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符号性及其命名理论
上述第一、二类依存性,反映了对符号使用者的主体意识的依存性;第三类,则是崐一种对客体的依存。
3.2意义关系即语言符号内部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意义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命崐名关系,它涉及到命名者是采用何种方式将能指和所指结合成为一个词语符号的问题。崐北方人称为“蜂窝煤”的东西,湖南人则叫做“藕煤”,后者认为这种东西更象藕而不崐是蜂窝,因为湖南是产藕区。可见,人们是用他所熟悉的事物的词来为对象命名的,也
词语的符号性及其命名理论建设
孟华
0.引言
对于什么是词语的本质属性,传统上有两种代表性的解释:一是认为词语是观念的
符号(亚里士多德)、事物的名称;二是认为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
布龙菲尔德)。显然,前者着眼于揭示词语的符号属性,后者则强调词语的语言结构单
位性质。尽管更多的语言学者倾向于调和上述两种对立的词语观,但语言学界往往较多
所以说,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是关于意指关系即符号性的理论,索绪尔的符号学是崐关于词语结构关系的理论。
3.词语的符号性——意指关系分析
词语的符号性就是意指关系。下面,我们重点探讨词语符号的意指关系。
意指关系包括名实关系、意义关系、对应关系三种。
3.1名实关系即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即客观实体的关系。传统哲学的唯名论崐与唯实论之争,就是围绕这种关系而形成的不同哲学流派。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就崐介绍了两派的观点,一派是唯实论,认为名称是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一派为唯名论崐,认为词语符号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是人为地给事物贴上的标签。现代语言分析哲学更崐是把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的意指关系看作是哲学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问题。英国哲学家崐罗素就认为语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结构,同时又常常使人们误入歧途。我们可以
借助于语言符号的分析来了解世界,因为语言符号和对象世界在结构上有对应关系。如
“蜂窝煤”和“藕煤”,不管这两个词语的意义看上去有多大的差异,它们总是与同一
个客观对象保持对应关系。
唯名论和唯实论实际上探讨的是词语符号与客观对象的分离性和依存性的问题。唯崐名论认为符号和对象是分离的,苹果这个东西可以吃,但“苹果”这个词不能吃,因为崐词和它代表的对象不是一回事。唯实论认为符号和对象是依存的,相等的。吉祥电话号崐码“888”意味着发财,认为结婚时吃“枣”和“栗子”就能早生孩子,这都是受唯崐实论影响的结果。
索绪尔不研究词语的物质属性。他所说的符号能指不是声音实体,而是抽象的关系崐单位。“天”字的物质表现手段如碑刻、印刷、书写或用嘴、用电话、用录音机发声都崐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字与其他符号的对立性差别。这好比象棋中的棋子,它的物质崐材料的属性不是关键因素,棋子用木料、塑料、或是金属表现都不影响它自身的价值,崐起决定作用的是棋子在整个棋盘中的关系,是关系而不是质料决定了它是“士兵”还是崐“将军”。因此,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词语的可知觉性质严重地被忽视了,词语的物崐质材料仅仅被看成是可任意选择的意义载体,至于这些载体自身有什么表达特性,对意崐义产生什么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形成了词语物质属性及其表达作用方面研究的空崐白。
构成的词的双重意义系统又指示、代表了客观实在的蜂窝煤。从符号学的观点看,“蜂
窝煤”包括了两个层级的意指关系:1)能指(字面义)和所指(词汇义)之间的关系
;2)整个词语符号与它所指示、代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双重的意指关系可用下
图表示:
能指+所指
词语符号
客观实在对象
1.2结构关系指一个词语在语言符号系统内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符号之间崐的关系。包括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两种:
上述分成若干份纸片的例子,说明索绪尔非常清楚词语所具有的意指和结构两种关崐系,此外,他所划分出的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等两两相对的语言范畴,也都说明他崐充分注意到了语言自身结构与外部世界的区别和联系。但是,我们应当区别索绪尔的语崐言本体观和语言方法论。作为语言本体观,索绪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揭示了语言的崐动态和静态、语言与社会、结构与功能等等的对立统一关系;作为语言的方法论,他却崐站在唯理主义立场上,以描写语言自身的结构系统为最高目标,更重视语言结构而不是崐言语活动、更重视组合关系而不是聚合关系、更重视符号能指而不是所指、更重视共时崐状态而不是历时状态,进而有意排除了语言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研究。这种结构主义观点崐表现在词汇研究上,则是轻视词的意指关系研究。词语的意指关系就是词语的符号属性崐,国内学术界在这个领域鲜有建树,与索绪尔语言方法论的影响有直接联系。
由此可见,以聚合、组合为内容的词的结构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内部的联系;而崐词的意指关系则是语言符号系统与客观世界、与命名者之间的外部联系。一个普通的词崐语符号都处于横向的结构关系和纵向的意指关系的某一交点上,或者说同时具有这两种崐关系而不可分割。
2.索绪尔和皮尔士的符号观
索绪尔和皮尔士被认为是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创始人,而且,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两种崐不同的符号学观点。当然,对我国学术届产生更大影响的是索绪尔,不是皮尔士。对比崐两者观点上的差异,有利于我们认识词语的符号属性。
如果说词语符号的名实关系主要探讨词语意指的客体性,即词语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崐,那么词语的意义关系则通过词语自身语义结构的分析来探讨词语的主体性,即词语与
命名者的关系。一般说来,术语学、词典学、语义学等主要研究语言符号与客观对象的
关系,即意指关系中的名实关系;修辞学、商名学、人名学等则主要研究语言符号与主
唯名与唯实这两种对立的理论又是互补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词语符号名实崐之间两种基本关系类型:分离性和依存性。
一般的词语,其名实关系都保持一种分离性,人们能在意识中自觉地将符号和它所崐代表的对象分开;或者,我们在使用某个词语时它所代表的对象一般不在现场,如我们崐在谈论山、水、树时,这些词语代表的事物常常不在现场出现,这也是一种分离性。
但是有一些词语名实关系是依存性的。这有三类符号:第一类符号的名实是不可分崐割的。如感叹词“呸”,该词表示人的一种憎恶的感情,这种感情状态与它的符号“呸崐”的声音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或者说该符号的声音就是这种厌恶之情的本质直观,我崐们无论法将符号的声音和它所代表的对象明确地区别开来。第二类依存性的符号,其名崐实之间本来是分离的,但人们在错觉中把它们当成一回事。这就是语言崇拜或符号迷信崐的情况,如诅咒敌人的名字就认为他一定会遭殃。第三类依存性的符号,其名实之间具崐有当下性的直接联系。如一个产品的商标,它一般总是印在产品身上与产品一起出现。崐依存性符号实际上反映了语言与思维的相对依存性。
善用比喻的索绪尔,曾把一个个词语符号比成一张撕成A、B、C若干份的纸,A崐、B、C…几部分是结构关系,而每一部分的正反两面即A\A1、B\B1、C\C崐1…是意指关系,词语符号一般都有这两种关系。
1.1意指关系如“蜂窝煤”一词,它的字面义是“象蜂窝的煤”,词汇义是
“一种多孔的生活用煤球”,字面义和词汇义构成了比喻关系;同时,这种由比喻关系
此外,由于索绪尔把语言看成是自足的封闭系统,他也不重视词语符号与外部世界崐的联系,即不重视符号的“对象关联物”的研究。他所谓的符号所指,不是真正的对象崐关联物,而是语言系统内部语义关系分配的结果。一个个的符号所指针对的不是客观对崐象,而是词义与词义之间的相互对立、区别。因此,在关系大于实体、结构高于表达的崐思想指导下,词语符号的“解释关联物”、即词语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也被忽视了,而崐词语的这种主体性却是它的符号属性的重要表现。
与此相反,词的意指关系却一直是皮尔士符号学的理论重点。
皮尔士把词语符号(也包括其他非语言符号)理解为代表或表现其他事物的东西,崐它可以被某人所理解或对某人具有一定意义。他认为符号由三个要素构成:1)媒介关崐联物(大致等于索绪尔的符号能指),2)对象关联物(大致等于符号的所指),3)崐解释关联物(符号主体即解释者)。
词的聚合关系指对一组词进行音、义、语法特征分析后,根据类同的原则划分出的崐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关系。如“蜂窝煤”与“藕煤”是同义关系,“公式”与“攻势”崐是同音关系,“正确”与“错误”是反义关系,“美丽”与“复杂”是同词类关系等等崐,它们都属于聚合关系。
词的组合关系是一种线性结构关系。主要指1)在语言链条中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崐搭配关系,如“蜂窝煤”一词不可以受副词修饰;2)一个词在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时崐所处的地位,如“蜂窝煤”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和宾语。
2)内部形式的选择。词的内部形式是命名过程中利用含有意义的符号做能指形成崐的,它与所指构成一种语义象征关系。“蜂窝煤”和“藕煤”就是两个内部形式不同的崐同义词。其实,内部形式是命名者对事物的主观理解形式在词的能指结构中的表现。
意味形式和内部形式通称为词的动机性意义关系。当然,词的能指和所指的动机性崐联系有强弱之分,如“鸟”这个词的能指“”和所指“飞禽”之间看不出有什么崐动机性,这种动机性接近为零的关系方式一般称之为任意性。任意性也是意义关系的一崐种。
就是说,人们总是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创造一个词语单位的。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命
名者面临两种选择:
1)意味形式的选择。所谓意味形式指词的物质表现所具有的某种象征意味。如汉崐语词“马”()和英语词“”(马),前者的读音有声调、以元音结尾,具崐有“音乐感”的象征意味;“柯达”商标在听觉上具有“响亮、悦耳、具有舶来品色彩崐”的象征意味;此外,象台湾两种著名洗发精的商标“脱普333”和“耐斯566”崐中的数字,与“松松松”和“乌溜溜”谐音,这种由符号的谐音而产生的语义联想也是崐一种意味形式;至于“猫”、“鸭”、“蛙”之类的取动物的叫声特点来命名的拟声词崐,更是一种意味形式的选择。
地侧重于词语的语法即语言结构单位的属性,因而对于是探讨关于语言与外部世界、表达者与被表达者的关系
,它对于从动态发生、表达的角度揭示词语的本质特征,尤其对于术语学、名称学、命崐名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壹.词的结构分析
1.词语的意指和结构关系
体即命名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意指关系中的意义关系。
3.3对应关系即词的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单义词和多义词崐的划分。单义词就是一个能指对一个所指的关系,多义词和同音词就是一个能指对多个崐所指的关系。或许还应该把语言学中的“有标记”和“无标记”范畴纳入词语符号的对崐应关系之中。汉语中有一些所谓的“移位词”,如“研究生、蛋、肉”等,这些词的意崐义经常在上下位概念中移动,“研究生”既可以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又可以专指硕士崐生;“蛋”既可以表示一切禽类的蛋,又可专指鸡蛋;“肉”也是如此。这三个词相对崐于另外三个词“硕士生、鸡蛋、猪肉”而言,前者意义是中性的、泛指的,是无标记成崐分;后者意义是狭义的、专指的,是有标记成分。“他们”和“她们”两个词也有这种崐对立,“他们”既可专指男人,也可包括女人;“她们”则专指女人,是有标记成分。崐顺便补充一句,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他们”和“她们”之间无标记与有标记的对立,崐反映了语言社会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