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化学选修四测试题

(最新整理)化学选修四测试题

(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

5 mol·L-1·s-1 B.v(B)=0.3 mol·L-1·s-1C.v(C)=0。

8 mol·L-1·s-1 D.v(D)=1 mol·L-1·s-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

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

2 mol 4.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C.干冰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6.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7.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8.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9.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甲乙(N2O42NO2 △H> 0)(a(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10.在A(g)+ pB(g)qC(g)的反应中,经t秒后C的浓度增加m mol/L,则用B 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A.pq/mt mol·L-1s-1 B.mt / pq mol·L—1s-1 C.pm/qt mol·L—1s—1 D.pt/mq mol·L—1s-111.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合成氨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

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 B.Y2为0。

4mol/L C.X2为0。

2mol/L D.Z为0.4mol/L1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14.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如下结果:序号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完全溶解于酸的时间/sA2薄片5400 B2薄片15200 C2薄片25100 D2薄片30t1 E2薄片3550F2颗粒15t2G2粉末15t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t1=75s ②t2>200〉t3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m G〉m F〉m BA.① B.①② C.只有② D.全部正确15.反应PCl5(气) PCl 3(气)+Cl2(气) ①2HI(气) H2(气)+I2(气)②2NO2(气) N2O4(气)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

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A.均不变 B.均增大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1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值为A.1 B.2 C.3 D.412345678题号答案题910111213141516号答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7.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1。

0mol/L(填>、=、<=(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18.(1)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2SO3,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

5mol/(L· 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

(2)下图左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O22SO3+Q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bc 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第(2)小题第(3)小题(3)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能催化很多化学反应,上图右表示酶参加的反应中,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解释曲线变化原因。

19.反应m A+n B 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20.将1 mol I2(g)和2 mol 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 2(g) + H2(g) 2HI(g);△H〈0,并达平衡。

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Ⅲ)所示。

则甲条件可能是,则乙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g)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则a、b、c的关系是。

2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17.(6分)(1)0.013 (2)1。

0 (3)>,>(4)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18。

(1)(3分)2mol/(L· min); 1mol/(L· min); 2mol/L(2)(2分)升温;减小 SO3浓度;(3)(2分)酶具有催化作用,故温度低时,随温度的升高,速率加快。

但在较高温度时,酶蛋白因受热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故速率反而降低。

19.(3分)m+n > P ; 逆; 气。

20.(6分)(1)0。

05 mol ·L -1(2分);(2)③⑤(1分),④(1分);(3)4a+c=2b(2分).21.(8分)(1)]][[]][[222O H CO O H CO ;(2)吸热;(3)b 、c ;(4)8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