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新版本ppt课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新版本ppt课件

.
主要护理诊断
•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慢支感染
黏液分泌过多,无力咳嗽,呼吸道 痉挛有关。
• 低效型呼吸形态:与支气管阻
塞,呼吸阻力增加有关。
•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气肿导
致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组织弹 .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 休息与活动:急性发作期有发热、
喘息时应卧床休息,取舒适坐位或 半卧位,衣服要宽松,被褥要松软、 暖和,以减轻对呼吸运动的限制。
.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一)确定急性加重期的病因及病情严重度。 (二)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 (三)支气管舒张剂:主要品种有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和茶碱类。 (四)氧疗:低流量吸氧。 (五)抗生素:治疗的关键。一般根据病原菌 药敏选用抗生素。 (六)糖皮质激素:急性期可考虑短期使用。 (七)并发症的处理:
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 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 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
• (4)喘息和胸闷:不是COPD的
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 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 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 (5)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
过程中,特别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 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 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 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
临床表现
1.症状:
(1)慢性咳嗽:
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 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 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 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 限但无咳嗽症状。
.
(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
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 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主讲人:齐龙娇
.
概念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源自•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 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
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 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 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 的不良效应。
.
病因与发病机制
• COPD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 了。目前认为与下面三大因 素有关:
• (一)、气道炎症 • (二)、蛋白酶与抗蛋白酶
的失衡 • (三)、氧化与抗氧化的不
.
危险因素
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 因素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
一、个体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 的危险性
二、环境因素 1.吸烟:吸烟为COPD重要发病因素。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3.空气污染:化学气体如氯、氧化氮、二氧化 硫等,对支气管黏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 4.感染: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另 一个重要因素. 5.社会经济地位:COPD的发病与患者社会经 济地位相关。
体位引流:病灶部位开口向下,利用重力,籍有效 咳嗽或胸部叩击将分泌物排出体外。引流多在早餐 前1小时、晚餐前及睡前进行,每次10—15分钟。
.
健康教育
(一)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避免发 病的高危因素。
(二)呼吸功能锻炼:
• 1、腹式呼吸 • 原理:深而缓的腹式呼吸使呼吸阻力减低,
潮气量增大,死腔通气比例降低,气体分布 均匀,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改善。同时,通 过腹肌主动的舒张与收缩可增加膈肌运动, 提高通气量,减少氧耗量,减轻呼吸困难, 提高活动耐力。
用药观察护理 :
急性发作期,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及时控制感染,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等,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 应。吸入激素类药时注意指导病人口腔深部漱口,并 清洁脸部,减少药物局部残留。
.
胸部物理疗法:主要为咳嗽与
咳痰的对症处理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导病人每2—4 小时定时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 在吸气终了屏气片刻后爆发性咳 嗽,促使分泌物从远端气道随气 流移向大气道。
• 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
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低糖),同时 避免产气食物。少食多餐。
• 氧疗原则:持续低流量低浓度鼻 .
病情观察:
咳嗽、咳痰(痰量与痰液性状的观察),气喘程度, 是否伴有发绀,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仪,定时监测心 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节律及血压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辅助检查
• 肺功能测定:加重期患者,常难以满 意地完成肺功能检查。FEV1 /FVC <60%;MVV <预计值80%;RV增 加; RV /TLC>40%。 FEV1<1 L 可提示严重发作。
• 动脉血气分析:静息状态下在海平面 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60 mm Hg和(或)SaO2<90%,提示呼吸 衰竭。如PaO2<.50 mm Hg,
.
胸部叩击:通过叩击震动背部,间接地使附在肺
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方法为五指并 拢,向掌心微弯曲,呈空心掌,腕部放松,迅速而 规律地叩击胸部。叩击顺序从肺底到肺尖,从肺外 侧到肺内侧,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叩击同时鼓 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叩击时间15—20分 钟为宜,每日2—3次,餐前进行。叩击时应询问病 人的感受,观察面色,呼吸,咳嗽,排痰情况,检 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的变化。
• 方法:教会病人取坐. 位或立位,一手放于腹
(三)体力训练:以呼吸体操及医疗体 育为主调动有氧运动等方法
z (四)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 COPD 慢
性呼吸衰竭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LTOT 方法:鼻导管给氧,氧流量1.02.0L/min,吸氧时间>15h/day,维持 在静息状态下,PaO2 ≥ 60mmHg 和 (或) SaO2 ≥ 90% 。
COPD 病程分期:
• (一)急性加重期(AECOPD) • 短期内出现咳、痰、喘或气短加重,痰量
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有发热; • (二)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稳定或症状轻微。
.
常见并发症
• 慢性呼吸衰竭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自发性气胸
.
COPD治疗目标:
▪防治病因、缓解症状、减慢肺功能衰退、 ▪减少急性发作和医院就诊、改善生活质量。 ▪突出稳定期的药物治疗,尤其是支气管舒 ▪张剂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