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29道辨析题专题复习1. 社会是孤立的,每个人的社会责任都可以单独存在。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能成就任何事业。
②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你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你负责。
③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责任。
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就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④因此,社会责任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在对我负责。
2.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二者都必须坚持,而不可偏废。
答: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②改革是社会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一个是立国之本,一个是强国之路。
③我们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全球化必然促使文化也逐步走向单一化。
所以我们不必要再继承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答:这种说法不对。
①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全球化不等于文化的单一,世界经济发展更趋向于文化的多元化。
②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化和谐发展的局面。
③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世代传承的中华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基。
④所以,我们青少年要始终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4.现阶段,我国要加快经济建设就必然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保护环境就必然会减缓经济的发展。
因此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不能同时兼顾。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需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要协调发展,③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5.艰苦奋斗就意味着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没有必要把艰苦奋斗挂在嘴边。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①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决不能自满、懈怠。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③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艰苦创业的精神。
6、(1)要实现“翻两番”由“总量”变为“人均”的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我国现在综合国力已大大提高,要实现“翻两番”由“总量”变为“人均”的目标,已不再需要提倡艰苦奋斗了。
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辨析。
答:说法一是正确的,说法二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①要实现“翻两番”由“总量”变为“人均”的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就业、上学等民生问题,才能不断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共建和谐社会。
②虽然我国现在综合国力已大大提高,但要实现“翻两番”由“总量”变为“人均”的目标,仍然离不开艰苦奋斗。
因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现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道路上必将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
③要实现“翻两番”由“总量”变为“人均”的目标,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要坚持艰苦奋斗。
7.一个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偷东西时被发现,失主要求司机把车开到派出所,但有些乘客表示要赶着上班,不同意失主的要求。
这些乘客的想法对吗?为什么?答:这些乘客的做法不对。
①因为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都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②这些乘客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如导致效率低下,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增加社会成本,影响社会进步等。
同时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受到别人的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等。
③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8.“神舟”五号飞船首次成功地载人航天飞行,使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标志着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
答:此观点错误。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确取得了辉煌成就,如:我国自主研制超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5057米等,表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了一席之地;②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发达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原始创新能力还不足,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还比较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可见,我国并没有步入科技强国的行列。
③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9.人是生产者,人口越多就越能推动生产的发展。
答:(1)人是生产者,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创造出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因此,生产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
(2)但是,人同时又是消费者,人要维持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必须不断地消费生活资料。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资料前提下,人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就越少。
可见,人口越多、增长越快,非但不能推动反而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人口增长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生产的发展1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可以了。
答: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可以了。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可能兼顾,我国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①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矛盾。
但是,这对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②先污染、后治理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这样做不仅破坏环境,而且治理污染比防止污染的费用还高。
③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定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切实转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状况,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2.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笼统地讲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是不正确的。
13.实现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等于实现了人类的最高理想。
为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就是为实现人类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①因为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打好思想基础。
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
③从这个角度看,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14.九年级学生小明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当父母劝他要注意节俭时,他说:“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已经是小康水平了,还讲什么艰苦奋斗。
”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观点?答: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
①我国人民的生活虽然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国家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候,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成就任何事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青少年应该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将它进一步发扬光大。
15.观点一: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观点二: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显著增加。
(1)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有道理。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就业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更多地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更广阔的天地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久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3)加入世贸组织也会使我们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政府部门对经济的管理从观念上、体制上都需要做必要的调整,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随着更多的境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内市场,我国的一些产业将面对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压力。
(4)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益开放的世界形势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大海”中学会游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