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生物《体液调节》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体液调节》教学设计

[观察]:
低血糖症状及其恢复
[讨论]:
激素调节的特点:缓慢,持久,广泛。
[过渡]
甲亢、“大脖子病”都是与甲状腺素有关的激素失调疾病。
[观察]:
患者图片
[讨论]:
病症以及基本原理。
[经典实验3]
1937年,英国牛津大学内分泌学家哈里斯(G.H.Harris)在实验中观察到,如果把垂体和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中断,则可导致生殖器官的萎缩。如果把血液联系恢复正常,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这说明什么呢?
[讲解]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平衡的调节
[演示实验]
胰岛素惊厥实验
小金鱼、胰岛素、葡萄糖溶液,培养皿
(设备:视频投影)
[讨论]:
①糖尿病的基本症状:糖尿、口渴、消瘦
[观察]
②胰腺与消化管的关系?胰腺导管的存在意义?
③胰腺的形态?胰岛的分布?
[思考]
④通常患者会在什么时机注射胰岛素,以免血糖过高?如果血糖过低会有什么症状出现?
哈里斯提出:垂体受控于下丘脑,下丘脑产生一种“释放激素”的物质,通过血液作用于垂体。
可是下丘脑是属于神经系统的呀!哈里斯的假说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因此遭到了许多人的怀疑和反对。然而,这一开创性的新见解却深深地打动了吉耶曼(R.Guillemin)和沙利(A.V.Schally)两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毅然踏上了寻找脑激素的坎坷历程。两个人从合作到长达20年的竞争,吉耶曼用掉了几百万头羊的下丘脑,沙利也用掉了上百万头猪的下丘脑,终于揭开了下丘脑的秘密。
[分析]:
①叙述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讨论]:
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确定实验观察指标,排除偶然误差,预测实验结果)
[分析]:
参考国外同学Bachan Nguyen的实验研究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
Mustang High School,
Mustang, Oklahoma 73099
[分析]:
呆小症和侏儒症的差异
(带出生长激素,补充内分泌腺关系)
小结:
(完成内分泌概念图)生物体产生多种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生命活动进行精准调节。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完美的调节,才有了生命之美。
△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年会现场观摩课教案(2007年10月·武汉)
今天,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验证性激素的存在。
[分析]:
①说出公鸡摘除睾丸后的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形成问题]:
②实验尚不足以说明是“性激素”使然,科学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还需要什么样的补充?
[思考]:
③如何补充Berthold的实验?
(师生互动梳理板书:)
[过渡]
由此开创了内分泌学,掀起激素研究的热潮。
高二生物《体液调节》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
《体液调节》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尝试以“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最想突出的处理:1.还原科学研究的历史面貌,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2.建构内分泌调节的内在联系,避免激素和腺体名称罗列。
[板书]:
下丘脑 垂体
[设计实验]
甲状腺激素影响蝌蚪发育实验
蝌蚪、甲状腺激素、甲硫咪唑,培养缸
(提示:基本步骤)
[展示]:
实验结果
巨人症和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调的病症。机体通过反馈调节达成相对稳定的状态。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常见的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这种调节机制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要意义。
[经典实验2]
1886年,两位生理学家G. Mering和O. Minkowski注意到切除胰腺的狗出现“糖尿病”症状。
192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F. G. Banting和C. H. Best结扎狗胰腺的腺导管,等到胰腺萎缩后,从中提取抗糖尿病的“胰岛”提取物,即胰岛素。
随后Banting又与J. J. R. Macleod合作获得了治疗糖尿病效果稳定的胰岛素。为此两人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现在,胰岛素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基本药物。
教学手段:讲述方法的运用的过程,是为了铺垫和突显设问;电教手段处理图片和分步呈现,是为了弥补语言和板书的不足,并起到控制课堂节奏和划分知识板块的作用;板书提纲,是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内在关系,力求图文并茂和重点突出。
技术准备:1.准备演示实验;2.搜集相关图片和素材,并整理成ppt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W. M. Bayliss (1860-1924)和E. H. Starling (1866-1927),大胆设想通过实验解答了当时无法理解的“胰液分泌调节”问题。他们提取狗的十二指肠黏膜物质,注射给另一条狗,结果这条狗的胰液分泌调节量明显增加。由此发现了“机体可以通过向血液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调节远处器官活动”的方式。1905年,W. B. Hardy提出了用"hormone”(激素)一词,称呼这些化学物质。
学生情况:基于现场课的特殊性,课题的选择尽量往后面章节选择。学生对“动物新陈代谢”“神经调节”的内容可能还没有涉及,但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实际的学习活动中主要设计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传统的知识性的目标可能不会全然达成。
教学方式:大体遵循“生命现象”→“经典实验”→“结果讨论”→“掌握研究方法,形成内分泌调节知识体系”的过程。注重唤起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追求,注重强调师生之间,师生与题目素材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①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②说出主要的几种动物激素调节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①关注人和动物激素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②讨论科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和实验,避免知识“去背景”和“简单化”。
3.能力方面
①运用模型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和解释实验现象;
②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
教师为主活动
学生为主活动
[导入]
新闻:美国女飞人琼斯首次承认自己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服用了类固醇类兴奋剂,奥委会收回其所获金牌。
[分析]:
“类固醇类”兴奋剂何以影响成绩?
[形成问题]:
正常机体中性激素的调节机能?
[经典实验1]
1849年,德国生理学家A. A. Berthold (1803-1861)发表了最早的关于内分泌研究的经典实验。他奠定了内分泌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是他关于性腺可以释放出物质影响性状的推论,在当时却没有被广泛的认可。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体液调节的重点是激素调节,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留存的知识很少,更多的只留下生活经验,应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本节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体现在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内分泌调节的组成和功能,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难点,内分泌腺的构造,下丘脑-垂体分级调节,实验设计的严谨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