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ppt课件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电离辐射 生产实践中,主要使用X、β和γ射线 在剂量足够时对各种微生物都具有致死作用
微 波 主要靠热效应发挥作用,可穿透玻璃,陶瓷和薄塑料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液体除菌:滤菌器,0.45μm以下,主要用于血清、 抗菌素等不耐高温的除菌
滤过除菌
空气除菌:药品、食品、疫苗及生物制品的生产 中使用 干燥除菌:微生物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水分,盐类浓度升高, 新城代谢障碍,导致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不同微生物对干燥环境的抵抗力不同,差异较大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高渗:高度脱水浓缩,质壁分离致死。 渗透压
低渗:渗水膨胀,胞浆压出致死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重点 1 掌握灭菌和消毒的区别 2 常见的几种灭菌方法 3 菌种的保存 4 紫外线消毒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014年11月12日
160℃ 2h
170℃ 1h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湿热灭菌法:同一温度,效果比干热的要好
巴氏消毒法
高压蒸汽灭 菌法 流通蒸汽灭 菌法
煮沸灭菌法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巴氏消毒: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不破坏其营养
特点:低温、不严重损害营养成分和风味 方法:63~65℃持续30min,或71~72℃持续15s 用途:葡萄酒、啤酒、果酒和牛乳等消毒
紫外线 可见光 阳光
辐射杀菌法
电离辐射
微波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紫外线 200~300mm,265~266mm的杀菌作用最强 无菌室、手术室、种蛋室的空气消毒 不耐热物体的表面消毒 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有损伤作用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紫外线
可见光线:有微弱的杀菌作用
阳光:直射的阳光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是天然的杀菌因素
超高温巴氏消毒:132℃持续1~2s再迅速冷却到10℃以下
促进细菌死亡,消毒后可长期保存。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煮沸灭菌
方法:100℃煮沸,10~20min 加入1%的NaCO3或者2~5%的苯酚,可促进细菌芽孢 的杀灭和防止金属生锈
范围:外壳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餐具等。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温度、辐射、干燥、声波、微波、滤过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温 度 高 温
灭菌
低 温
保种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干热灭菌法:灼烧、焚烧和热空气灭菌
灼 烧
焚 烧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热空气灭菌法 玻璃器皿 瓷器 金属器械
低温保种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低温条件下 代谢水平降低,生长繁殖停止,但仍然可长时间保持活 力,常在低温条件下保存菌种。 0~4℃ -20℃ -80℃ -196℃ 酵母菌、细菌、霉菌 病毒 组织样本 细胞
冷冻真空:菌种、毒种,疫苗等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辐射 非电离辐射
高压蒸汽灭菌:灭菌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
特点:随温度升高压力也升高,可杀死芽孢,使用范围广
方法:105kPa,120℃,20min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流通蒸汽灭菌(间歇灭菌):培养基
方法:
100℃的蒸汽30min 恒温箱过夜,待芽孢发芽
第2和3天
100℃的蒸汽30min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消毒
灭菌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非病原微生物,芽孢及孢子不严格要求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病原和非 病原)的方法 没有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药物所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无菌
抗菌作用 防腐
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繁殖的方法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及适用范围 乳酸钠:烤肉、火腿、香肠、鸡鸭类产品和酱卤制品 苯甲酸及盐:碳酸饮料、葡萄酒、果酒、软糖、酱油、 食醋、果酱、果汁饮料、. 过氧化氢:生牛乳保鲜,袋装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