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第4讲传统经学(一经学解义)
中国文化概论第4讲传统经学(一经学解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条目)
儒学兴衰与政治关系密切。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
二、释“经”
• 经:儒家典籍,后世专指十三经。 • 经学:研究“经”的学问,关于“经”的思想
体系。 • 经与经学
• 儒家典籍为什么叫“经”?
许慎《说文解字》:“经,织也。从系,巠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织之纵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 顾野王《玉篇》:经纬以成缯帛也。 刘勰《文心雕龙》:“经正而后纬成” 上古学术口耳相传,六书均用“文言”,有“文”即为经。(引申义:法、常)
中华文化之魂
—— 传统经学(一)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在经学。
——李学勤
• 儒学:儒家的学问,儒家的思想。 儒学并非一成不变,有发展的过程。
• 儒教:儒学的教化。 • 儒学是不是宗教?
• 儒学的发展脉络: 孔子创造儒家学派,形成儒学思想体系。 儒分为八。 孟子批杨、墨。 荀子“隆礼重法”。(秦政、法治与德治、《大学》三纲领、八
• 经的泛指与专指:
• 十三经的形成历史: 1、先秦六经。
“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 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
——《庄子·天运篇》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 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 或称而道之。 ”
——《史记》 《史记》未提“坑儒”一事。
事件二:秦亡汉兴
• 《乐》经失传的原因: 乐谱难记 过于庄重、呆板 (“郑声淫” )
——《庄子·天下篇》
• 2、西汉五经(《乐》经失传)
事件一:“焚书坑儒”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 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 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