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贺诗词鉴赏

李贺诗词鉴赏

李贺诗词鉴赏㈠人物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

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

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㈡诗词特色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利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

其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

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

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

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

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

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

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

”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

”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

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

刻于撰语,浑于用意。

”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

”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

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

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钱钟书《谈艺录》中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

比较而言,李贺诗歌的语言成就最高。

李贺读书颇多,一方面深受楚辞汉魏乐府诗齐梁诗歌的影响;另一方面接受了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出的“务去陈言”,也就是学古而不拘泥于古,于学古中不断创新,正是温故而翻新。

李贺善于创新表现在写诗如镂玉雕琼,常反复琢磨,呕心沥血,千方面计使语句新奇,,以求陌生化的效果。

李贺把色彩斑斓凄凉硬峭的陌生带入了诗歌中,如频频出现于诗句中的“幽“冷”“苦”“寒”“惊”“血”等字的共同特征就是色调冷艳,质地硬峭。

这些字词的运用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刺激,令人感到周围充满了肃杀之气,凉意袭人。

李贺诗中的寒不同于与贾岛孟效之寒。

“郊寒岛瘦”大多是一种困弱无力的颤抖,是一种缺乏内热的饥寒。

孟郊写得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充满幽僻清冷苦涩意象的诗,诗歌主要表现了凄怆寒苦的生活,真切展现“哀哀孤老人”的凄凉晚景。

读孟效的诗产生的是老病凄苦,无可奈何的哀怜。

而李贺的诗,透过凉冰冰的表层触摸到的是诗人汹涌澎湃奔突不息的激情。

不甘心,不情愿,由此而生出的绝望愤懑呐喊,透过寒光闪闪的词汇和意象不停地宣泄,不停地涌流。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

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

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

”(《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

这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有的诗中也流露生命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

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吴企明说:“如果假诗人以年寿,使他有更广阔的社会观察和创作实践,那么,诗人的思想将会更成熟,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将会更为宽广和深刻,他的缺陷和弱点将会更少一些,长吉诗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㈢诗作概览李贺一生,以诗为业。

他的《高轩过》赞韩愈和皇甫湜的诗文“笔补造化天无功”,也可以作为他的自我评赞。

他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⑴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

(他写这类作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早年家居昌谷,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征调运输所必经,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统治阶级所为淫奢恶行,有所见闻;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宦官集团的乱政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

)李贺所写这一类诗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的是直陈时事,有的是借古刺今:①隐射抨击永贞宫变的。

如:《汉唐姬饮酒歌》:(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

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

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

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仗剑明秋水,凶威屡胁逼。

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

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

不说玉山颓,且无饮中色。

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沉厄。

无处张穗帷,如何望松柏?妾身昼团团,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觉长,颈粉谁怜白。

矜持昭阳意,不肯看南陌。

)②批判唐宪宗沉湎迷信、追求长生的,如《仙人》:(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解析:李贺生活在藩镇割据、社会动荡不安的中唐时代,此时的唐王朝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承平局面,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统治阶级的腐朽则已暴露出来,宦官擅权,藩镇割据。

在那样的时代,文人做官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科举考试;另一条是走“终南捷径”。

后者的办法是,首先隐居山中,当然并非真心悟道修行,而是一面过着隐士般的闲散生活,一面广交达官贵人,借以扩大声誉。

在得到大官的有力推荐之后,皇帝一直令下,顿时平步青云,往往能够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

《仙人》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元和年间,唐宪宗好神仙术,方士们曲意逢迎,诗人写下这首诗予以讽刺。

讽刺那些表面上志在山水,实际上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假隐士,给了他们冷峻的一击。

在这首诗中,诗人李贺采用欲抑先扬的表达方式。

首先着力描绘一个道貌岸然的仙人形象。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在高高的石壁上,坐着一个弹琴的仙人,风度翩翩。

超凡入圣,不食人间烟火。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夜晚,他拿着长长的白鸾尾,潇洒地扫去终南山上空的云彩。

这位隐居的仙人,他的动作,多么潇洒!他的神态,多么脱俗!它的心境,多么宁静!他的生活,多么闲适!这样的境界,多么令人神往啊!“鹿饮寒涧下,鱼扫清海滨。

”仙人的悠闲自得,就好像小鹿饮着泠洌的山涧水,又好像游鱼回到清澄的大海。

这样的情景自由自在,天人合一,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此情此景,同勾心斗角,曲意逢迎的官场,同热闹、浑浊的人世,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原来,他一听到汉武帝好神仙,招致方术,也想由此求得一官半职,飞黄腾达,便急忙地赶来向汉武帝报告西王母的鲜桃树桃花开放了。

终于,我们看清了这位貌似志形高洁的仙人的真面目。

他根本不是真的想从此隐居山林,一意修身养性,他根本没有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人善于运用欲抑先扬的表达方式。

本诗前六句“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扫清海滨。

”都在尽情描写仙人超然物外的形象,那不食人间烟火;清静悠然的形象令人心动。

直到结尾二句才透露出讽刺的信息。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诗意剧变,仙人的悠闲清静都是虚假的。

末两句诗全诗的诗眼,它构成了全诗的讽刺基调。

讽刺“好方士,求神仙”的愚昧行为,是李贺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诗人否定超然物外的仙人的存在,否定隐逸求仙,借以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

态度是明朗的,观点是正确的。

他写这类作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早年家居昌谷,其地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征调运输所必经,达官贵人所往来,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统治阶级所为淫奢恶行,有所见闻了解,给的诗人提供了创作素材。

后来出仕王朝,旅游南北,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

《仙人》这首诗批判唐宪宗追求长生,讽刺那些表面上志在山水,实际上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假隐士。

李贺诗歌以其丰富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昆仑使者》:(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苦昼短》:(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注释:1.飞光:时光,指日、月、星光。

2.劝尔句:《世说新语·雅量》载:晋孝武帝司马耀时,天上出现长星(即彗星),司马耀有一次举杯对长星说:劝尔一杯酒,自古哪有万岁天子?3.煎人寿:消损人的寿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