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
药性特征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征。
方法321例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并对阳性结果进行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征的统计分析。
结果痰培养中革兰阴性菌占47.15%,革兰阳性菌占12.46%,真菌占40.39%;前五位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
病原菌的耐药谱分析显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表现为多重耐药,真菌对常规抗真菌药敏感性高。
结论本院近3年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细菌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真菌药敏感性较高。
【关键词】肺癌;肺部感染;痰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DOI:10.14163/jki.11-5547/r.2016.05.120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无论是每年的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均居各种癌症的首位[1]。
肺癌患者常伴发肺部感染,对患者的死亡率影响很大,且常为多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2],加大了临床用药的难度。
为指导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抗感染治疗,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本院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321例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男213例,女108例,年龄34~86岁,平均年龄(66.3±11.1)岁。
均经临床诊断和病理确诊。
1. 2 标本采集患者晨起生理盐水漱口后,留取呼吸道深咳痰液;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从气管插管中吸痰。
标本均置于无菌集痰器中,立即送检涂片。
1. 3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格痰液接种至普通及特殊培养基进行培养,对结果阳性的优势菌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2 结果
2. 1 病原菌分布特征痰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562株,革兰阴性杆菌共265株(47.1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2.46%(70/562),大肠埃希菌占11.21%(63/562),肺炎克雷伯菌占11.03%(62/562),鲍曼不动杆菌占4.98%(28/562),阴沟肠杆菌占
3.20%(18/562),嗜麦芽假单胞菌占2.31%(13/562),其他占1.96%(11/562);革兰阳性菌70株(12.4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69%(32/562),溶血葡萄球菌占2.85%(16/562),屎肠球菌占2.31%(13/562),表皮葡萄球菌占0.71%(4/562),头状葡萄球菌占0.36%(2/562),粪肠球菌占0.36%(2/562),人葡萄球菌占0.18%(1/562);真菌227株(40.39%),其中白色念珠菌占30.07%(169/562),热带念珠菌占3.91%(22/562),光滑念珠菌占3.20%(18/562),近平滑念珠菌占2.31%(13/562),克柔念珠菌占0.89%(5/562)。
2. 2 痰培养病原菌耐药性特征药敏结果显示:①痰培养分离的革兰阴性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具有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及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0.00%以上(78.89%~9
3.23%)。
而对于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较低(
4.33%~13.12%)。
此外,对于其他15种常见药物耐药率在以上二者之间,但均在20.00%以上。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替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1.73%~1
5.42%)。
鲍曼不
动杆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及一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100.00%,对于二代头孢的耐药率为96.55%。
鲍曼不动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对于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在17.76%~28.57%。
②在革兰阳性菌中,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对于培养出的各类阳性菌效果较好,没有出现耐药株。
除粪肠球菌以外各类菌株对喹诺普丁/达福普丁无耐药以外的阳性菌效果好,无耐药株出现。
呋喃妥因对于屎肠球菌以外的阳性菌效果好。
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显示对多数革兰阳性菌效果不佳。
③在真菌中分离出的五种真菌对于五种常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均较高。
但克柔念珠菌中出现了对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的菌株,提示克柔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有轻度耐药性。
3 讨论
肺癌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可高达50%以上[3]。
主要原因可能为:①肺癌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等增加感染机会,这些均提高了病原菌,尤其是真菌的感染率。
② 肺癌患者往往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容易引起菌群失调,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几率,且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普通人群差别很大,更易出现耐药性[4,5]。
耐药性的出现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使患者病程延长,增加费用,并严重影响预后。
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是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研究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时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十分必要,旨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各种抗菌药物,能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本研究中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与文献[6]报道一致。
因此,在应用抗菌药时应首先考虑对以上病原菌敏感的药物,如三代头孢、四代头孢、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抗真菌药物作为首选。
但本研究局限于本院患者,在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上都受到本院环境的影响,更准确的研究有赖于扩大样本量,及不同医院和地区的合作研究。
总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细菌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控制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要国华,彭玉娜,谭获,等.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5):798-800.
[2]林建阳,陈春莺,杨晓敏,等.我院ICU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1):45-47.
[3]费君,陆友金,赵大海.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及药敏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2-13.
[4]郑曦.肿瘤患者痰培养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临床血液学杂志,2014,27(2):112-114.
[5]林之光,陈波斌,许小平,等.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439-444.
[6]林小华,袁敏,徐伟,等.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8):1089-1092.
[收稿日期:2015-10-10]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