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建》读书笔记
读完这篇文本的时间,我的心早已被文中的两位主人公——艾迪与德诺所感动,是他
们让我领悟了友谊的真谛。
看了《生命的重建》颇有感触!
首先她告诉人们的第一句话就是:“解放你的心灵,治愈你的生命。
”
进入大学的我们,也正是追逐梦想的我们,时常会对前行的方向感到迷茫,不知道此
刻自己的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不确定下一步会踩到哪一块板子上,不明了迷雾后的出口
究竟指向的是哪儿。
正是自己无端的恐慌,自己吓自己,从而不断的自我质疑,才会使自
己停滞不前。
然而,当我们陷入两难境地之时,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这时正是需要一种
无所畏惧的精神,一股顽强拼搏的力量,支持自己大胆地前行。
也许不止一次,我们错过
了这样或那样的机会,捶胸顿足,抓狂懊悔。
相比这种于事无补的懊悔,倒不如在开始就
迎难而上,勇敢地闯,也许成功会离我们更近一步。
主人公的父母离异,5岁被强奸,少年时代的她一直受到凌辱和虐待;再后来自己被丈夫抛弃。
她说她生命的光明开始在于,她懂得爱自己了,接受自己了。
因为她在教会里面
找到了她生命的价值。
我想我们自己也应该懂得爱自己,并且也要懂得爱别人!
老师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在搪塞我,因为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
没有任何感觉,这里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
然而,当我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我的血液慢慢地开始沸腾了。
从书中我的收获是:当问题发生在你身上,我们应该考虑它来自哪里?它是存在的吗?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
面临问题时,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抱怨,而应该明白:问题的
来临往往是为了改变什么。
所以要改变问题首先就要拒绝自己被改变,我们应该懂得自己
改变自己。
在问题中重建自己,以一个好的心态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新建自
己的模式,俗话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相信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并且不抱怨问
题的产生,把问题当作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给自己的生命焕然一新。
我们就不会被问题
打倒!
进入大学的我们,也正是追逐梦想的我们,时常会对前行的方向感到迷茫,不知道此
刻自己的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不确定下一步会踩到哪一块板子上,不明了迷雾后的出口
究竟指向的是哪儿。
正是自己无端的恐慌,自己吓自己,从而不断的自我质疑,才会使自
己停滞不前。
然而,当我们陷入两难境地之时,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这时正是需要一种
无所畏惧的精神,一股顽强拼搏的力量,支持自己大胆地前行。
也许不止一次,我们错过
了这样或那样的机会,捶胸顿足,抓狂懊悔。
相比这种于事无补的懊悔,倒不如在开始就
迎难而上,勇敢地闯,也许成功会离我们更近一步。
生活中,我们认为人际关系往往是第一位,那么现在想想你以前是怎样对待你周围和远处的人、事、物。
可是这个时候你要明白“我所有的关系都是和谐的。
”俗话说:物以类具,人以群分。
自己的人际关系也反映出我们自己,关系像镜子一样映射出我们自己。
我们喜欢的人一般都和我们具备了一样的品质或者爱好。
如果他们身上具有的特征不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你自身的不足,你也不会接受他们或是让他们进入你的生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找出自己最讨厌的人,那自己与他们对比再找出对方最令你讨厌的地方,而你有什么时候也做了与对方一样让自己讨厌的事情?然后问自己,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结果是当你从思想或是行为方面丢弃这些习惯模式时,对方要么也改变了,要么就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
工作是生活压力最大的一个来源,你对你的工作是消极的或是积极的?是不是只是觉得自己对此工作没有办法去忍受?甚至恨老板?还是嫌钱不够?等等。
再例如我们现在,学习生活是我们目前压力最大的一个来源。
也许至今你都还在抱怨自己的专业,抱怨大学生活每天过的很无趣,无聊。
作者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它不能帮助我们取得更多的进步,有这种思想的人永远不会达到事业的顶峰,永远不会在学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反之将会把我们引向错误的方向。
作者认为,处于这种状况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认可自己现在的职位或者是专业,并告诉自己:“我对我做的一切感到满足。
”对自己进行这样的自我鼓励,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再抱怨自己目前所处的状况,改变自己的心态,问题也就不知不觉解决了。
相信在改变自己心态的过程中,我们的生命也得以重建,我们的生命会焕然一新的!
作者从1909年开始说起,直到1998年,这中间经历了清、民-国、新中国的时代更迭,一本小小的册子,跨越了近100年的时空,让我们了解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知识、科学的不同态度,由此会想到自己在科学面前应做怎样的人?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向科学家那样去观察思考,去反思提高。
作者从1909年开始说起,直到1998年,这中间经历了清、民-国、新中国的时代更迭,一本小小的册子,跨越了近100年的时空,让我们了解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知识、科学的不同态度,由此会想到自己在科学面前应做怎样的人?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向科学家那样去观察思考,去反思提高。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斯所写的,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书里讲了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书中讲出了安利柯他对爱的态度。
看了《失落的一角》让我觉得这个“圆”是多么得会坚持,为了找到失落的一角,它不怕风吹雨打,不怕疼痛,甚至差点丢了性命。
最终,它找到了那一角,可“有得必有失”,它虽然得到了完美,但他失去了快乐。
最后,它在快乐和完美之间选择了快乐,放
弃了那个角。
但是他还在坚持找更适合的角,这就表明了它是个有目标的一个圆。
所以,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有“不求完美,只求更美”的态度。
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已更上一层楼。
学习中总是会遇到很多的不尽人意。
作者把“每一次的失败,就是一种成就”的思维
模式教予我们。
我们也应该把这种思维模式牢记在心。
失败了就应该想想,这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的成就,面对失败我们就不会那么垂头丧气了,我们有更多的信心来战胜失败!
当我费力的打开第一页的时候,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给吸引住了:“……系蒙蒙
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玲玲的飘洒着…”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
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
过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节变化,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手法描写,让我大览宏图。
再来就是财富,不管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总之财富是每一个人所想要的东西,
也是花最多时间追求的。
书中说“现在,我期待最好的,我接受最好的”。
说的还是自己的心态,一个人总是
向往美好的,他的生命会有更多的色彩,他每天都是阳光的,那么他的精神财富是富裕的,一个人有了良好的精神,那他必然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最后作者说到了身体,她说,“我满怀爱心倾听身体的声音。
”我想她应该是当年癌
症的时候,她知道身体在向她宣战了。
因为平时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没有好好的去
聆听身体的声音。
后来她明白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心态决定了自身的动作和体态,从而决
定了我们是否健康。
健康是本钱,这句话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
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却不懂
去好好的爱自己的身体。
“林妹妹的裙子”:因为她的父亲说她的衣服不够,所以她买了两条裙子,一条是
从古董店里买来的,是那种桃红色的古裙,就像红楼梦里林妹妹穿的,她把衣服穿到欧洲
的大街上时,总有人问裙子的做工,她笑着回答:“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
好买哦!”看到这里时我就想笑。
另外一条是宝钗妹妹的,相传当年宝钗把她的裙子陪给
了袭人,袭人嫁人之后,有一次翻东西时,就看到了这条裙子,并把它收到箱子里去了。
后来流落到民间,流到了她的家里,大概就是这条裙的来历了。
两位红楼梦里的人,现在
活脱脱的以另一种姿态显现了出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