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空间平行与垂直

江苏省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空间平行与垂直

空间平行与垂直1.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D =3 cm ,AA 1=2 cm ,则四棱锥A -BB 1D 1D 的体积为________ cm 3.解析:连结AC 交BD 于点O ,则四棱锥A -BB 1D 1D 的体积为13S BB 1D 1D ·AO =6.答案:6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点P 是棱上一点,则满足|P A |+|PC 1|=2的点P 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点P 在以A ,C 1为焦点的椭圆上, 若P 在AB 上,设AP =x ,有P A +PC 1=x +(1-x )2+(2)2=2, 解得x =12.故AB 上有一点P (AB 的中点)满足条件.同理在AD ,AA 1,C 1B 1,C 1D 1,C 1C 上各有一点满足条件. 又若点P 在BB 1上,则P A +PC 1=1+BP 2+1+B 1P 2>2.故BB 1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同理DD 1,BC ,A 1D 1,DC ,A 1B 1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答案:63.在矩形ABCD 中,AB =2,BC =3,以BC 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则形成的几何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解析:将矩形ABCD 以BC 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几何体为是以2为底面半径,以3为高的圆柱体,故它的侧面积为2π×2×3=12π.答案:12π4.(2012·南京三模)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四个条件: ①存在一条直线a ,a ⊥α,a ⊥β;②存在一个平面γ,γ⊥α,γ⊥β; ③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 ,b ,a ⊂α,b ⊂β,a ∥β,b ∥α. ④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 ,b ,a ⊂α,b ⊂β,a ∥β,b ∥α.其中是平面α∥平面β的充分条件的为________.(填上所有符合要求的序号)解析:②③中的α与β可以相交.答案:①④5.(2012·江苏最后一卷)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那么平面α内所有的直线都与平面β相交;②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③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平面β也不垂直;④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解析:①中α内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②中α内只有垂直于交线的直线才垂直于β;③、④正确.答案:③④[典例1]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 D,PD=DC=BC=1,AB=2,AB∥DC,∠BCD=90°.(1)求证:PC⊥BC;(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解](1)证明:因为P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由∠BCD=90°,得CD⊥BC.又PD∩DC=D,PD,DC⊂平面PCD,所以BC⊥平面PCD.因为PC⊂平面PCD,故PC⊥BC.(2)法一:分别取AB,PC的中点E,F,连结DE,DF,易证DE∥CB,DE∥平面PBC,点D,E到平面PBC的距离相等.又点A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离的2倍.由(1)知,BC⊥平面PCD,所以平面PBC⊥平面PCD于PC.因为PD=DC,PF=FC,所以DF⊥PC.所以DF⊥平面PBC于F.易知DF=22,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 2.法二:体积法:连结AC,设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h. 因为AB∥DC,∠BCD=90°,所以∠ABC=90°.从而AB=2,BC=1,得△ABC的面积S△ABC=1.由PD ⊥平面ABCD 及PD =1,得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D =13.因为PD ⊥平面ABCD ,DC ⊂平面ABCD , 所以PD ⊥DC .又PD =DC =1,所以PC =PD 2+DC 2= 2. 由PC ⊥BC ,BC =1,得△PBC 的面积S △PBC =22. 由V A -PBC =V P -ABC ,13S △PBC ·h =V =13,得h =2,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 2.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几何体的体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演练1]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且AB ∥CD ,∠BAD =90°,P A =AD =DC =2,AB =4.(1)求证:BC ⊥PC ; (2)四面体A -PBC 的体积.解:(1)证明:作CE ⊥AB 于点E ,则AE =EB =CE =2,BC =22,则AC =22,故∠ACB =90°,即AC ⊥CB .又P A ⊥平面ABCD ,故P A ⊥BC ,所以BC ⊥平面P AC .又PC ⊂面P AC , 因此BC ⊥PC .(2)因为P A ⊥平面ABC ,所以V A -PBC =V P -ABC =13S △ABC ·P A=13×12AC ·BC ·P A =13×12×22×22×2=83. 故四面体A -PBC 的体积为83.[典例2](2012·泰州模拟)已知四面体ABCD 中,AB =AC ,BD =CD ,平面ABC ⊥平面BCD ,E ,F 分别为棱BC 和AD 的中点.(1)求证:AE ⊥平面BCD ; (2)求证:AD ⊥BC ;(3)若△ABC 内的点G 满足FG ∥平面BCD ,设点G 构成集合T ,试描述点集T 的位置.(不必说明理由)[解](1)证明:∵在△ABC中,AB=AC,E为BC的中点,∴AE⊥BC.又∵平面ABC⊥平面BCD,AE⊂平面ABC,平面ABC∩平面BCD=BC,∴AE⊥平面BCD.(2)证明:连结DE,∵BD=CD,E为BC的中点,∴BC⊥DE.由(1)知AE⊥BC,又AE∩DE=E,AE,DE⊂平面AED,∴BC⊥平面AED.又AD⊂平面AED,∴BC⊥AD.(3)取AB,AC的中点M,N,所有的点G构成的集合T即为△ABC的中位线MN.本题的第(3)问考查线面平行,没有直接给出点G的位置,而是需要探究点的位置.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得到线面平行,并且利用面面的交线确定点G的位置.[演练2]如图ABCD为直角梯形,∠BCD=∠CDA=90°,AD=2BC=2CD,P为平面ABCD外一点,且PB⊥BD.(1)求证:P A⊥BD;(2)若PC与CD不垂直,求证:P A≠PD.解:(1)证明:∵ABCD为直角梯形,∠BCD=∠CDA=90°,AD=2BC=2CD,∴AD=2AB=2BD.∴AB⊥BD.∵PB⊥BD,AB∩PB=B,AB,PB⊂平面P AB,∴BD⊥平面P AB.∵P A⊂面P AB,∴P A⊥BD.(2)证明:假设P A=PD,取AD中点N,连结PN,BN,则PN⊥AD,BN⊥AD,∴AD⊥平面PNB,得PB⊥AD,又PB⊥BD,得PB⊥平面ABCD,∴PB⊥CD,又∵BC⊥CD,且PB∩BC=B,∴CD⊥平面PBC,∴CD⊥PC,与已知条件PC与CD不垂直矛盾,∴假设不成立,∴P A≠PD.[典例3](2011·江苏高考)请你设计一个包装盒.如图所示,ABCD是边长为60 cm的正方形硬纸片,切去阴影部分所示的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虚线折起,使得A,B,C,D 四个点重合于图中的点P,正好形成一个正四棱柱形状的包装盒.E、F在AB上,是被切去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两个端点.设AE =FB =x (cm).(1)若广告商要求包装盒的侧面积S (cm 2)最大,试问x 应取何值?(2)某厂商要求包装盒的容积V (cm 3)最大,试问x 应取何值?并求出此时包装盒的高与底面边长的比值.[解] 设包装盒的高为h (cm),底面边长为a (cm). 由已知得a =2x ,h =60-2x2=2(30-x ),0<x <30.(1)S =4ah =8x (30-x )=-8(x -15)2+1 800, 所以当x =15时,S 取得最大值.(2)V =a 2h =22(-x 3+30x 2),V ′=62x (20-x ). 由V ′=0得x =0(舍)或x =20.当x ∈(0,20)时,V ′>0;当x ∈(20,30)时,V ′<0. 所以当x =20时,V 取得极大值,也是最大值. 此时h a =12.即包装盒的高与底面边长的比值为12.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中的最值问题,综合考查数学建模能力及应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演练3]某加工厂有一块三角形的铁板余料(如图),经测量得知:AC =3,AB =33,BC =6.工人师傅计划利用它加工成一个无盖直三棱柱型水箱,设计方案为: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切去,再把它沿虚线折起.请计算容器的高为多少时,容器的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多少?解:设容器的高为x ,∵AC =3,AB =33,BC =6,∴BC 2=AC 2+AB 2, 得∠A =π2,∠C =π3,∠CED =π3,∠FEG =π3,∴CD =DE ·tan ∠CED =3x .∴GE =3-x -3x =3-(3+1)x . ∴GF =3GE =3[3-(3+1)x ]. 又GE >0,∴0<x <33+1. 设容器的容积为V , 则V =12x ·3·[3-(3+1)x ]2∴V ′=32[3-(3+1)x ]2-3x [3-(3+1)x ]·(3+1) =332[3-(3+1)x ][1-(3+1)x ]. 令V ′=0,又0<x <33+1,∴x =13+1=3-12.当0<x <3-12时,V ′>0,3-12<x <33+1时,V ′<0. ∴当x =3-12时,V max =3- 3. [专题技法归纳]1.证明线面平行或垂直关系时,要认真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既要领会平行、垂直内部间的转化,也要注意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转化.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研究策略研究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计算相关边长→代入公式计算. 3.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研究策略运用转化的思想,将空间几何体的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如几何体的外接球或内切球问题,转化为多边形的外接圆或内切圆的问题.4.组合体体积的求解组合体的体积求解无论是分割还是补形,关键是有利于求出几何体的高,即找到线面垂直.配套检测1.已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平面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α⊥β,则l ∥m ;③若l ∥m ,则α⊥β;④若l ⊥m ,则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②中l 与m 可能异面;④中α与β也可能相交.答案:①③2.已知P 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P AB ,△PBC ,△P AC 的面积分别为1.5 cm 2,2 cm 2,6 cm 2,则过P ,A ,B ,C 四点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cm 2.(注S 球=4πr 2,其中r 为球半径)解析:由题意得⎩⎪⎨⎪⎧12P A ·PB =1.5,12PB ·PC =2,12PC ·P A =6,解得⎩⎪⎨⎪⎧P A =3,PB =1,PC =4.因为P 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所以可构造长方体.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26,即为外接球的直径,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6π.答案:26π3.(2012·苏州二模)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m ⊂β,n ⊂α,则m ∥n ; ②若α∥β,m ⊥β,n ∥α,则m ⊥n ; ③若α⊥β,m ⊥α,n ∥β,则m ∥n ; ④若α⊥β,m ⊥α,n ⊥β,则m ⊥n .上面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解析:①③中的直线m 与n 可以是异面直线. 答案:②④4.多面体上,位于同一条棱两端的顶点称为相邻的顶点,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 在平面α内,其余顶点在α的同侧,正方体上与顶点A 相邻的三个顶点到α的距离分别为1,2和4,P 是正方体的其余四个顶点中的一个,则P 到平面α的距离可能是:①3;②4;③5;④6;⑤7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解析:如图,B ,D ,A 1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1,2,4,则D ,A 1的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3,所以D 1到平面α的距离为6;B ,A 1的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52,所以B 1到平面α的距离为5;则D ,B 的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32,所以C 到平面α的距离为3;C ,A 1的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72,所以C 1到平面α的距离为7;而P 为C ,C 1,B 1,D 1中的一点,所以所有可能的结果为3,5,6,7.答案:①③④⑤5.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平面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 ,②α∥β,③m ⊥α,④n ⊥β,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解析:同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同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②③④⇒①.(同理①③④⇒②).答案:②③④⇒①(或①③④⇒②)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四面体ACB 1D 1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用正方体体积减去4个相同的三棱锥体积(或求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体积). 答案:137.(2012·南京二模)一块边长为10 cm 的正方形铁片按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裁下,然后用余下的四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作侧面,以它们的公共顶点P 为顶点,加工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正四棱锥容器,当x =6 cm 时,该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_ cm 3.解析:正四棱锥的高h =52-32=4, V =13×62×4=48(cm 3).答案:488.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形体的4个顶点,这些几何形体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①矩形;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解析:当四点共面时为矩形;当四点不共面时,若有三点在正方体的某一面内,则可形成③⑤中的几何形体,若任意三点都不在正方体的某一面内,则形成④中的几何形体.答案:①③④⑤9.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解析: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正三角形,边长为2,△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F 为斜边,设DF 长为x ,则DE =EF =22x ,作DG ⊥BB 1,HG ⊥CC 1,EI ⊥CC 1, 则EG =DE 2-DG 2=x 22-4,FI =EF 2-EI 2=x 22-4,FH =FI+HI =FI +EG =2x 22-4,在Rt △DHF 中,DF 2=DH 2+FH 2,即x 2=4+⎝⎛⎭⎫2x 22-42,解得x =2 3.即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 3.答案:2 310.(2012·南通一模)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棱AA 1、D 1C 1上的动点,点G 为正方形B 1BCC 1的中心.则空间四边形AEFG 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正投影所构成的图形中,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如图1,当E 与A 1重合,F 与B 1重合时,四边形AEFG 在前、后面的正投影的面积最大值为12;如图2,当E 与A 1重合,四边形AEFG 在左、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最大值为8; 如图3,当F 与D 重合时,四边形AEFG 在上、下面的正投影的面积最大值为8; 综上得,面积最大值为12.答案:1211.(2012·南京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平面ABCD ⊥平面BCE ,BE ⊥EC .(1)求证:平面AEC ⊥平面ABE ;(2)点F 在BE 上,若DE ∥平面ACF ,求BFBE 的值.解:(1)证明:因为ABCD 为矩形,所以AB ⊥BC . 因为平面ABCD ⊥平面BCE , 平面ABCD ∩平面BCE =BC , AB ⊂平面ABCD , 所以AB ⊥平面BCE .因为CE ⊂平面BCE ,所以CE ⊥AB .因为CE ⊥BE ,AB ⊂平面ABE ,BE ⊂平面ABE ,AB ∩BE =B , 所以CE ⊥平面ABE .因为CE ⊂平面AEC ,所以平面AEC ⊥平面ABE . (2)连结BD 交AC 于点O ,连结OF .因为DE ∥平面ACF ,DE ⊂平面BDE ,平面ACF ∩平面BDE =OF , 所以DE ∥OF .又因为矩形ABCD 中,O 为BD 中点,所以F 为BE 中点,即BF BE =12.12.(2013·无锡一中)如图,四棱锥E -ABCD 中,EA =EB ,AB ∥CD ,AB ⊥BC ,AB =2CD .(1)求证:AB ⊥ED ;(2)线段EA 上是否存在点F ,使DF ∥平面BCE ?若存在,求出EF E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证明:取AB 中点O ,连结EO ,DO .因为EA =EB ,所以EO ⊥AB .因为AB ∥CD ,AB =2CD , 所以BO ∥CD ,BO =CD .又因为AB ⊥BC ,所以四边形OBCD 为矩形, 所以AB ⊥DO . 因为EO ∩DO =O ,所以AB ⊥平面EOD .又因为EDC 平面EOD , 所以AB ⊥ED .(2)存在点F 满足EF EA =12,即F 为EA 中点时,有DF ∥平面BCE .证明如下:取EB 中点G ,连结CG ,FG . 因为F 为EA 中点,所以FG ∥AB ,FG =12AB .因为AB ∥CD ,CD =12AB ,所以FG ∥CD ,FG =CD .所以四边形CDFG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 ∥CG . 因为DF ⊄平面BCE ,CG ⊂平面BCE , 所以DF ∥平面BC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