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功能关系》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功能关系》

一个人站在船头,按图中A. B. 两种情况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绳,设船的质量一样,水的阻力不计,从静止开始在相同的t时间内(t时间内,A. 图中小船未碰岸,B. 图中两船未相遇),两种情况人所做的功分别为W a和W b,在t时刻人拉绳做功的瞬时功率分别为P a和P b,则有( )A. W a>W b, P a>P bB. W a=W b, P a=P bC. W a<W b, P a<P bD. W a<W b, P a>P b答案:C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将小球拉到与O点等高处,弹簧恰为原长时,将小球由静止释放,达到最低点时,弹簧的长度为l,对于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的伸长量△l有( ).A .△l=mg/k B. △l=3mg/kC. υ=D. υ<答案:D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一个小球在竖直环内至少做n次圆周运动,当它第(n-2)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7 m / s,第(n-1)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5 m / s,则第n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的速度V一定A.v>1 m / s B.v < 1 m / s C.v = 1 m / s D.v = 3 m / s。

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应用一根质量为M的链条一半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挂在桌边,如图(甲)所示。

将链条由静止释放,当链条刚离开桌面时,速度为v1.然后在链条两端各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把链条一半和一个小球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另一半和另一个小球挂在桌边,如图(乙)所示。

又将系有小球的链条由静止释放,当链条和小球刚离开桌面时速度v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M=2m,则v1=v2B.若M>2m,则v1<v2C.若M<2m,则v1<v2D.不论M与m大小关系如何,均有v1>v2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物体以100焦耳的初动能从斜面的底端向上运动,当它通过斜面上M点时其动能减少了80焦耳,机械能减少了32焦耳,如果物体能从斜面上返回底端,则物体到达底端时的动能为:A. 20焦耳B. 48焦耳C. 60焦耳D. 68焦耳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有一斜轨道AB与同材料的1/4圆周轨道BC圆滑相接,数据如图,D 点在C点正上方,距地面高度为3R,现让一个小滑块从D点自由下落,沿轨道刚好能滑动到A点,则它再从A点沿轨道自由滑下,能上升到的距地面最大高度是(不计空气阻力)()A. RB. 2RC. 在0与R之间D. 在0与2R之间答案:D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一根铁链长为2L,重为2G,摊放在水平地面上。

手拉铁链的一端向上提起,当铁链的另一端刚好离开地面时,铁链的速度为v,则提起铁链的过程中,拉力做功为A.2GL B.4GL C.2GL+Gv2/g D.4GL+Gv2/g答案:C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综合一个物体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斜面底端,已知物体的初动能为E,它返回底端的速度为v,克服摩擦力做功为E/2.若物体以2E的初动能冲上斜面,则有A.返回底端的动能为3E/2B.返回底端的动能为EC.返回底端的速度大小为2vD.物体两次往返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所具有的机械能为E、动能为E k,由于某种原因使它的速度突然增大,则当它重新稳定下来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A.r增大,E增大,E k增大B.r增大,E增大,E k减小C.r减小,E增大,E k减小D.r减小,E减小,E k增大答案:B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应用一个物体以初动能E从斜面底端冲上斜面,到达一定高度后又沿原轨迹返回到斜面底端,到达底端时的动能为E/2.假设小物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斜面足够长,如果小物块冲上斜面时的初动能变为4E,则小物块到达最高点时重力势能变化了A.3EB.2EC.1.5ED.E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的上表面连一轻质弹簧(如图)。

今用恒力F 拉弹簧的上端点P,使P上移了一段距离h ,则()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Fh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FhC.拉力F 做的功为 FhD.物体的动能增加了Fh答案:C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到达最低点,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动能增加了1.5mgLD.机械能减少了1.5mgL答案:A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上端连一轻弹簧,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将弹簧上端B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使B点上移距离为L,此时物体A也已经离开地面,则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mgLB.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mgLC.系统增加的机械能小于mgL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物体以60J的初动能,从A点出发作竖直上抛运动,在它上升到某一高度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损失50J,而它的机械能损失为10J(假定空气阻力恒定),则该物体落回到A点时的动能为[ ] A.50J B.48J C.40J D.36J答案:D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综合在离地面高为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用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A.B.C.D.答案:C来源:2003年高考大综合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下图所示,有光滑的水平面上放一个静止的木板B,B的左端放一木块A,A与B的接触面粗糙。

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将A从B的左端拉到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水平面上;第二次B可沿光滑水平面自由滑动。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有()A. 木块A的加速度相同B. 摩擦力对A做功相同C. F对A做功相同D. A获得的动能相同答案:A关于小孩子荡秋千,有下列4种说法:①重一些的孩子荡秋千,它摆动的频率会更大些; ②孩子在秋千达到最低点处有失重的感觉;③接绳被磨损了的秋千,绳子最容易在最低点断;④自己荡秋千想荡高一些,必须在两侧最高点提高重心,增加势能.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②③答案:B 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形状不同、容积相同的容器装有适量的水.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入甲乙两容器同样深度的地方,这时两容器水面相平,如果将金属块从容器甲中缓慢提出水面拉力做功为W 甲,将金属块从容器乙中缓慢提出水面拉力做功为W 乙,则W 甲与W 乙的大小关系为A. W 甲=W 乙;B. W 甲>W 乙;C. W 甲<W 乙;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答案:B 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上方安装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在弹簧处于原长时,用手拉着其上端P 点很缓慢地向上移动,直到物体脱离地面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在这一过程中,P 点的位移为H ,则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 )A .MgHB .C .D .答案:C 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物体60J 的初动能,从A 点出发作竖直上抛运动,在它上升到某一高度时,动能损失了30J ,而机械能损失了10J ,则该物体在落回到A 处的动能为(空气阻力大小恒定):[ ]A .50JB .40JC .30JD .20J答案:DPM长江三峡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峡,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若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40%,水库水面的落差为175m,平均年流量为4.5×1011m3,则每年可获得的电能为A.3.1×1017JB.7.9×1017JC.3.9×1016JD.3.4×1016J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后,经过115小时32分的太空飞行,在离地面343k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77圈.运动中需要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将会是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逐渐减小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答案:D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一质量均匀的不可伸长的绳索,所受重力为G,两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的A、B两点,如图3所示。

今在绳索的最低点C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索拉直使中点降到D。

在此过程中,绳索的重心位置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B.先降低再升高 D.始终不变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用80N的水平力沿水平地面推动一只木箱前进10m,阻碍运动的摩擦力是60N,则该过程中转化为木箱与地面系统的内能和转化为木箱的动能依次为A.200J,600JB.200J,800JC.600J,200JD.600J,800J答案:C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有一块固定于小车的竖直挡板,板的顶端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当把摆球从图示位置自由释放后,球在与挡板垂直的竖直面内向下摆动,球与挡板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设摆球碰撞后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阻力不计,H与初始时小球距车的高度h相比较,则()A. H<hB. H=hC. H>hD. 无法比较答案:B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第一次经过P点时,它的动能P比最初减少了60J,势能比最初增加了45J。

可以推测如果物体从斜面返回底端出发点,末动能为[ ]A. 60J B. 50J C. 48J D. 20J答案:B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的振幅越来越小,下列说法中哪种正确( ).A.机械能守恒B.总能量守恒,正在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D.动能不断减少答案:B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一根长为2m,重力为200N的均匀木杆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的一端从地面提高0.5m,另一端人搁在地面上,则所需做的功力为(g取10m/s2)()A.400J B.200J C.100J D.50J答案:D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两个体积相同的均匀正方体P和Q,粘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行六面体.已知P的密度比Q大,若让Q在下方,欲推倒PQ所做的功为W1;若让P在下方,欲推倒PQ所做的功为W2.则W1和W2的大小相比较( ).A. W1<W2B. W1=W2C. W1>W2D. 无法确定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应用如图,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