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导论第一章

教育学导论第一章


• 教育学是有内在逻辑体系的: 社会——教育——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即社会与教育 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
“培养人”是教育学的核心问题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 的人,怎么培养人和谁来 培养人,就构成了教育学 的内在的逻辑体系。
哈马斯成员的教育
哈马斯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 (Islamic Resistance Movement -- HAMAS) 的简称,由 “伊斯兰”、“抵抗”、“运动”三个阿拉伯语缩写而成。 哈马斯是一个集宗教性、政治性为一体的伊斯兰抵抗组织, 成立于1987年,创始人为谢赫· 艾哈迈德· 亚辛 (Ahmed Yassin) 。
六个孩子:五个博士一个硕 士
• 被称为“博士老爹” • 蔡笑晚,温州人,随父学医,后来自学考入杭州 大学数学系,由于政治原因被迫辍学回家。 • 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36岁成为 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次子,蔡天 武,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美国某大学博 士;三子,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大学 录取为博士生,四子,蔡天润,也曾被美国大学 为博士生;女儿,蔡天西,22岁获哈佛大学博士 学位。
教育学导论
第一章 走进教育学
• 第一节 教育学:培养人的学问
一 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
教育 :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传递知识经验,实 现人的社会化和使人类社会延续发展下去的最基本手段。 教育学 :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 二、教育学的内容构成及其内在逻辑体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 教学论》他以“把一切事物 教给一切人”为基本目标、 全面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体 系,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一 系列教学原则和教学方 法.首次创立了班级授课制 理论,从而使《大教学论》 成为教育学独立形成时期的 奠基之作和代表著作
•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 特的《普通教育学》出版。 他的这一著作,不仅第一次 以教育学的名称出现,而且 他的教育学以伦理学和心理 学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教 育的原则与方法,从而使教 育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所以有人认为赫尔巴特是独 立教育学体系的创始人。从 此之后世界上开始有了独立 的教育学。
• 一、教育学的孕育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学记》
•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教育学独立形成时期的代表著作: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独立的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 三、教育学走向科学化 • 四、新中国为教育学科学化所做的努力 • 五、现代教育学的学科分类
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有主见。 • 知识观:什么是知识,书本上的就是知识,这是一种观点; 知识在于探索过程之中,这是另一种观点 • 学习观: • 教材观:
• 四、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二)相关的社会科学基础 (三)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与人:教育学的永恒主题
一 人类的实践活动:教育与教育学发展的永恒动力

第三节 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 萌芽状态的教育学思想大多体现在一些哲学家、 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
西方: 毕达哥拉斯:《金言》 柏拉图: 《理想国》、 《美诺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尼格马可伦理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 期许多思想家们哲学、社会 学著作。 中国: 孔子: 《论语》 孟子 : 《孟子》 老子 : 《老子》 庄子 : 《庄子》 无名氏 《中庸》 朱熹 : 《四书集注》 王守仁 : 《传习录》 专著有: 《学记》 《大学》 《师说》
• 在赫尔巴特之后,还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思 想家写出了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洛克:《教育漫话》 卢梭:《爱弥尔》 裴斯泰罗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直至后来的杜威等等。
杜威及其实用主义教育被视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其《民主 主义与教育》一书对赫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把民主和 科学试验方法、进化论、工业的改组等因素联系起来,探讨 它们在教育上的意义。

哈马斯组织严密,正式成员约2万人,拥有约5600人 的武装,其中“卡桑旅”是主要军事派别,曾策划多起针 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2006年5月, 哈马斯还组建了一支由3000多人组成的准军事力量, 又称“特别安全部队”。
• 三、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教育——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两方面的关系所以构成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这首先是由教育这是社会现象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 第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教育同人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贯 穿在教育过程的始终。 第三:教育基本问题蕴涵着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四:教育的基本原理都是围绕着教育基本问题展开和进行的
中国最古老的教育专著《学记》
《学记》全文虽只有1229个字,却对我国古 代的教育经验做了全面的概括总结。文中对教育 的目的和作用、教育制度、所提出的因 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诱导、预时 孙摩、长善救失、师严道尊等——系列宝贵教育 思想
现代教 育学的 划分
第四节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 案例1 关于蛇与青蛙的提问?
一名教师提问小学一年级学生:昨晚外面下来一场大雪, 小狐狸、小兔子、小松鼠等可爱的小动物都出来在雪地上 画了很多幅美丽的图画。那么蛇和小青蛙为什么没有出来 画画呢? 一名男生回答:小狐狸、小兔子、小松鼠她们的妈妈给她们 买了毛的衣服,不冷,所以就出来了,而蛇和小青蛙她们没 有毛的衣服,太冷就没有出来。
1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社 会进步的不可替代的力量 2 社会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3 教育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研究教育活动,不能 脱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



农村小学的布局 很多农村小学,越来越少,这是人口问题。进而影响 到教育,如学校的布局。 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代教育中的一个 重要问题,在和谐社会发展理念下,关注公平,关注 薄弱校的建设。 在科层制文化与民主文化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是不同 的。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有一段时间,总说,中国的经 济发展很快,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国家。比较一下, 与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在教育上的资助,我们以前做 的很不够。现在正改善中。
• (一)学习教育学是一名现代专业化教师 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 (二)学习教育学是教师确立科学教育观 的基本途径
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 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3 具备对教育现实问题的反思能力
• 二 培养人:教育与教育学的原点
(一)什么是培养人
培养人的含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为社会培养人,二是培养能够适应并改造社 会的人。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教育的个人价值统一于培养人这一人类社会实践活 动中。
(二)社会与人:教育学的永恒主题
个人的发展一定要和社会发展相一致。 当社会有需要的时候,个人的价值才能 得到实现。 选定一定标准的教师,能完成社会要求 的教师,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 为教师的。需要进行考试。需要资格证 书。 通过教师进行教学,进行课程设计,完 成教育使命。
• 案例2 某位小学教师,她教小学四年纪的时候,班 级转来一个女孩。每次上课提问,女孩都 举手,每次提问都答不上来。老师课下找 这个女孩谈话,问她是怎么回事。女孩回 答说自己不会,所以答不上。老师说,不 会是不能举手的,会才能举手呀。女孩说, 老师,我不举手同学会会说我学习不好, 该看不起我了。
• 中央电视台的《小崔说事》,说的是一位蔡先生,他有6个孩子,而 且成功地把这6个孩子培养成为博士和硕士,而且这6个孩子,无论 现在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已成为重要人才。 • 小崔问他如何成功地把6个孩子培养成为杰出人才时,蔡先生说出了 3个方面:一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特别是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数学 教育;二是教孩子从小立志,通过相关的诗词、通过旅游、通过书信 等多种方式教育孩子立志;三是培养孩子自学的能力。 • 这些经验其实非常的老套,但关键的是,蔡先生能够长期坚持,而且 用心去做。正是他的用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信、自立的成 长环境,使孩子从小懂得了志向远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 蔡先生的大儿子目前已是美国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他又用他父亲的 方法去教育他的儿子,即使在现代化非常发达的美国也显示出教育的 力量。 • 蔡先生认为,他的孩子们成长的路径是:良好的早期教育——不断的 跳级学习——大学的少年班。显然,良好的早期教育无疑是孩子成功 的关键,而立志教育和能力培养无疑又是早期教育的基石。
总论部分:主要讨论什么是教育,教育有什么特点,教育是如 何产生发展的,教育有什么左右,教育有那些规律,教育和社 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是怎样的关系,教育的制度是怎样的,教 育有那些基本的形态,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教师和家长应该具 备怎样的素养
教育学 的内容 构成:
教学部分:主要讨论教育怎么备课、上课,如何运用教育教学 的方法和原则更好地教书育人等问题 德育部分:主要讨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德育 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学校管理部分:主要讨论学校如何办学,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 级等问题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与教育观
(一)教育万能倾向
教育观:是关于教育的根本看法, 是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
(二)教育功利主义倾向 (三)技术主义倾向
教育基本问题与教育观之间的关系: 教育基本问题是教育观问题的核心, 对教育基本问题认识上的分歧,是 形成各种不同教育观的根本原因所 在。
• 对于教师来说,除了关于教育的看法以外,还有 关于学生的看法,关于学习的看法,关于知识的 看法,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目前的教 育改革就是以这些为基础展开的。 • 学生观:就是知识的容器,不教就不会,这是一种。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