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骨质疏松症ppt
临床表现
• 骨痛、肌无力: 腰背酸痛、全身骨痛(弥漫性 、无固定部位、劳累活动后加重)
• 身材缩短:常见于椎体压缩性骨折、驼背,胸 廓畸形可出现内脏功能障碍(胸闷、气短、呼 吸困难等)
• 骨折: 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诱发,多发部位为 脊柱、髋部、前臂
疼痛
骨质疏松临床表现
驼背
身高变矮
骨折(脊柱、髋部、腕部)
最佳定量指标,骨密度仅能反映70%的骨强度。常用双 能X线吸收法(DXA)--目前诊断金标准
3.了解骨量流失速度-生化指标测定
其他评估方法
1.定量超声测定法 2.X线摄片法:只有当骨量下降30%才可以
在X线摄片中显现出来,故对早期诊断意 义不大
单纯靠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并不十分准确
近年来,对骨折的描述由单纯的结构指标(骨密 度)发展到结构加功能(骨强度)的综合指标。在 分析骨强度的过程中,当力以人体的体重为单位时 ,骨的强度被称为抗骨折能力,而抗骨折能力的大 小取决于每个人骨的几何结构、骨密度、骨骼的材 料性能、体重及肌肉力量等诸多因素,任何一个量 的变化,都可以引起人的抗骨折能力的变化。把抗 骨折能力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新指标,提高了骨质 疏松诊断的准确性。但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 的临床手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演变进程
健康的脊柱
脊柱后凸 (驼背)
50岁 更年期
出现血管舒缩症状
55岁以上
绝经后期 75岁以上 驼背
脊柱骨折的危险性高于其它类 髋骨骨折危险性高
型的骨折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MarketForce
『骨质疏松症』对你有何影响?
• 骨折
位置多是腕骨、脊椎骨或股骨上端。
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 常。
『骨质疏松症』对你有何影响?
• 行动不便
有一半的病人会因股骨骨折而导致行动不便,需要别 人照顾。
『骨质疏松症』对你有何影响?
• 脊椎疼痛及变形
驼背会影响外形, 还会妨碍 肺部扩张,加速肺功能衰退 。
• 死亡
『骨质疏松症』对你有何影响?
椎体骨折
1. 50岁以上的妇女中约20-25% 有一次或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上的椎体骨折
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
• 骨骼不断进行自我更新 • 成骨细胞-制造“新”骨 • 破骨细胞-分解“旧”骨 • 当破骨细胞活性>成骨细胞活性,骨的
溶解>骨的形成,造成骨质流失,出现 骨质疏松。
正常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
Courtesy Dr. A. Boyde
老年人性骨疏松症发病机理
• 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 要原因之一。
• 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 谢紊乱。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 骨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 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 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 原因。
•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 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纯合子 BBAA基因型BMD降低。
T值与Z值
T值与Z值都是相对的数值,T值是将检查所得到骨密度(BMD )
与健康30~35岁年轻人的骨峰值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 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Z值是将你检查所测得的 BMD与你同龄人群的BMD作比较,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量 化诊断标准得出明确诊断。虽然Z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 大,但是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1.“无声无息”: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 2.女性比男性多:绝经后女性激素分泌锐减,加
速骨质的流失 3.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相继上升
危险因素
• 不可控制因素 ➢ 人种 (白种、黄种人危险高于黑人) ➢ 老龄 ➢ 女性绝经 ➢ 母系家族史
危险因素
• 可控制因素 ➢ 低体重 ➢ 性激素低下 ➢ 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 ➢ 体力活动缺乏 ➢ 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 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 定义- WHO(世界卫生组织)
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的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退化 ,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造成骨折的一种疾病。
正常的骨骼是由皮质骨 和支状骨构造而成的。
人体三种钙调节激素
• 降钙素(CT) 由甲状腺“C细胞”所分泌,可降低骨转 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 甲状旁腺激素(PTH) 使骨代谢活跃,促进骨吸收 • 1,25(OH)2D3 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老年人肾功能显著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导致血磷升 高,继发性使PTH 上升,骨吸收增加,骨钙下降。老年 人肾内1α羟化酶活性下降,使1,25(OH)2D3 合成减 少,肠钙吸收下降,又反馈性PTH分泌上升。老年人 “C细胞”功能衰退,降钙素分泌减少,骨形成下降。
• 骨骼是活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 旧的骨质被吸收,由新组成的骨质所 代替。周而复始的分解和重建,维持 体内骨转换水平的相对稳定。吸收过 多或过快,骨质疏松症便会出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骨骼是活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旧的骨质被吸收,由新组 成的骨质所代替。吸收期过多或过快,骨质疏松症便会出现。
皮质骨逐渐变薄,松质骨的骨小梁逐渐消失,孔隙不断 变大及增多,形成“骨质疏松症”。
2. 仅 12.22% 的病人知道有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
1.死亡率: 2年内25%
2.生活自理能力: 丧失率50%、护理院20%
诊断
1.脆性骨折(指自发性骨折或因跌倒而造成的骨折,是骨质 疏松的特征 )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有过脆性骨折临
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2.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BMD),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
疏松的骨 骼
骨质疏松症分类和分型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 I型 绝经后: 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内 II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
疏松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
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正常成熟的骨的代谢-骨重建方式进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