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合肥几大商场的定位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3-08-08 15:24
网友:窗外美景不胜收
合肥的大商场效益听说很好,可能因为他们能够结合安徽的实际来经营吧。
你看合肥的几大商场,除了古井赛特和百盛外,本地的企业都很朴素,或者叫简陋,根本不能和上海、南京的豪华气派相比,所以成本较低。
你看南京的新百、中央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装修,都要计入成本啊,
所以利润很薄。
合肥商场环境虽然不咋的,但价格却很贵。
我老婆上星期到上海买的一件170元的衣服,在合肥鼓楼卖340元。
城市小,竞争不激烈,也许就是形成现状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还是希望安徽的经济搞上去,居民的购买力也上去,吸引更多外地商业的进入,刺激本地商业的升级换代。
你看合肥百货大楼占据合肥中心位置,那么破旧,早就应该推倒重来(建于50年代),可我看见他们居然还准备在北面再加上一块,丑上加丑啊!
合肥几大商场都有明确顾客群定位(我个人认为):
古井赛特:外企白领、商业成功人士、贪官污吏及其家属,讲究品位;
百盛:年轻、收入中等以上,时尚为主;
商之都:本地公务员、效益较好的企业员工;
鼓楼:一般合肥中年人及年轻人购物的主要场所;
百货大楼:本地中老年人及外地人;
乐普生:合肥郊区、三县农村青年人结婚购物主要场所,省内来肥出差人员;
南七商厦:工人为主,郊区先富裕起来的农民。
欢迎补充。
网友:南山不老松
合肥的几大商场的定位还是比较有层次的,这两年大城市传统百货业受到新兴业态的冲击显著,大部分的传统百货企业这两年发展都较缓慢甚至负增长,而合肥新兴百货的起步较晚一些,因此目前传统百货受到的冲击还不是特别明显,我记得去年的全国连锁百强名单中,百大和
商之都好象分别在37、40位的样子,排除那些不属于传统百货商场的连锁企业后,合肥的两家名次大概均在20名左右,今年名次可能略有上升。
南京新百和中央原来是很牛,我记得八十年代末期,它们都曾位列全国前几名,但现在南京新街口商圈的营业面积已经突破70万平米,竞争过于激烈,中高档次的大型百货密集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商圈内,例如商茂、东方、金鹰、太平洋(南京)、大洋、金陵、苏宁等等,还有即将开业的万达沃尔玛等,其规模据称已超过上海徐家汇;另外山西路——湖南路、中央门商圈这几年也迅速崛起,这些新巨头势必会分割掉很大的一块蛋糕。
目前合肥的商业竞争远没有南京激烈,所以传统百货业态的日子现在还比较好过。
不过“狼”很快就要来了,现在占商业销售额最大份额的大家电,在合肥已被苏宁分去五分之一的蛋糕(去年苏宁营业额超两亿,今年预计超四亿),年底北京国美,南京五星都将杀入合肥,苏宁已规划在合肥东南西北各开一家新店,这些店一旦全部开业,势必会抢走10亿元以上(合肥每年家电销售额大约20亿元)的销售额,另外据传言,中高档次的太平洋、大洋都很快会落户合肥,中低档的大型超市和便利店也会于三年内在合肥遍地开花,真正考验合肥这几大商场的日子不远了。
合肥百大正在实施的北楼扩建工程是兴建一个大型专业家电商场,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合肥百大将家电免费送货延伸到了100公里以内的淮南、六安、巢湖、桐城;合肥百大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异地扩张计划。
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新徽商勇于探索、赶于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希望希望它们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到时候在全国百强的前列仍能找到它们。
(来源:安徽发展论坛)
(责任编辑:周雅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