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幼儿园经典课程案例

国外幼儿园经典课程案例

2、强调课程的实质,而非形式。即要真正做到向 儿童学习,回应他们的需要,支持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 而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
3、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经验。
二、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
背景:
这一课程方案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戴维·韦卡 特创立的海恩/斯科普教育研究机构研制的。与凯米 课程一起,被称为最有影响的皮亚杰式早期教育方 案。这一方案还被称为皮亚杰式课程中最重视教师 作用的一种。
3.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
三要素: 有准备的环境 教具 教师
(1)有准备的环境 要求: ①秩序 大多数的物品如家具、教具、衣物等应尽量保持 在相同的位置 应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地点 例行活动应尽量采取相同的步骤 幼儿应把使用过的教具放回原位
②自由 心智的自由 道德的自由
(一)理论观点
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 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吸收的心智”。 孩子的发展是自主发展的过程,而不是通过外力 实现的。因而没有人是被别人所教导的,每个人都是自 我教育而成的。
2.儿童的发展具有敏感期
敏感期是与一定的年龄相适应的,即,某一感 受能力的获得只在某一年龄阶段很容易,而一旦错 过了这一年龄阶段,就很难获得了。但并不是不可
③真实与自然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的真实有助于发展幼儿探索内 外世界的安全感,因此蒙台梭利教室中的各种设备,都 是幼儿尺寸的真实物品,而且每一件教具只有一件。 同时,蒙台梭利还主张让儿童有充分的时间接触 大自然,以吸收大自然的奥妙。 ④美感与安全
(2)教师
“导”师而不是“教”师。强调引导孩子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角色,以帮助幼儿从 下至上的自我发展: ①环境的提供者 ②示范者 ③观察者 ④支持者和资源者
能再获得了。
⊙感觉发展的敏感期——初生到5岁 ⊙语言发展的敏感期——1岁半到3岁左右 ⊙秩序感的敏感期(空间的秩序感)——2岁 左右到3岁 ⊙肢体协调发展的敏感期——1到4岁 ⊙群性发展的敏感期——2岁半到5岁
3、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认为活动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着极其重 要的意义。 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不是游戏,而是 工作。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 理的全面发展。 所以在蒙台梭利看来,只有工作才会成为儿童最主 要的和最喜欢的活动。
注意的问题: ①应重视视觉、听觉、触觉,特别是触觉的训练 ②应把握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 ③感觉教育的刺激应孤立化 ④感觉训练有其具体的步骤与程序 第一,命名;第二,确认;第三,记忆
(3)语言教育 主要包括: ①读的教育 ②写的教育 (4)数学教育 (5)文化科学教育 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 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练习 第一,能帮助儿童继承其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 和文化传统 第二,能帮助儿童养成活动的自发性并达到活动 的熟练化 第三,能帮助儿童达到智慧的充分发挥 第四,能帮助幼儿顺利进入集体环境
(2)感觉教育 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 大类。感觉教育意义: 第一,能促进儿童感觉机能的发展 第二,能帮助儿童获取各个方面的正确知识 第三,能养成儿童集中注意的习惯 第四,能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1.教育目标
(1)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直接) (2)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最终) 蒙台梭利认为这两个目的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2.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研究设计了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练习 (2)感觉教育 (3)语言教育 (4)数学教育 (5)文化科学教育
10类58条“关键经验”
1、创造性的象征 2、语言与文字 3、自主性与社会交往 4、运动 5、音乐 6、分类 7、排序 8、数概念 9、空间关系 10、时间关系
说明:
关键经验不是特定教学活动的“菜单”,而是实现教育目的 的“营养”。对教师而言,它只是一种提示物,指明应努力 促使儿童获得的学习经验。同时为教师观察、支持幼儿学习、 为幼儿计划活动、评价早期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提供了指南。
局限: 1、孤立的感官训练 2、对创造力的忽视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改进和发展:
1、扩展了课程内容。即将原来的五大领域扩展为 十大领域,分别为:日常生活训练、感觉教育、语言教 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体能训练、音乐教育、美术 教育、戏剧、社会教育。
(3)教具—工作材料
其中感官训练教具最有特色 感官训练教具有如下特点: (1)刺激的孤立性 (2)操作的顺序性 (3)工作的趣味性 (4)教育的自动性
衣饰框及衣饰架
砂纸触觉板
味觉瓶
构成三角形之蓝色三角形盒
拼音结构与练习
动物三步卡
音筒
(三)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与其 进一步的发展
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理论观点 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师的作用 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
蒙台梭利简介:
蒙台梭利(1870-1952),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 幼儿教育家。早年,作为一名医生,她关注于智障儿童 的学习与发展,为他们设计出一套训练的方案并获得了 巨大的成功。以后,她将进一步完善了的方案运用于正 常儿童,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信念和幼儿教 育方法。
第六章 当代国外幼儿园经典课程及其发展趋向
幼儿思维与课程设计

一条爸爸
──明明,你来告诉小朋友一个妈妈,还有一条爸 爸。
──怎么是一条爸爸呢?
──我妈常说,我爸爸是一条好汉!
第一节 当代国外幼儿园经典课程介绍
蒙台梭利课程 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 瑞吉欧课程 多元智能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