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广告发展史
1900-1903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大批的商品
出现了“过剩”问题,企业的经营观念从生产导向型转向销售导向型。
企业开始关注消费者和市场,广告业在此形势下日益兴盛起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广告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断的在广告概念、广告手法和经营方式上进行革新,促使广告经营往现代化方向迈进。
1923年美国最大的广告公司——杨·罗比肯广告公司创办。
该公司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媒介,为消费品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提供全面服务。
这时广告不仅成了一项令人尊敬的事业,而且第一次被人们看做与生产具有同等重要性的产业。
人们认为广告促进了群众性消费市场的发展,而市场的发展为大规模的生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高度商品化是美国社会最大的特点,激烈的商品竞争,是使产品的更替处于瞬息之间。
企业为占有更大的市场、争取更多的消费者,不惜工本的积极运用广告这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广告大发展的年代。
一些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应用于广告业,使广告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美国商业广播电台创始于1920年,1922年电台开播广告业务。
1926年,出现了全国性的广播网以后,广播广告便盛极一时。
1941年美国创建了电视台,二战后,电视业发展迅速。
50年代以后美国首创彩色电视,使电视广告成为影响面最大的广告手段,从而突破了印刷媒介一统天下的格
局。
随着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卫星通讯、电子计算机等电讯设备的发明创造以及光导纤维技术的运用,广告传播实现现代化。
而广告公司的广告经营活动向着全面智能型、能向广告客户提供全面服务的现代广告代理业过渡,推动了一些大型广告公司不断产生。
1923年,美国最大的广告公司——杨•罗比肯广告公司创办。
该公司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媒介,为消费品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提供全面的服务。
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伴随广告业的繁荣,出现了种种欺骗和虚假的广告宣传,引起了公众对广告的指责,这使美国的广告业进入了一个反省的阶段。
由美国广告联合会的前身美国联合广告俱乐部,领导了一场为广告的真实性和道德性而斗争的运动,主要是反对假药的改革运动。
1911年这个联合会为广告制定了道德法规,并且提出了“广告就是事实”的口号。
广告行业的杂志《印刷者油墨》制定了一套法规,即是后来著名的“印刷油墨法规”。
1945年,该法规经过修改后被27个州确定为广告法,并被另外17个州部分地采用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组织纷纷兴起,对工商业的不法买卖行为和欺骗性的广告进行了监督和揭露,向消费者提供公正的情报,这对于提高广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20——30年代兴起市场调查研究热潮,帮助广告客户劝诱、购买施展推销术;40——50年代,则在广告主题上大做文章,USP策略被广泛推广;到了60——70年代进入为产品定位、为企业树立形象的“形象广告时代”;8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与普及,
电子计算机设计广告、广告策划、广告战略的运用,广告活动普遍走向整体化。
例如,英特尔公司广告的经典音乐,给人印象深刻。
与此同时,广告管理也日趋完善。
美国政府管理广告的重点:⑴欺骗性价格广告⑵不实或虚假质量声称⑶引诱性广告⑷不实证词广告⑸欺骗性表演。
制定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根据该法成立了联邦贸易委员会,具体执行管理广告的工作,它是广告限制和管理方面最活跃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机构。
美国的广告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科学的组织及合理的分工,从而保证了高效率的经营体制和现代化的服务。
从1905年纽约大学开设第一门广告课程以来,美国广告教育至今已有了百年历史。
目前,美国上千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广告课程,140多家院校设有广告专业。
在美国高校,多数广告专业的课程大致分为六类:广告原理或广告导论;客户策划与管理;广告创意与设计(方案、平面与电子媒体以及互动媒体广告设计);媒介战略与策划;广告管理与广告战役;广告研究方法。
在过去十年间,美国广告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很多广告系相应地进行了课程改革,包括更新核心课程内容、增设新的课程、调整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比例等等。
目前美国的广告公司在美国广告业中的地位显赫、作用巨大。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采用新技术,追求高质量,以实现对客户的全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