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和税收国家财政

财政和税收国家财政

(2)结合材料,从国家和个人的收入增长看,你认为 2013年我国的财富分配是否合理?为什么?
展示互导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基础性
措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②分配政策
措施: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增加财政收入要加快经济发展和制定合理的分 配政策,合理安排国家企业个人的收入分配
(行政、国防) ④落实义务兵、烈军属等各项优惠政策。(社会保障)
3、财政收支的关系
收入 收入
= >
支出 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
(收大于支略有节余或 支大于收略有赤字)
财政盈余
收入
<
支出 财政赤字
有同学认为, 财政盈余对经济 发展有利,财政赤 字对经济发展不 利。怎样正确看 待这一观点?
展示互导
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收等于或略大于、 略小于支
3、财政政策
(1)含义
财政政策——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收支平衡关系的指 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的主要调控手段)
(2)基本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比较表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含义
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 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 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
企业
个人
做大
切好
国家
质疑互究
辨析: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蛋糕一定)
过多
财政收入
直接减少企业 和个人收入
不利于企业发展
不利于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
过少 降低对经济发展的
财政收入
支持和调控力度
不利于企业发展
不利于个人 收入的增加
措施: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国家应制定合理 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 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经济出问题时既可 以用财政政策也可以用货币政策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国民经济平稳 运行的作用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资源的合理配 置的作用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 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发挥财政政策保增长中的 巨大作用。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 的重点,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 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
90%以上
税收收入 利润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基本形式 国有企业 内债、外债
服务收费、 罚款
互评检测
在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中( ) A.利润收入是所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 交给国家的部分; 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稳定可靠的形式; C.债务收入是国家财政通过借贷方式从 国外取得的; D.利润收入是财政收入中征收面最广、 最稳定可靠的形式;
求平衡。
大,容易出现通货膨胀的金融 风险。
检测互评
下列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的表述正 确的是
①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共同目的 都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财政收入比 支出重要 ④合理使用财政支出,有利 于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检测互评
(2014湛江质检)2013年中国安排财政赤字 9000亿元,这一规模低于2012年预算安排的 9500亿元和2010年初安排的10500亿元赤字 。下列选项中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自行阅读教材完成练习册上的课前预习和知 识梳理,并按如下要求在教材上进行标注
1、财政收入的含义和筹资渠道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 4、财政收支的关系和意义
二、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财政收入的来源:税、利、债、费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作用
这些材料反映了财政具有什么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 活的物质保障。(一般涉及民生问题)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 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 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
材料:2013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7%;全国公共 财政收入129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同时,我 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955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0%;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 实际增长9.3%。
(1)结合材料,你认为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根 本因素是什么?
收大于支
财政状况
影响
收支平衡 财政资金得到了有效运用
财政盈余
财政资金未得到有效运用, 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一般来说,出现赤字,意味着
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适
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 收小于支
量的财政赤字可以拉动经济的
财政赤字 增长,尤其在居民消费不足的
情况下。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
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在一进定的社范围会内。总财政供赤字过
第一框 国家财政
财政及其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 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关系
理解:财政的作用(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
资金的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自行阅读教材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和知识梳 理,并按如下要求在教材上进行标注: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
名称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财政部(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 中国人民银行
常委会通过)
手段 目标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
政府采购、补贴等
外汇、汇率等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通过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的调
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 节来影响货币的供应量,使之与
实施条件
经济增长慢 需求不足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措施 目的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减少税收、增发国债 拉动经济增长 刺激社会总需求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缩减国债规模 给经济“降温”
抑制总需求
相同点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都是国 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财政政策的运用方 向都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反(逆风向调节)
1、财政的含义、本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含义 3、财政的作用 4、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含义和内容
中国最大的地铁站—徐家汇地铁站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动脉,以其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环保舒适的 优势,成为许多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但地铁的建设投 入大(平均造价约为6亿元/千米),成本回收周期长,使很多城市 望而却步,望“铁”兴叹。
A 区别在于
A、前者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后者则是预算执行 的结果 B、前者需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者不需要 C、前者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后者则不能 D、前者是国家财政实现途径,后者则不是
2、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 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镜头二: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2007年中央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 债规模。
国家是如何运用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 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 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 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 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 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 给经济“降温”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政策保增长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 会公平、改善 人民生活的物 质保障
答: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 生活的物质保障。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 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支持力度,体现这一点。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 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 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体现了 这一点
(2)种类:
经济建设支出(居首位)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债务支出
按具体用途分
质疑互究
下列材料分别属于财政支出的什么用途? ①我县财政安排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款、安排 和筹集支农资金款。 (经济建设) ②我县新建的新实验中学, 中等学校校舍的投入使用。
(科教文卫事业) ③我县加大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投资力度,公安局指挥 中心、基层派出所和多种形式消防队建设进展顺利。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主要保证。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 系的基础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 会保障体系的重点
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 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 补贴的一种制度。
质疑互究
三峡工程2009年全部竣工, 历时15年,动态总投资为 2000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