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部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部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部教案识字 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累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打算: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

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让我们一同来观赏秋天的美景吧!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想,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搜集,看谁搜集的词语最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2、全班汇报。

三、指导学生书写。

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四、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搜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累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

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1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秋天。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欢、赞美之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欢、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打算: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挂图: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秋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借助“苹果〞里的拼音。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游戏“说字找字〞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4、指导书写。

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3、齐读,思考: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六、全班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二、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秋天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3、点拨读:体会“挂、露、翻、举〞描绘了怎样的情景?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美?5、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6、对比画面,试着背诵课文。

三、商量交流: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四、扩展练习:创编童话剧。

2 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打算: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

〞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

可见黄山确实是一座奇妙、漂亮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齐读课题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尤其、峻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四、学生质疑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第二课时一、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别的希奇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段。

1、指名读。

2、你了解了什么?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比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欢之情。

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全班汇报。

3、小结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

并试着背下来。

3 植物妈妈有方法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意识和方法。

4、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神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学习(植物妈妈有方法)这篇课文。

这是一首诗。

二、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学生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老师指导学习难字。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四、指导书写。

要把字写端正,注意笔画笔顺。

五、初读课文。

1、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2、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你们了解什么是植物吗?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什么方法呢?二、朗读感想1、小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

3、指名读,评议。

三、学习第—节。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四、学习2—4节。

1、小组合作学习: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4、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5、读一读,试着背下来。

五、学习第五节这节告诉我们什么?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课书,我们了解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大自然当中的知识很多很多,你要到大自然中去认真观察,认真思考。

你还了解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七、背诵比赛。

4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课题〕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感情。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依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了解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识字2教学目的: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累积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借肋图片,读词语。

4.同桌两位同学相互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稳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想。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比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师生合作读词语。

师做动作,生读词。

3.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三.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比拟:“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局部要紧凑。

3.教师范写:“琴〞。

4.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预习新课。

5.一株紫丁香教学目的: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节意思的根底上,了解全篇课文内容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启发谈话。

二.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1.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伙伴相互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4.指名按每一节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

5.全班齐读课文:要读得正确,不多字,不丢字。

6.自学: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汉字的字形。

7.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8.全班汇报。

二.“我会读〞。

小组读,开火车读。

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先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指导书写“歌〞、“甜〞、“除〞。

四.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二.读中悟情、抒情。

1.自由读: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质疑。

4.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节朗读,说说这一节都写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小组进行展示,表现出师生情,全班评读。

6.品味词语。

“绿叶沙沙〞像什么?“盛开的花儿〞像什么?7.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并背诵下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