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辨析题总和1、八年级学生姚敏常旷课去网吧玩电子游戏,班主任老师教育她时,她却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
请对题中观点加以辨析。
观点是片面的。
(1)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此观点正确。
因为,这是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2)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此观点错误。
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受教育是公民权利的同时,规定受教育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姚敏的观点,否定了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
(3)所以在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有人说: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所以我们就没必要为了追求公平而努力了。
观点是片面的。
应为:(1)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能达到绝对公平。
此观点正确。
(2)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我们的每一次积极行动,都将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一步。
(3)尽管公平总是相对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做出不懈努力。
3、有人说:合作必须以公平为基础。
请加以辨析。
观点是正确的。
(1)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率和谐地运转。
(2)公平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
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3)因此,我们要从小树立公平合租意识,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
4、有人认为:“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请你加以辨析。
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1)真正的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公平。
(2)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3)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
所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我们要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
辩题:只要建立了正义的制度和规则,就能实现公平,维护正义。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①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②但是正义和正义制度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大家都遵守了,才能实现公平,维护正义。
(3)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6.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小云说:权利是公民享有的,我想怎样行使都行。
小琪说:权利我是想享有的,但义务我想放弃算了。
小玲说:义务嘛,尽自己的力履行就是了,尽力就行!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答:(1)她们三个说法都是错误的。
我都不同意。
(2)小云说法错误。
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并非不受限制,要依法行使权利。
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即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小琪说法错误。
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而公民的义务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4)小玲说法错误。
公民的义务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作为公民要自觉履行,不是尽力就行,必须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7.有人认为: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所以‘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答:(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
(3)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并非不受限制,要依法行使权利。
(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所以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是错误的。
8.“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因此说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答:(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是正确的,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3)但不能因此说“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在我国除了劳动权,受教育权等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外,其他的权利与义务是有区别的,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而公民的义务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9.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她们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⑴作为生育、抚养孩子的父母,关心儿女的身心健康是应该的,但每个公民都有隐私权,未经子女的同意擅自翻阅他们的日记,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是违法行为,父母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了解子女的情况,帮助子女健康成长。
(2分)⑵子女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具有较强权利意识,值得肯定,但如果以保护自身权利为由,拒绝父母了解自己,帮助自己,则是错误的,也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2分)⑶所以,父母与子女应该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权利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家庭的和睦发展。
(1分)10.在八年级(1)班中,很多同学都有绰号:小田因为跑步很快而被其他同学起了“飞毛腿”的绰号;小刚因为长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绰号;小立因为数学特别优秀而被起了“计算机”的绰号……对此,班级同学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给同学起绰号是侵犯公民名誉权和姓名权的行为;有人则认为,给同学起绰号是表示对同学的欣赏和敬重。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两种观点均有一定道理,关键要看起绰号的性质。
如果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就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和名誉权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如小刚因为长得矮胖而被起了“武大郎”的绰号。
如果是因为同学的特长或优点而给他起善意的、赞赏的绰号,用来表示对同学的欣赏和敬重,则不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
如小田因为跑得快而被其他同学起了“飞毛腿”的绰号。
11.材料:某校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举行了”优秀青年事迹报告会”。
小张和小王在听报告会期间一直在嗑瓜子、聊天,班干部提醒他们的时候,他俩却说:“这是我的权利,你管不着。
”请你对小张和小王的言行进行辨析答:(1)小张和小王的说法是错误的(1分)。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
(4分)(3)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分)自觉履行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每个人责无旁贷。
(1`分)小张和小王在听报告期间嗑瓜子,聊天虽然还不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但势必影响他人听报告的权利,也是不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
因此,他们的说法是错误的。
(1分)12.初二学生吴某出现厌学情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不认真做作业,有时还旷课去玩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班长多次劝他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吴某不但不接受,反而说:“学习是我个人的私事,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吴某的观点对吗?为什么?吴某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①我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都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公民自身的发展需要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要发展需要公民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公民对国家要求的结果是国家赋予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而国家对公民要求的结果是公民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所以,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既是吴某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②吴某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辍学;遵守法律和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③如果吴某真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结果必然是想上学就上学,想不上学就旷课甚至辍学;想听课就听课,不想听课就讲话、打闹……,这不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是违法的行为。
任其发展下去,还有可能走上邪路。
④初中阶段正是人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
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1.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也要依法行使,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在我国,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有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
2.大义灭亲是为民除害,不用负法律责任。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大义灭亲也不允许;任何人不得故意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所以大义灭亲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答: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为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但是我们也应正确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行使权利,还要以合法的方式。
4.生命健康是我们的权利,我们有权利放弃它。
答:生命健康、珍爱生命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自责。
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如果放弃生命健康,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和。
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既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也是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
所以我们应该珍爱生命,不得随意放弃生命。
5.起外号是件很平常的事,无可指责。
答:根据别人的生理缺陷起外号的行为是侵犯别人名誉权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侮辱或诽谤他人,所以这种行为既会受到道德谴责,也会受到法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