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v;由于物近(相对于焦点来说)像远像变大,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后,光屏应向右移动.故选C考点:凸透镜成像6.C【解析】【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 超”等;(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详解】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B、利用超声波精洗精细机械,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符合题意;D、加湿器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增加湿度,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详解】反射角、入射角与折射角分别指的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和法线的夹角;同时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折射时,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图知本是正确选项是D.8.B【解析】解:由题意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物距为20cm,像距为6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cm>2f,所以f<10cm.①f<6cm<2f,所以3cm<f<6cm.②综合①②得:3cm<f<6cm故选B.9.D【解析】手未烫伤,说明锅内液体沸腾时温度并不很高,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可以掺入某种液体,在油的下方(即密度比油大)同时在温度很低就沸腾,而且沸腾时温度越低,对“表演”越有利,表演时,因为醋的密度大,所以会沉在油的下面,上面的植物油吸收的热量主要是来自下面的醋,醋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上面的油达到醋的沸点后,不再发生热传递,温度也不再升高,所以当人从锅里取物时,手不至于烫伤.故选D.10.B【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的乐器的材料与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可以相同,但音色却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是从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乐器的;所以应选B.【考点定位】声现象11.B【解析】解答: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露珠消失实际上是变为了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