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教案-第4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大学物理教案-第4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动的时刻)。
反映 t=0 时刻的振动状态(x0、v0)。
x0 Acos0
v0 Asin0 x
m
A
0=0
o
A
X0 = A
o x
-A x
t T
0 = /2
m
A
o X0 = 0
m
-A
o
X0 = -A
o x
-A x
A
o x
-A
t T
0 = Tt
4、振幅和初位相由初始条件决定

x0 Acos0
v0 Asin 0
A A12 A22 2 A1A2 cos2 1 ,
tan A1 sin 1 A2 sin 2 。 A1 cos1 A2 cos2
3. 两种特殊情况
(1)若两分振动同相 2 1 2k ,则 A A1 A2 , 两分振动相互加强, 如 A1=
A2 ,则 A = 2A1
(2)若两分振动反相,2 1 2k 1 , 则 A | A1 A2 | ,两分振动相互减弱,
波动是振动的传播过程。 机械波----机械振动的传播 波动 电磁波----电磁场的传播 粒子波----与微观粒子对应的波动 虽然各种波的本质不同,但都具有一些相似的规律。
一、 弹簧振子的振动 m
o X0 = 0
§4.1
m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二、谐振动方程 f=-kx
a f k x
x
mm
令 k 2 则有 m
教学内容
备注
1
大学物理学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教案
第 4 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前言 1. 振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 2. 振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机械振动:位移 x 随 t 变化;电磁振动;微观振动 广义振动:任一物理量(如位移、电流等)在某一数值附近反复变化。 3. 振动分类
振动
受迫
自由
阻尼 无阻尼
自由非谐 自由谐动
其中: At 2Acos2 1 t ,随t缓变。 2 1 。随t快变。 这样,合振
2
2
动可看作振幅缓变的简谐振动。
拍 (beat)── 合振动的强弱 A2(t)随t变化的现象。 拍频:单位时间内强弱变化的次数.
b | 2 1 | 或 b | 2 1 |
b 即为 A2(t) 或 |A(t)|的变化频率。
如 A1=A2,则 A=0, (以上 k =0,1,2,……)。
三. 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分振动:设 x1 Acos1t , x2 Acos2t
7
大学物理学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教案
合振动:
x x1 x2
合振动不是简谐振动。当 21 时 , 2- 12+1 ,
x 可写作
x Atcost
kA2
2、 势能
Ek
1 2
kx2
1 2
kA2
cos2 t
Ep 随 t 变:
Ep

max
Ep

min
Ep
与动能情况相同。
平均
3、 机械能
E
Ek
Ep
1 2
kA2 。
简谐振动系统机械能守恒,能量没有输入,也无损耗。各时刻的机械能均等于起始能量
6
大学物理学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教案
E0 (t=0 时输入的能量)。

A
x02
v02
2
0
arctg ( v0 x0
)
4
大学物理学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教案
三、旋转矢量法 (1) 矢量长度 = A
以为角速度绕o点逆时针旋转 t=0 时矢量与x轴夹角为
(2)矢量端点在 X 轴上的投影做简谐振动 x Acos(t 0 )
A t=t
t=0
相差
如果有两个谐振动
t+0
A 0
o
频率: 单位时间内,波动向前推进的距离内所包含的完整波的数目,或单位时间内通过
波线上某点的完整波的数目,用 表示。 1 。
T
3、 波速: 单位时间内一定振动状态或位相沿波线传播的距离。用 u 表示。
uT u 。
波速决定于介质的弹性模量和密度。
固体中横波与纵波的波速分别为 u G (横波), u
个谐振动,它们任意时刻的位相差 是一个恒量,
10 20 。
§4.3 简谐振动的能量
一、简谐振动系统的能量特点
以水平弹簧振子为例 1、 动能
Ek
1 2
mv2
1 kA2 sin2 2
t
Ek 随 t 变:
Ek
1 kA2 max 2

Ek min 0
Ek
平均
1 T
t T t
Ek dt
1 4
E
(1/2)kA2
Ep
Ek
A
o
-A
x
二. 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分振动 一物体同时参与两个谐振动
t T
x1 A1 cost 1
x2 A2 cost 2
2、合振动
x x1 x2
2 1 A2
x2 x1 x
A
A1
x Acost
由右边的矢量图可求得: 合振动是简谐振动,其频率仍为,其振幅和位相分别是
惯量为 I。t 时刻 的角位置为θ,向右为正。则当角位移为θ时,受到重力矩
M mghsin
当在角位移很小( 5 )情况下, sin M mghsin mgh

I
d 2 dt2
mgh
d 2 dt2
mgh I
令2 mgh I
d 2 2 dt 2
即复摆在摆角很小( 5 )情况下,可近似为简谐振动。
t2 t1 (t2 t1)
由此可见,一个谐振动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经历的时间为
t
t2
t1
T 2
当 2k ( k =0,1,2,…),两振动步调相同,称同相。
当 2k 1 ( k =0,1,2,…),两振动步调相反,称反相。
三、位相超前和落后 若 2 1 0 ,则 x2 比 x1 较早达到正最大,称 x2 比 x1 超前(或 x1 比 x2 落后)。
o
A
x
X0 = A
m
o
-A
x
X0 = -A
a
d2x dt2
2 x
即 d2x 2x 0 dt 2
其解为
x t Acos t 0
三 单摆
如图所示,m 受合外力沿轨道切线方向分力 ft mg sin ,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 角的
方向相反。当 5 时 ft mg sin mg 有
2
大学物理学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教案
授课章节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第 4 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1. 理解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重要参量:振幅、周期(频率、圆 频率)、相位(初相位),能熟练确定这三个参量,特别是相位和初 相位。
2. 掌握描述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 3. 理解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运动学特征、能量特征; 4. 掌握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了解拍振动; 5.理解波动方程及其多种表达式。 (1) 确切理解描述波动的三个重要参量:波长、周期(频率)、 波速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确定这些量; (2) 掌握由波动方程求位于某位置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或某时刻 的波动方程的方法,并能熟练地求出同一波线上两点间的相位差, 或同一位置处质点不同时刻的振动相位差; (3) 掌握如何写出波源不在坐标原点时的波动方程的方法; (4) 掌握由已知时刻的波形曲线写出波动方程,或写出(画出) 某位置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振动曲线)的方法。 6. 理解波动能量的特点,理解平均能量密度、平均能流密度的概 念及相关的计算; 7. 理解波动叠加原理,掌握波的相干条件及相长、相消干涉的条 件。 1. 正确运用动力学方法求系统固有角频率; 2. 正确确定振动相位,从而写出振动方程; 3. 能应用旋转矢量讨论有关问题; 4. 正确地由振动方程写出波动方程,能将给定的波动方程与波动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教案
mat
ml
ml d 2 dt 2
mg

d 2 g 0
dt2 l
令 2 g l
d 2 2 0 dt2
所以,在角位移很小( 5 )情况下,单摆的振动才是近似的简谐振动。
g ,T 2 l , 1 g 。
l
g
2 l
四、复摆 设刚体的质量为 m,重心在 c 点,重心到轴的距离为 h,刚体对通过 o 点的转轴的转动
x
x
x = A cos(t + 0)
二、位
x1 A1 cos(t 1) ,
那么它们的位相差为
x2 A2 cos(t 2) ,
t 2 t 1 2 1.
可见,对两同频率的谐振动其位相差等于初相差。
以上讨论的是两个振动在同一时刻的位相之差。同样地,同一振动在 t1 ,t2 两个不同时
刻的位相差为
在波向 x 轴正向传播时 p 点的振动比 o 点的振动在时间上落后 Δ t x ,所以,p 处质点 u
任意时刻 t 离开自己平衡位置的位移等于原点在( t t )时刻的位移,即
y(x,t) y0 (t t) 。
所以,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为
y
Acos 。
y0 A cos( t 0 ) ,
9
大学物理学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教案
式中 A 是振幅, 是圆频率,0 是 o 点处质点振动的初位相, y0 就是 o 点处质点任意时刻
t 离开其平衡位置的位移。当振动沿波线传播到坐标为 x 的 p 点时,p 处质点将以 y u
o
p
x
x
相同的振幅和频率重复 o 点质点的振动,但振动从 o 点传到 p 点须经历 t x 的时间,即 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