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数学教案范文5篇最新《9加几》数学教案范文(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教学主题图、小棒20根、磁铁、圆片20个。
学具准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拍手从11数到20,倒数。
2.拍手说11—20的组成。
3.口算9+1+19+1+29+1+39+1+49+1+59+1+69+1+79+1+89+1+9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谈话:小朋友们,十一月份我们学校举行了校运动会,大家觉得好玩吗?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热闹的运动场面。
(挂图)看,小朋友们都雄赳赳、气昂昂第走进运动场,比赛开始了!你瞧,运动场上多热闹呀!用你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从左往右看。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1)观察运动会图,请学生说一句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根据图意,你们能不能帮小明解决“现在有多少盒”的数学问题?(1)理解问题。
(2)列式。
(学生可能会通过数一数、直接口算或计算其他方法知道有13盒饮料。
)(3)那么9+4=1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请你把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还有别的想法吗?三、动手操作,探究感知刚才小朋友们都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9+4=13。
那么黑板上的这几种计算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呢?(学生回答,重点讲凑十法)1、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
(请一个学生扮演)2、巩固应用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9+4=13,你能说说为什么把4分成1和3吗?(学生说)3、引导类比,理解算法(1)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解决“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吗?(教师板书题目,学生口答列式)(2)请一个学生到黑板扮演动手过程。
(3)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把7分成1和6?(学生回答)(4)具体分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凑十”过程。
四、巩固练习,掌握算法(一)例2“摆一摆,算一算”。
1.说图意;2.填空;3.扮演;4.集体订正。
(二)“做一做”1.圈一圈,算一算: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动手圈出10,集体订正,直接说出得数。
2.独立完成,提问,集体订正。
3.师:通过了今天的学习,你学会计算9加几了吗?王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出示9加几的卡片,集体读,抽一、二题说出计算过程。
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学习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介绍了一种新方法来计算9加几,就是从一个数里拿出一个1,与9凑成十,再用10加上剩下的数来计算9加几。
计算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真好,不向困难低头,勇敢的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节课以胜利告终。
最新《9加几》数学教案范文(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教学难点: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1、出示P99T1⑴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感觉有多少只小绵羊?②生数⑵再出示右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②生数⑶看图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列式:9+72、揭题:9加几的练习课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1、生独立算9+7=?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3、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1、出示P99T2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②交流:你是怎样算的?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2、出示P100T6(补充9+5)①学生独立口算、连线。
②全班交流: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3、出示P99T3(1)出示第一幅图①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师:蚂蚁虽小,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②生独立列式计算③交流算法(2)出示第二幅图①看图说图意②生独立列式计算③交流算法4、出示P100T4①学生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②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知道什么?③列式计算后校对5、出示P100T5①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②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作业让家长出题,你来说,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最新《9加几》数学教案范文(篇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96~97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课本98页例2图片,以及做一做第2题,五角形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1、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2、直接说出得数;9+()=109+1+2=?9+1+6=?9+1+4=?9+1+3=?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二、探求算法;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我最喜欢…有…人参加.)<跳远的有7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6人.>3、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好多牛奶(出示牛奶画面),已经送走了一些,请大家帮小朋友们数一数现在还有多少盒没送?(也就是说现在一共有多少盒牛奶?)多媒体出示牛奶图⑴、你是怎么算出来得?能告诉老师吗?[交流汇报];老师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举手说你是咋样数的?(一盒一盒的数,1、2、3、4、5、6、7、8、9……12、13共13盒。
)(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共13盒。
)(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牛奶放在盒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最新《9加几》数学教案范文(篇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修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1、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
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2、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3、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9+5=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二、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1、随机报题。
9+2=9+5=9+8=9+6=9+9=4+9=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5题。
(1)第2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
(实施方法:仔细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
)(2)第3题:通过登山游戏,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
(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交流发现规律。
)(3)第4题目的:结合毛毛虫图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
(学生读懂题意,再结合示意图,填出结果。
)(4)第5题: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获取数学信息,再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读图,获取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四、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有几瓶牛奶(9加几)9+5=9+3=6+9=作业设计课后反思最新《9加几》数学教案范文(篇5)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P96、98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小棒20根。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