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高考作文写的有文采》导学案 (3)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高考作文写的有文采》导学案 (3)

“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导学案
一、原题回放,佳作欣赏
(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讨论:假如我们坐在2016年高考考场,我们能否让自己的文章在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上下出彩?特别是在有文采方面我们能否有亮点设置了?
(2)满分欣赏
2016满分作文《每一个生命都无需比较》
地图是平的,历史是长的,艺术是尖的。

- ------------题记
从我牙牙学语起,你便开始拿我和别的小孩比较,从中你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从我上小学以来,你便习惯拿我的成绩与别人论成败,为此你收获了自豪和荣光。

我曾劝你不要比,因为成绩优秀不代表一切,可你充耳不闻,认定我是你今生最得意的作品,是你最大的骄傲。

我曾反感你的比,因为我也有我的“短板”和自惭形愧,可你乐此不疲,反而嗔怪我不懂你的心。

望子成龙,那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我怎会不懂,只是——
你可知道,再优秀的成绩也经不起比。

从来没有比出来的天才,只有比出来的笨蛋。

因为,这个世界没有“最”,只有“更”。

“最”是极限,是尽头,是止境;“更”是无穷,是进取,是新的希望。

人类之所以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潜能与极限,刷新一次次的成绩,打破一项项的记录,不就是因为信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吗?记得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吗?记得被誉为“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先生说的“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的真言吗?我们实在无需时时与人比成绩较高低,做好自己便是王道。

看看民国时期的梁漱溟、金克木、沈从文、钱穆等一大批自学成才的低学历的大师便知,强者从来只用实力说话,无须靠一纸分数或学历来证明。

你可知道,再美好的人生也经不起比。

毕淑敏说:“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因此,无须拿连小板凳也做不好的爱因斯坦跟“发明大王”爱迪生比,不必拿考清华时数学只得了15分的钱钟书跟“数学天才”华罗庚比。

正如每一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种人生也都是无以伦比的。

你要做的是尊重和欣赏,而不是比较和责难。

因为人生不是宫廷剧,更不是角斗场,非得要比得筋疲力尽,斗得你死我活。

人生曼妙的风景就在高低起伏、峰回路转之间,生命的精彩就在山穷水尽、柳暗花明之际。

成就非凡人生的是一次次的脱胎换骨,是一次次的破茧成蝶,而非一个个分数,一张张试卷。

没必要热衷于一次次与别人较真,那会迷失了自我。

也没必要把最好的我和一般的我比较,那会陷入自卑。

100分你自豪,98分我同样优秀。

56分我无颜,可61分我在进步。

100分有100分的特有精彩,61分有61分的别样风情。

正如朝霞之壮丽,落霞之斑斓,春花之灿烂,秋叶之静美,天地间每一种生命都自有其美好,你只需要笑着去尊重和欣赏,而不是在简单粗暴的比较中抡起你的巴掌。

讨论: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在“有文采”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二,技法指导,举一反三
叠写形声色,特征鲜明音韵谐。

长短整散陈问叹,常式变式尽其妙。

比夸拟引更生动,排偶反复情势浓。

抽象情理变形象,感悟生活哲理传。

”这是有文采突破训练的四维角度,今天,我们就从这些角度来进行写法探究,从而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1、如何做到富有文采之词语篇
(1)读读下面几个句子,讨论动词使用上有什么妙处?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鲁迅《阿Q正传》)
③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茹志鹃《百合花》)
(2)再读下面几个句子,讨论他们在词语运用上有什么妙处?
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⑤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方幽蓝幽蓝的枫牙岭。

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奶奶和爷爷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

密密的枫树林里,红嘴玉轻轻地唱歌,紧靠树林边的小山塘,蒸腾着—股蓝幽幽的雾……树林那边,桂花正浓
当堂训练:
1、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苏东坡宴请好友黄庭坚时,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给他们出了一道题,要他们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的四字句上各填一个动词,变成两句五言诗。

黄庭坚随口吟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后,苏东坡也接着吟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听后,摇摇头说:你们的两句诗,从意义上说,动词都选择得较好,但从整体意境上看,所选的不是那个最贴切、最准确的动词。

于是,她随口说出了这两个动词,苏东坡、黄庭坚听后连连称赞:妙!妙!妙极了!
二、阅读下文,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表示色彩的词,体会本文语言的绘画美。

站在岸边向湖心望去,湖水①的,真好像到了海滨。

那点点风帆,历历可数,阳光照在湖面上,②光闪烁。

夏季常有天鹅来此做客,它们双双弯曲的长颈,划动着③掌,在湖面上遨游戏水,不时发出动听的叫声。

到了秋天,湖四周④的芦苇丛已变得一片⑤,渔民们哼着打鱼小调,撒下了鱼网,傍晚,被晚霞映⑥的湖面上,渔民们兴高采烈地摇着大船满载而归……
2、如何做到富有文采之句式篇
经典实例:(1)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A、怎么了,你?
B、你怎么了。

(2)下面是描写苏武的文字,试体会其语言特点
擎一支麾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上,挟一支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冷衰草间;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的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汉使谋反事败;正气,苏武拒绝折节叛国;惊诧,单于面对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执著而圣洁的守望者.
当堂训练
仿照下面的句子,造两个句式一致,意思与整个语境吻合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
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的果实;当圣洁美丽的雪野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
————; ———————,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
三、如何做到富有文采之修辞篇
经典案列:指出朱自清《春》最后三段文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春怎样的特点?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当堂练习:
初稿:妈妈您一年四季操劳,头发都白了。

您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请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修改完善初稿。

经典案例:1、沉舟侧畔千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2、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3、占便宜的代价最昂贵。

——格言
4、人与幸福就好像猫与它的尾巴。

当猫拼命追逐它的尾巴时,尾巴总是跑得比它快,当猫决定一直向前走时,尾巴总会紧紧跟着它。

——手机短信
5、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利)
6、快刀切豆腐----两面光(两边讨好) 歇后语
当堂训练: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哲理句
1、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2、不要沉默。

3、我们要尽力做事,不必在乎什么结果。

4、我们的文章能引起你的共鸣。

三、临门一脚,精彩一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家是个美好的地方,有时候,路是个更美好的地方。

对我们来说,人生永远既是道路,又是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