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章 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reinforce):无需学习就有强化作用的刺激, 一级强化物 (primary reinforce):无需学习就有强化作用的刺激,满足人与 动物的基本生理需求,例如食物、饮料、 动物的基本生理需求,例如食物、饮料、性。 二级强化物(generalized reinforce)是指原本中性的刺激 是指原本中性的刺激, 二级强化物(generalized reinforce)是指原本中性的刺激,在各种情境中与许 多其它强化物重复地相伴出现之后,变成许多行为的强化物。 多其它强化物重复地相伴出现之后,变成许多行为的强化物。
第二章
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孙汉银 sunhanyin@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本章内容
一、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学说 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说 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争论 五、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 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 六、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 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 七、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
郭永玉, 孙灯勇 郭永玉,经典条件作用的类 型学说及条件反应消退机制新释, 型学说及条件反应消退机制新释, 小阿尔伯特实验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实验——斯金纳箱 实验——斯金纳箱 ——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惩罚的危险
危险 不敢尝试 描述 学生仍继续做出被惩罚的行为,但是以一种 不被惩罚的方式表现出来(如遮掩自己的行 为) 特别严厉的惩罚可能会导致不期望的结果, 或者与期望相反的结果。 惩罚使攻击行为增加。与惩罚者在一起时, 受罚者的行为有所改善,但他和其他人在一 起时,则表现出与受罚行为类似或相同的行 为。 即使行为发生了改变,有时也是以失去自尊 为代价的。长期下去,惩罚所造成的伤害远 比受惩罚的行为更为严重。 举例 张林还是继续嘲弄别人,但是 很小心,只要当王老师转过身 或不在教室时才去嘲弄别人。 王老师对张林的惩罚使得张林 非常害怕惩罚,于是开始逃课 来躲避王老师。 惩罚使张林服从王老师,但张 林却成为其他学生效仿的榜样 ,这些学生在课外表现出较多 的攻击行为。 王老师对张林的奚落使张林认 为自己很苯,自制力很差,这 种印象深深地烙在他今后的行 为中。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活动强化物:是给学生提供对她有价值的某种特权或行为。 活动强化物:是给学生提供对她有价值的某种特权或行为。 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 活动的强化物, 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 不喜爱的活动。有时又叫做“祖母效应” 不喜爱的活动。有时又叫做“祖母效应”。
是学习者的外显行为。 反应(response)是学习者的外显行为。 是观察到的环境事件, 刺激(stimulus)是观察到的环境事件,拥有控制行为反应的潜力
诱发刺激(eliciting stimulus)是紧挨着反应之前、并能自动引发或产生反应 是紧挨着反应之前、 诱发刺激 是紧挨着反应之前 的可观察的环境事件。 的可观察的环境事件。 后果(consequence)是紧挨着反应之后立即出现的环境事件,它会影响反 是紧挨着反应之后立即出现的环境事件, 后果 是紧挨着反应之后立即出现的环境事件 应再次发生或减少的可能性。后果是根据对反应的效果来界定的, 应再次发生或减少的可能性。后果是根据对反应的效果来界定的,要确认某 一刺激为后果刺激,必须确认它是增加还是减少某种反应的可能性。 一刺激为后果刺激,必须确认它是增加还是减少某种反应的可能性。 前因(antecedent)又叫线索,是先于反应的刺激,它会提示学习者,如果 又叫线索,是先于反应的刺激,它会提示学习者, 前因 又叫线索 他们要得到强化或避免惩罚而应该做出的某些反应方式。 他们要得到强化或避免惩罚而应该做出的某些反应方式。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刺激及其分类 强化与惩罚 代币制、 代币制、普雷马克原理 泛化与辨别 塑造 掌握学习与程序教学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反应 ———— 食物) (唾液分泌) (食物) 唾液分泌) ————→ 条件刺激 ————→ 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反应 铃声) (铃声)
条件作用中
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铃声) (铃声) 无条件刺激(食物)——→ 无条件反应 无条件刺激(食物)——→ 食物) 唾液分泌) (食物) (唾液分泌) 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条件反应 ———— 铃声) (唾液分泌) (铃声) 唾液分泌)
讨论: 讨论 高二班级里可能的强化物有哪些? 高二班级里可能的强化物有哪些?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负强化: 2、负强化:行为发生后通过消除令人厌恶的刺激来 增加该反应频率。这里的“ 不是指不好的, 增加该反应频率。这里的“负”不是指不好的,而 是“去掉”的意思。 去掉”的意思。 3、给予式惩罚:行为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减少 给予式惩罚: 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机会。 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机会。 剥夺式惩罚: 4、剥夺式惩罚:行为之后去除某个愉快的刺激从而 减少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机会称为剥夺式惩罚。 减少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机会称为剥夺式惩罚。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使用正强化需要遵循的原则: 使用正强化需要遵循的原则:
及时给与强化 尽可能多地使用自然强化物和社会强化物, 尽可能多地使用自然强化物和社会强化物,少使用有形的和 代币的这种刻意的强化物。 代币的这种刻意的强化物。 所选的强化物需要对学生有强化作用,想当然是不行的。 所选的强化物需要对学生有强化作用,想当然是不行的。
(一)后果刺激的分类
在反应之后, 在反应之后,能使个体反应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都称为强化 (Reinforcement) ,相应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 相应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 在反应之后, 在反应之后,能使个体反应频率降低的一切安排都称为惩罚 (Punishment),相应的刺激和事件都叫惩罚物。 Punishment) 相应的刺激和事件都叫惩罚物。 1.正强化: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或满意的结果, 1.正强化: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或满意的结果,从而增加该行为 正强化 再次出现的频率。 再次出现的频率。
——> R ——> (压杠杆 压杠杆) (压杠杆)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经典型条件作用与操作型条件作用的比较
经典型条件作用 关键的关系 学生的行为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 不自觉的, 不自觉的,行为是由无条件 刺激或条件刺激引发的。 刺激或条件刺激引发的。 操作型条件作用 操作行为和它的结果( 操作行为和它的结果(奖励或惩罚 )之间 自觉的, 自觉的,行为发生后其结果导致了 行为发生的概率的增加或减少。 行为发生的概率的增加或减少。 操作行为:强化操作行为:强化-行为增加 操作行为:惩罚-行为减少。 操作行为:惩罚-行为减少。 强化:当学生安静时,教师就表扬 强化:当学生安静时, 学生,使学生今后还能保持安静。 学生,使学生今后还能保持安静。 惩罚:当学生吵闹时, 惩罚:当学生吵闹时,教师就剥夺 他们的休息时间, 他们的休息时间,学生很可能在今 后的休息时间不再吵闹。 后的休息时间不再吵闹。
反射建立前: 事件发生的顺序 反射建立前:US UR 反射建立后: 反射建立后:CS CR 举例 教师总是先挥挥手,再说“ 教师总是先挥挥手,再说“ 请安静” 请安静” 请安静”。说“请安静”之 后引发学生的无条件反射安 静和挥挥手引发的条件发射 安静很相似。 安静很相似。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心理学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表现于外的
行为。 学习结果: 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S-R”的联结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通过不同方式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条件: 学习条件: 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过程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你喜欢什么? 你喜欢什么?
姓名: 年级: 日期: 请尽量详细地回答所有的问题: 1.我最喜欢的是课程是: 2.在学校里我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是: 3.如果在学校每天都有30分钟的自由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会去做: 4.我最喜欢的两样零食是: 5.在课间我最想做的三件事是: 6.如果我有一块钱允许我买想要的东西,我会买: 7.在班上我最爱干的三件事是: 8.在学校我最喜欢一起学习的两个同学是: 9.在家里我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是:
基本观点
区分两类反应 引发的反应: 引发的反应:应答行为 自发的反应: 自发的反应:操作行为 经典型条件作用 操作型条件作用
操作型条件作用的过程与结果
(辨别性剌激) 辨别性剌激) SD 杠杆) (杠杆) (操作性反应) (操作性反应) 操作性反应 Nhomakorabea-----
(后果剌激) (后果剌激) 后果剌激 SR (食物 食物)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