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B.分封制C.谪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发展。

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白族7.《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惊奇》8.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渊薮,经学典籍主要是“五经”,即()。

A、《诗》、《书》、《礼》,《乐》、《易》B、《书》、《礼》,《乐》、《春秋》、《左传》C、《书》、《诗》、《礼》,《大学》、《论语》D、《易》、《书》、《诗》、《礼》、《春秋》9.宋明理学改变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讲求四书的义理,探讨身心性命修养,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10.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

A.日本B.朝鲜C.越南D.上述三国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狭义的文化2、“五经”3、家国同构4、“今文经”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2.中国本土第一种人为宗教是道教,其创始人是老子。

()3.中国古代“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没有被列入“二十四史”。

()4.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历朝历代一直都把儒家哲学尊崇为官方哲学。

()5.在汉字的六种组字方法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构造的条例,转注、假借是文字运用的条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2、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3、简述道家的学派特征。

五、论述题(每题15 分,共30 分)1、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试述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战国诸子中,对自然科学及逻辑分析比较注重的是()A、道家B、名家C、法家D、墨家2、中国古代重视史书修撰,对修史者有很高的要求,唐代()提出史学家须具备才、学、识三种素质。

A、刘禹锡B、吴兢C、刘知己D、杜佑3、《永乐大典》是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原书22937卷,可惜因历史浩劫,散毁殆尽。

A、典制书B、丛书C、类书D、史书4.北朝时,寇谦之改革道教,创立()。

A.天师道B.正一道C.北天师道D.全真教5、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外来宗教流行,其中()宣扬光明与黑暗的斗争,曾被宋、明两代的农民起义所利用。

A、基督教B、白莲教C、景教D、摩尼教6、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

A、韩非B、商鞅C、申不害D、李悝7、元杂剧作者可知姓名者约有200人,可知剧目700多种,其代表则是“元曲四大家”,即()。

A、关汉卿、马致远、尚仲贤、王实甫B、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C、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纪君祥D、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廷玉8、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在晋、唐、宋、明各有不同,大致说来,唐人()。

A、尚意B、尚态C、尚法D、尚韵9.“知行合一”、“致良知”是()提出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A.朱熹B.程颐C.王守仁D.张载10.佛教中国化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A.华严宗B.天台宗C.法相宗D.禅宗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诸子百家2、“乐府”:3、政体4、玄学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汉唐时代。

()2.在古代小说中,唐传奇是文言短篇小说,宋话本则是白话短篇小说。

()3.古代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至清代光绪31年废止,共实行了1300多年。

()4.古代宫殿建筑与帝王陵墓建筑的风格是一致的,都显示出高、大、深、庄的特征。

()5.宋明理学在宋、元、明、清四朝一直是官方的意识形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周代的文化维新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内容是什么?2、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哪些大总结?3、简述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进行交融的途径。

五、论述题(每题15 分,共30 分)1、试述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2、论述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A.般若学B.涅盘学C.禅宗D.密宗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B.地缘C.亲亲D.同门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什伍里甲制度B.郡县制度C.户籍制度D.宗法制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A.《刑书》B.《法经》C.《秦律》D.《汤刑》5."以物比德"属于( )A.整体思维B.伦理思维C.辨证思维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B.葛洪C.释迦牟尼D.孔子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三纲B.五常C.五伦D.十教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24个B.25个C.26个D.27个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A.炎帝B.黄帝C.仓颉D.孔子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A.《说文解字》B."书同文"C."文字神赐"D."圣人造字"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广义的文化2、书同文3、《西游记》4、虚实相生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2.中西文化应该趋同。

()3.汉文化是古老的华夏文化与其他周边文化混血而成。

()4.造成中国古代出现“千年田八百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

()5.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易经。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中国艺术的整体风貌。

2.经学的地位及对文化的影响。

3.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五、论述题(每题15 分,共30 分)1.试述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的主要认识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

A、韩非B、商鞅C、申不害D、李悝2、元杂剧作者可知姓名者约有200人,可知剧目700多种,其代表则是“元曲四大家”,即()。

A、关汉卿、马致远、尚仲贤、王实甫B、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C、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纪君祥D、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廷玉3.()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A、自然景色B、文化景观C、奇异地貌D、沙漠绿洲4.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以前,主要表现在()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A、周思想B、魏晋思想C、唐疆域D、汉疆域5.()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

A、儒家治理B、家国同构C、宗族关怀D、宗产继承6.()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A、贵族制B、世袭制C、宗族制D、宗法制7.中国古代“法治”形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考试选官,即()。

A、科举制B、文官制C、九品中正制D、分封制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朝的()。

A、魏九品中正制B、秦三公九卿制C、唐三省六部制D、宋三省六部制9.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这种推理方式,叫做()。

A、合理外推B、逆向推理C、循环推理D、以大观小10.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时代。

A、殷周B、近代C、宋明D、先秦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散曲2、汉赋3、四大发明4、焚书坑儒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属于严密逻辑型的知性思维。

()2.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最有名的,被时人称为“显学”。

()3.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

()4.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说的“虚”即“什么也没有”。

()5.中国古典音乐“六音不全”,因此不好听。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3.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五、论述题(每题15 分,共30 分)1、联系中国农耕经济的特征,说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2、举例说明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表现何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