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九年级综合训练(一)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6·铜仁)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附和(hé)镌刻(jùn)啜泣(chuò)忧心忡忡(chōng)B . 碑帖(tiě)炽痛(chì)藩篱(pān)引吭高歌(háng)C . 星宿(xiù)伛偻(yǔ)稽首(qǐ)独占鳌头(áo)D . 差使(chāi)诘难(jí)谮害(zèn)扪心自问(mēn)2. (2分)(2019·江干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捧一本好书,心无旁鹜,执笔批注,这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既能收获心灵的慰藉(jiè),又可感受心灵的愉悦。
B . 愿你有一颗年轻舵(duó)手的心,眼望远方之光,手富千均之力,在青春的征途上,不畏风雨,无惧磨难,长风破浪。
C . “天下无不散的筵(yàn)席”,且行且珍惜,待到六月分别的日子,曾经的斤斤计较,曾经的争吵嬉闹,也终变美好之回忆。
D . 在低谷中飞窜(cuàn),在泥潭中苟安,人生何意?青春只有一次,还望当下的你我在真实的奋斗中张扬个性,放飞自我。
3. (2分)(2018·巴中)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 安顿振奋启迪引领B . 启迪引领安顿振奋C . 安顿引领振奋启迪D . 启迪安顿振奋引领4. (2分) (2017八下·萧山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关注,有相当部分厌学症的产生就是由于学习压力大、学业负担过重诱发的。
B . 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让世界证明了传统中医药的魅力,同时开启了中医药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C . 记叙的线索,应该自然而然地隐含在文章中,与文章内容吻合熨帖,而不能被人为地生硬加进去。
D . 币制的沿革和形制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状况,铸造技术的进步及文字书法艺术。
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 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
C . “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话中的破折号使用错误。
D . 《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6. (2分)(2013·丽水)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份色彩,眼泪,____________;仁慈,____________;同情,____________;关怀,____________。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一道风景。
”①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②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③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④给予老弱病残的贫苦A . ④①③②B . ③①④②C . ③②④①D . ④②③①二、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8七下·越秀期中) 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连A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他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他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________的行尸走肉。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8. (10分)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9. (1分)根据语段内容,写一句恰当的话。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项专利,30岁发明留声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行地理考察……上述事实证明: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7九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古诗歌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说说“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1.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注释】①踵:到,走到。
②缪:“谬”,错误,荒谬。
(1)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义项,为下列的画线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②逾年而事暴()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2)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A . 甚意,汝之不惠。
B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 微斯人,吾谁与归?D.行者休于树D . 行者休于树(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4)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12. (15分) (2017八下·泰兴期末) 阅读积雪草的《包浆的小板凳》,完成各小题。
①母亲家里有一个宝贝,是一只矮脚的小板凳,拙朴、精巧,看得出来,做的时候着实花了不少心思。
因为年代久远,那只矮脚的小板凳已经变得油光铮亮,原木的花纹已经被时光打磨出光泽,有了质感,让我想起一个专业用语——包浆。
②那只矮脚小板凳虽然有了包浆,但却并不是古董,看着虽好,但由于年代久远,混在一大堆现代风格的家具中,显得独树一帜,不怎么搭调。
母亲一辈子搬了好几次家,每一次搬迁都会丢掉一些东西,但是无论丢掉什么东西,母亲却从来没有舍得丢掉那只矮脚小板凳,她视它为珍宝。
③有一段时间,我特别不理解,一只破矮脚小板凳有什么了不起,当宝贝一般放在家里,那颜色,那样式,“土”得都掉渣,放在哪里都碍眼,留着它有什么用?有一次我趁母亲不注意,把那只矮脚小板凳丢到楼下的花丛里,母亲回家遍寻不见,问我板凳放哪儿了,我吱吱唔唔,不敢实话实说,母亲急了,说:“一只小板凳放在家里,又不碍你们什么事儿,难道它自己长腿跑了不成?”说到后来,母亲竟然掉下眼泪,我知道我闯了祸,飞奔下楼,在花丛里找到小板凳,拿回家后悄悄藏在柜子后面。
④后来,母亲偶然在柜子后面发现了那只小板凳,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我心中有些愤愤不平,一只破板凳而已,看得比亲闺女还亲,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再后来,我终于知道,那只比亲闺女还亲的破板凳是母亲的陪嫁。
⑤母亲出身小户人家,陪嫁并不算丰厚,而且都是些平常的东西,我小时见过的有青花瓷瓶,被褥,衣裳之类,我万万没想到,这只平凡而普通的矮脚板凳也是母亲的陪嫁,而且随着岁月的变迁,那些东西都不见了,母亲的陪嫁只剩下这只矮脚小板凳。
⑥有时候,母亲会盯着这只小板凳发呆,而且看着看着眼圈就红了。
我猜想,她是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看到了自己梳麻花辫、当新嫁娘的美丽时光,母亲叹气,长长的气息像一个感叹号。
⑦这只并不丑的矮脚板凳是母亲的父亲亲手做的,母亲的父亲也就是我姥爷,那时候母亲的父亲已经得了胰腺癌,虽是早期,但无药可医,人已是气息奄奄,瘦弱不堪。
母亲是他唯一的宝贝女儿,掌上明珠,女儿要出嫁,母亲的父亲挣扎着爬起来,做了这只手工精巧的矮脚板凳做陪嫁,可见用心之良苦,用我姥爷的话来说,就是留个念想。
⑧这只矮脚板凳跟随母亲很多年,母亲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像亲人一样,它见证过母亲的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母亲有时候也会跟这只板凳说悄悄话,高兴的事情,烦恼的事情,这只矮脚板凳都是母亲最忠实的听众。
⑨有时候我会想,母亲的父亲,也就是我姥爷,送给母亲这只矮脚小板凳的时候,是把自己所有的牵挂和祝福都深藏其中,他愿意看着他的女儿幸福地过一辈子。
【注】包浆:古玩行业专业术语,指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
“包浆”其实就是“光泽”,专指古物器物经过长年久月之后,在表面上形成这样一层自然的光泽。
(1)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我”的心情。
母亲视小板凳为珍宝,我不理解—→母亲找到我藏在柜子后的小板凳惊喜,我①________→母亲盯着小板凳发呆眼圈发红,我②________→③________,我理解感动。
(2)联系上下文,体会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矮脚小板凳是母亲的父亲瘦弱不堪之际为女儿亲手做的陪嫁,所以母亲格外珍惜。
B . 这只小板凳拙朴精巧,是母亲的亲人,陪母亲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C . 文中好几次提及姥爷是母亲的父亲,是作者故意为之,目的要突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牵挂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