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胃功能四项 (2)PPT讲稿
胃功能四项 (2)PPT讲稿
• PG法是一种通过检测胃粘膜萎缩和炎症状况 来判断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不单独用于 诊断胃癌,必须采用胃内窥镜和病理的方法进 行最终诊断。
检查PG结果注意事项
1. 胃蛋白酶原反映的健康状态是胃粘膜的整体状态 2. 受检者容易误解“即使不用胃镜检查,通过血液就可以检查胃
癌了。 3. 受检者容易误解“阳性就一定有胃癌” 4. 阴性结果并非能够完全排除胃癌,只是没有萎缩而已,胃癌的
要 求:空腹10小时 (三)、样本保存:每周四抽血;如果是非周四 抽血,应将血离心后保存血清并在里面加入G-17 保存液(1ml中加入一滴保存液)
胃功能指标正常参考值
指标
正常参考值
PGⅠ
70-165ug/L
PGⅠ/Ⅱ
>7
G17(餐前)
1-7pmol/L
HP-IgG(ELISA)
≤34EIU
胃功四项临床应用
可能性很低,并非完全没有胃癌。 5. 切除胃会引起胃蛋白酶原呈阳性,所以不适合此检查 6. 大多数情况下,胃粘膜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薄,作用降低,此
种状态也叫做萎缩,是生理性萎缩
小结 胃功四项联合指标变化意义
A、血清PG、G17水平与消化性溃疡正相关
➢ PG Ⅰ ↑、PG Ⅱ ↑——浅表性胃炎(高酸) ➢ PG Ⅰ ↑ ↑ ——胃溃疡初发 ➢ PG Ⅱ ↑ ↑——胃溃疡复发 ➢ PG Ⅰ ↑ ↑、PG Ⅱ ↑ ↑——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4、胃癌复发
胃癌全胃切除----- PGⅠ、PGⅡ和G-17↓↓↓-------随访PGI、PGⅡ和 G-17↑------胃癌复发
5、不适于做胃镜检查人群的胃病辅助诊断
不适于胃镜检查人群 1、怀疑有胃肠穿孔 2、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胃镜检查者 3、急性重症咽喉部疾病,内镜不能插入者 4、腐蚀性食管炎、胃炎 5、不能合作的精神病患者或严重智力障碍者 6、生命处于休克或其他危重状态者 7、老人与儿童
胃病检测的金标准
• 胃癌早诊率 • 形态学鉴定 • 直接观察
56.9%
胃镜检查的局限性
- 有创性 - 诊断水平偏差 - 取材部位偏差 - 受诊者依从性 - 医源性感染
什么是胃功四项
胃黏膜血清技术GastroPanel是一种通过抽取人静脉 血2~5ml(空腹),测定其中胃蛋白酶原Ⅰ、Ⅱ (PGⅠ、Ⅱ)、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 (H.p)含量并加以综合分析从而辅助诊断胃黏膜疾 病的方法,是一项无创、无痛、安全、经济的胃病检 测方法,可用于胃癌筛查,胃萎缩的诊断,胃分泌功 能以及胃粘膜健康状况的判定等。
血清PGR
认识幽门螺杆菌
它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弯曲、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传播途径:主要还是通过口来传播,跟甲型肝炎相似。 40%~70%的人都有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细菌感染。
感染了以后不一定得病
胃粘膜病变与Hp的关系
胃功四项检验要求
(一)、实验方法:ELISA (二)、标本采集:取患者静脉血2~5ml
胃功能四项 (2)课件
概述
• 一、目前胃癌诊断现状 • 二、什么是胃功四项 • 三、胃功四项临床应用
•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胃癌死亡率高居 第二位。中国新发胃癌患者46万的,死亡35万,平均每 1.5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胃癌。
• 我国住院病例中超过90%的胃癌病人是病情进展至中晚 期才就医的, 他们中5年生存率小于20%。
1、Hp感染及除菌疗效判定 2、胃黏膜萎缩部位及程度的判定 3、胃癌高风险个体筛查 4、胃癌复发预警 5、不适于做胃镜检查人群的胃病辅助诊断
Hp感染及除菌疗效判定
血清PG、↑,G17 ↑:HP感染 ➢ PG Ⅰ ↓,PG Ⅱ ↓ ↓:成功除菌
•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
的关键。
世界胃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Parkin, D. M.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5;55:74-108.
一、目前常用胃病诊断方法
① 症状+经验 ② 胃镜及胃黏膜活检 ③ 钡餐及其它影像学检查 ④ 生物标志物检测
胃镜
该技术由芬兰必欧瀚集团(Biohit Oyj,Finland) 发明,拥有中国及国际发明专利。
首先了解各项胃功能指标
PG-I:胃蛋白酶原I PG-II:胃蛋白酶原II PGR: PG-I/PG-II G-17:胃泌素17 HP:幽门螺杆菌IgG
血清PG-I水平与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的关系
血清PG-II水平与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的关系
溃疡治愈后PGⅠ、PGⅡ恢复正常
➢ G17 ↑ ——胃溃疡,药物影响 • 无症状溃疡鉴别诊断 • 消化性溃疡初发、复发、治愈判定
B、血清PG、G17水平与胃萎缩、胃癌 ➢PG ↓,PG Ⅰ/ Ⅱ ↓ ↓,G17 ↑ ——胃体萎缩性胃炎 ➢PG Ⅰ~,PG Ⅰ/ Ⅱ~,G17 ↓,Hp+——胃窦萎缩性胃炎 ➢PG Ⅰ ↓,PG Ⅰ/ Ⅱ ↓,G17 ↓ ——全胃萎缩性胃炎 ➢PG Ⅰ↓↓↓,PG Ⅱ ↓ ↓ ↓,G17↓↓↓ ——胃癌全胃切除 ➢PG Ⅰ↑,PG Ⅱ ↑ ,G17↑——胃癌复发(胃切后) •胃萎缩性病变(萎缩性胃炎、胃癌)及萎缩部位判定 •胃癌切除后复发判定 •注明:~代表正常
胃粘膜萎缩部位及程度的判定:
诊断路径:
①PGⅠ↓和/或PGⅠ/ PGⅡ↓,G-17↑(一般升高)可诊断为胃体萎缩, 胃体癌症风险升高 H.P为阴性则判定为自身免疫性萎缩。
②PGⅠ和PGⅠ/ PGⅡ正常,G-17↓,可诊断为胃窦萎缩,胃窦癌症风险升高
③PGⅠ↓和PGⅠ/ PGⅡ↓,G-17↓(偶有不降低),可诊断为全胃萎缩,胃癌 风险升高
胃功四项与组织活检的比较
胃功四项 健康胃黏膜
组织学 病患胃黏膜
健康胃黏膜
60
病患胃黏膜
102
总计
162
53
7
3
99
56
106
精确度:94%; 灵敏度:95%; 特异性:93%;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9 February 21; 15(7): 853-859
总计
提示
• PG法能够用来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并由此来确 定是否对病人进行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