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方法)7.1.7.1施工测量本工程施工测量主要有两种测量方式:1、回填砂标高控制测量、水上挖泥定位测量;2、水下地形测量采用RTK-GPS与测深仪进行并用水下地形成图软件成图;测量仪器、检测设备及船只配置详见下表《测量仪器设备表》测量仪器设备表测量控制网布设在围堰及陆域上布设闭合导线作为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区域内布置并测设施工基线和水准点,程序如下:a. 复核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b. 布置并测设施工基线和水准点,基点布设在通视良好,不易被干扰和损坏的地方,并能有效覆盖整个施工区域;c. 整理测量报告和绘制施工测量平面图,报工程师审批;d. 施工期间定期对基线及水准点进行复核。
GPS基准站设置GPS基准站设置在项目部办公楼楼顶。
通过3个以上的已知点进行联测,确定基准站的坐标和坐标转换参数。
水下地形测量水上地形测量使用双频RTK-GPS与数字化自动测深系统相结合进行测量。
GPS提供实时三维坐标,数字测深仪提供同步水深,确定目标测点高程。
施工程序为:(1)确定目标区范围,输入相关测点密度控制数据;(2)根据电脑屏上指示的航行路线,按定距或定时方式施测样点高程,所测数据存入电脑;(3)所采集样点高程数据经成图软件处理,按需要可输出测区全部或部分水下地形平面图。
测量精度高程±100mm内,平面位置50~100 mm。
7.1.7.2.航道开挖①工作内容概述开挖航道主要目的是为保证A区吹填能顺利按质按期完成,我公司计划在C区内开挖一条航道通向A区,以便施工船舶缩短距离吹填A区。
航道计划长630m,航道宽100m,平均底标高约-2.31m,计划挖深至-5.5m,以满足施工船舶最低潮位时段能正常施工,通过初步计算开挖量约50万方。
详见《航道开挖施工总平面图》图7-1-7-2-1航道开挖施工总平面图②工艺流程图7-1-7-2-2挖泥工艺流程图③开挖设备选择根据本工程土质及特点,深水区开挖拟配置1艘8m3抓斗式挖泥船和2艘600~800m3自航泥驳。
④测量控制挖泥船拟采用实时动态GPS定位法控制定位,挖泥过程的底标高以水砣测深法控制。
⑤施工顺序根据施工总体安排,抓斗船挖泥施工顺序:深水区→浅水区;挖机挖泥施工顺序:从与挖泥船交接处开始开挖。
⑥挖泥施工方法1、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开始前应进行原地面测量。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船舶保养检修,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泥砂流失污染环境,泥驳的航行线路按现场工程师指定航线航行。
挖泥船组按规定悬挂信号旗。
2、抓斗船挖泥时采用分段分条开挖法,分段控制为长100m*宽50m,分每条宽度为14m。
本工程计划开挖底标高为-4.5m,保证低潮位时段施工船舶通行,土层平均开挖厚度约为3.0m~3.5m。
为确保开挖过程中不发生塌坡,挖泥时依据土质及土层厚度适当放坡,放坡采用阶梯法。
3、抓斗船挖泥采用实时动态GPS自动定位系统及岸上导标联合测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勤打水,控制挖泥厚度,特别是边坡及斗位联接处,防止超挖和欠挖。
4、抓斗船每开挖完一格,都要打水坨进行测量,满足开挖要求后才能移至下一格施工。
5、抓斗船挖泥抛卸物就近抛卸原则,尽可能抛卸在C区吹填区域内,减少运输成本和吹填成本。
6、抓斗船开挖航道方向从深水区到浅水区,采用Z字形开挖线路,泥驳装载满后,采用倒退法出航道。
7、为确保减少挖泥对周边的污染,促进文明施工,疏浚时尽可能选在涨潮时开挖,减少泥土的扩散流失。
8、抓斗船施工中必须填写详细施工记录,包括挖泥船及泥驳注册号,施工位置及泥土类型,挖泥标高,挖泥船装驳时间,泥驳航行,抛泥返回到达挖泥船的时间等。
泥面线A、剖面图水位挖泥船B、平面图图7-1-7-2-2挖泥船施工工艺示意图7.1.7.3.C区、A区吹填1、吹填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及成熟,主要考虑施工成本、工期等影响。
本工程主要有几个特点:吹填面积大、吹距远、吹填底标高浅、砂源远、不适合大型船舶作业。
根据以上几个特点,我公司将拟定组织采用多种小型船舶进行吹填施工,包括:耙吸船、泵砂船、皮带船、自吸自吹抽砂船、相应的其他辅助船只。
2、因C区、A区吹填区域面积大,从西到东最大距离约为2.6km。
为加快工程进度,满足所有船舶施工吃水需要,我公司将在C区吹填区域内开挖一条航道通向A 区具体开挖位置、尺寸等详见《航道开挖施工总平面图》。
3、耙吸船、泵砂船施工方法:耙吸船在指定的取砂区域取砂,装满砂后直接运至有掩护水域(1﹟临时砂袋围堰后方),再由泵砂船直接从耙吸船船仓内将砂泵到预定吹填区域。
吹填起点为在距离临时砂袋围堰前方坡脚处30m开始并吹填至设计标高,然后沿着A区护岸方向进行吹填,距离护岸坡脚30m。
待航道开挖完成后,耙吸船、泵砂船移至航道尽头处对A区进行吹填,吹填方向已施工的临时换侧向岸侧进行。
4、皮带船施工方法:皮带船在指定的取砂区域取砂,装满砂后直接运至吹填区域内抛卸。
为充分利用皮带船的性能,我公司将通过业主单位和B区施工单位协商,皮带船先在B区抛卸一部分吹填砂,然后趁高潮位时段把剩余部分吹填砂运至C区最里侧抛卸。
5、自吸自吹抽砂船施工方法:自吸自吹抽砂船在指定的取砂区域取砂,装满砂后直接运至吹填区域内抛卸。
自吸自吹抽砂船将在航道开挖完成后进场,通过航道向四周吹填,吹填范围在100m~150m。
6、A区吹填是本工程的施工难点,我公司将根据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方案、设备、人力等。
原则上先完成了A区后在进行C区的吹填施工,C区的吹填方向从岸侧向海测倒退进行,A区相反。
7、控制吹填管线布置方向,达到预定的吹填标高时及时调整管线,减少吹填完成后的整平工作量。
8、吹填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吹填方向,避免造成航道回淤堵塞情况出现。
根据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吹填区域的平整度和标高。
7.1.7.4.船舶施工安全1、充分考虑到施工区域的自然条件(台风、波浪、潮流等因素),确保施工期船只、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在开工前,必须向业主提交开工报告,并应取得海事局必要的许可。
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上述有关的各种标志和信号的安全可靠性。
3、施工期间,尽量减少施工船舶和其他施工设备与其他航行船舶之间的干扰,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其使用的各种船舶碍航锚链上设置浮标,必要时用灯光或其他信号表示。
4、遵守港监部门提出的有关安全方面的规定。
5、挖泥船的信号,按照《交通部沿海港口信号规定》悬挂。
6、所有信号灯的类型和位置,不得干扰其他信号灯或航标灯。
7.1.7.5.环境保护1、船舶作业所产生的废气、噪声和油污水处理排放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所排放的污染物,应符合国家海洋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
2、工程施工应满足当地环保规定的标准。
3、施工作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的有关规定。
7.1.8.施工进度计划①进度计划安排为使工程施工顺利,我们充分考虑了劳动力、船机的现状和远景,进行了较科学的综合平衡,提出了总的工期目标,即从合同所规定的开工日期起开工后15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计划完工日期)内完成我们所承建的工程内容。
详见下表《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表②施工进度计划分析计划安排6艘泵砂船和24艘耙吸船参与作业,每艘泵砂船配备4艘耙吸船(3艘600~1000m3,1艘300m3),其中300m3耙吸船主要任务为在高潮位时段对C区进行抛卸,在正常作业的情况下每艘泵砂船日完成量在7000~8000m3,每艘600~1000m3耙吸船每天往返4趟,每趟装载以600m3计算,每天完成量约为7200m3满足泵砂船施工要求。
通过计算,6艘泵砂船日完成量约为42000~48000m3。
计划安排10艘皮带船参与作业,每艘皮带船(300~600m3)趁高潮位时段对C区最里侧进行吹填,在正常作业的情况下每艘皮带船每天往返4趟,每趟装载以250m3计算,每天完成量约为1000m3满足泵砂船施工要求。
通过计算,10艘泵砂船日完成量约为10000m3。
在航道开挖完成后,计划安排20艘自吸自吹抽砂船船参与作业,每艘抽砂船(200~600m3)通过航道对C区进行吹填,在正常作业的情况下每艘抽砂船每天往返4趟,每趟装载以300m3计算,每天完成量约为1200m3满足泵砂船施工要求。
通过计算,20艘泵砂船日完成量约为24000m3。
经过分析,本工程船舶安排计划能满足工期要求。
③进度保证措施本工程,受施工条件、组织协调难度大,吹填工程量大,施工组织管理尤为突出,为保证工程按期完成采取如下措施。
⑴.工程中标后立即成立项目部,迅速组织队伍展开工作。
⑵.抓好现场基线布设,测好基线、立好标。
⑶.编制严密的施工网络计划,抓关键线路,严格按网络计划组织安排施工。
根据总网络计划编制“月、旬、周”的作业计划,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及时与原计划进行对比,并采取措施修正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⑷.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确保总网络计划的实现。
严格执行工地计划会制度,工地每天由工程部召开各作业班组进度计划会,项目副经理参加,落实当日计划完成情况及确定第二天工作计划,重大问题汇报项目经理。
每周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召开周进度计划会,重大问题及时报总部组织协调实施解决。
⑸. 施工中尽量采取流水作业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
并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各工序的施工方案,以加快施工进度。
⑹. 项目按质量体系运行和管理,牢牢抓住预制、安装、抛填、现浇等关键工序,有必要时,加大工程施工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资金等。
建立奖罚严明的经济责任制度,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确保按计划完成。
③保证工期承诺我公司将为本项目工程组建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工程项目经理部,保质、按时完成本工程项目施工。
1、保证按本投标文件项目管理机构配备项目管理主要人员,并于接受中标通知书7天内到位。
2、保证为本次工程施工提供的主要施工设备先进、可靠、齐全。
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施工船机设备为我公司自有,保证按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中所安排的主要施工船机设备使用计划时间按时进场。
3、保证按招标文件及本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工期150日历天。
7.1.9.施工技术措施1、建立以项目经理总负责、项目总工程师直接负责的技术保证体系,按“规范”要求和业主单位的批示进行施工。
2、坚持岗前技术培训制度,项目总工负责总体工程的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工作,各作业队技术员负责所管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3、建立以总工程师为主的技术资料,设计图纸审核制度,制订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不断进行优化,对现场进行详细认真的核对,保证准确无误施工。
4、严格测量复核制度,所有测量数据和方法,未经测量工程师和总工程师签字,均不能在现场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