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后练习题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B.启 C.桀D.汤2.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礼记》里的这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B.奴隶社会结束C.舜传位给禹D.禹传位给启3.启继承父位,标志哪一制度的开始( )A.禅让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郡县制4.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出现在()A.前2070年B.前1600年C.前1046年D.前770年5.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
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定了刑法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6. 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A.黄河下游地区B.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C.今陕西泾水,渭水流域D.今河南洛阳一带7.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禅让制 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8.夏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长期战争,国力衰落 B.残暴统治,失去民心C.地理位置不佳 D.国家机构的建立9.商朝的建立者是()A.汤B.禹C.启D.桀10.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夏朝 B.商朝C.西周 D.东周12.商朝有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在公元前130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商汤灭夏B.牧野大战C.盘庚迁殷D.武王伐纣13.“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实行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 D.实行奴隶制14.如下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 )A.王都与封国都邑B.均为封国都邑C.王都与郡府D.均为郡府15.“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
各诸侯之所以能如约前往的原因是( )A.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服从调兵,保卫王室的义务B.想借机见见周王C.诸侯想去都城求助封赐D.诸侯为了讨好周王16.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丁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B.术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过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性质的变化情况。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1)材料中的“选贤与能”与“天下为家”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两种制度?(2)材料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转变的标志是什么?(3)材料中“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什么建立的标志?标志着什么?2019-2020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_________中学历史导学案班级:小组:学生姓名: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同步练习(解析版)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知道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据史料记载,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由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夏朝初步建立起国家机构B.夏朝统治者实行暴政,欺压百姓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夏朝政局不稳,短命而亡【分析】本题以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夏朝建立的有关内容。
3.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A.历史的倒退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C.生产力的下降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分析】本题以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知识点。
【解答】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公天下”到“家天下”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4.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
这种制度开始于()A.夏B.商C.西周D.东周【分析】本题以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袭制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这是世袭制的体现。
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夏商周更替的事件。
5.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分析】本题以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为切入点,考查夏商西周的统治。
【解答】夏、商、西周三代都是因为国王实行暴政,引起人民反抗,导致国家灭亡。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勤政爱民。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夏商西周的统治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某同学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
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分析】本题考查历史上著名暴君。
注意掌握夏商西周更迭的史实以及得到的历史教训。
【解答】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商汤乘机起兵灭夏,夏朝灭亡;商朝末年,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时期,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并制造了炮烙等酷刑,残酷的镇压人民。
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最终导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西周的周厉王暴虐无道,独断专行,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夏桀、商纣、周厉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故选:B。
【点评】知道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都是历史是著名的暴君。
7.下列战役中,与其它三个不在同一时期的是()A.桂陵之战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分析】本题以战役为切入点,考查商朝的灭亡.【解答】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亡商朝的战役,发生在商朝时期。
桂陵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是发生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商朝的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8.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
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分析】本题考查盘庚迁殷,知道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商朝。
【解答】由已学知识可知,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商代盘庚迁殷,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盘庚迁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展现出“纣王无道,朝歌城危,乱世迫待真英雄”内容的大型连续剧《封神榜》播出后,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响应。
剧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大禹治水D.黄帝大战蚩尤【分析】本题结合材料考查武王伐纣的有关知识。
需熟知相关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词:纣王无道,朝歌城危,结合所学可知,因为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公元前1046年武王在牧野伐纣,灭商。
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封神榜》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武王伐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10.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定都()A.镐京B.洛邑C.亳D.牧野【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建立,知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解答】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
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夏商周更替的事件。
11.《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分析】本题考查所给材料反映的西周实行的制度﹣﹣分封制。
理解分封制的特点以及影响。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材料“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对象和作用。
12.如果你是西周时被封的一位诸侯,你不需要对周天子尽哪项义务()A.负责赡养周天子B.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天子作战C.向天子纳贡D.镇守疆土【分析】本题以西周分封制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诸侯对周天子尽的义务.【解答】依据课本知识,西周分封制中诸侯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