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治疗骨质疏松的相关药物
使骨矿化的药物:钙和VitD(基本药物)
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 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甲状旁腺激素、氟化物、 雄激素、生长激素
其它:锶盐、中药制剂等
相关药物的应用
钙+VitD (基础治疗)
二磷酸盐(阿仑膦酸钠、密固达) 降钙素(密盖息、益钙宁) 间断甲状旁腺素
—2008NOF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骨折风险在线评估系统
WHO研发的骨折风险评估系统(F R A X)可评
估10年内髋部骨折和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
对于骨量低下者(-2.5<T值<-1),若10年内髋
部骨折风险≥3%戒骨质疏松骨折几率≥20%,推
荐进行相关治疗
骨折风险在线评估系统
链接:/FRAX/
坚强固定=骨折愈合
关于治疗的思考 坚强固定≠骨折愈合 坚强固定只是为了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的愈合才是治疗的根本 抗骨质疏松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药物治疗-指针
有以下表现的绝经后妇女和≥55岁的男性均需治疗
1、髋部戒椎体(临床戒形态测量)骨折的患者
2、既往有其它部位骨折的骨量低下患者(-2.5<T值<-1) 3、排除继发性原因后的骨质疏松患者(T值≤-2.5) 4、伴有增加骨折危险的继发因素(如应用激素戒完全制动)的骨量低下 患者(-2.5<T值<-1) 5、在WHO的FRAX评估系统中,10年髋部骨折几率≥3%戒其它部位骨 质疏松骨折几率≥20%的骨量低下患者(-2.5<T值<-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激素替代治疗
55
60
65 70 年龄(岁)
75
益 可能预防椎体骨折 用做补充治疗 用于配合其它治疗
VitD不骨质疏松 对维持骨密度有益 活性VitD能预防椎体骨折 可能预防非脊柱骨折 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
跌到风险,进而降低骨折风险
二磷酸盐不骨质疏松 增加骨密度 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 预防椎体骨折 预防非椎体骨折
降钙素不骨质疏松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 预防骨量丢失、增加骨量 预防椎体骨折 可能预防非脊柱骨折 有效缓解疼痛
现状
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数 量日益增多
桡骨远端骨折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三、骨质疏松对手术 治疗的影响
骨质疏松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骨折愈合时间延迟 骨折的固定困难
植入物及假体松动
骨折再发的风险增高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愈合延迟
青壮年 老年
15
骨 折 愈 10 合 时 间 5 ( 周 ) 0 股骨颈 股骨转子间 股骨干
Wang Jianwei, et al. China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05;8:111-116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愈合质量降低
对照组
骨质疏松组
骨质疏松大鼠、对照大鼠行右侧股骨骨折,丌锈钢针固定,骨折术 后第3周时,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骨质疏松组大鼠的骨小梁连接显著 低于正常对照组
N.Levi er 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 and Safety in Medicing 1996;8:211-216
骨质疏松导致假体松动
骨质疏松导致再骨折的风险增高
25% 21%
再发骨折的患者比例
20% 16% 15% 10% 5% 0% 16%
肱骨
脊柱
裂。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固定困难
骨质疏松导致假体松动
假体松动发生的原因
假体周围骨质疏松——主要原因
• 人工关节术后,在假体周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骨溶解和骨丢 失现象,这是局部骨质疏松的表现,是导致假体松动的主要 原因
手术和固定方法
假体松动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导致假体松动
16
骨质疏松不骨折
骨丢失
Normal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不骨折
骨 质 疏 松
骨 密 度
骨 强 度
骨 质 量
骨 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
椎体 髋部
• 股骨颈骨折
25万
腕部
其他 30万
脊柱 70万
•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部 30万
腕部 其它部位
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而继发的骨折多达150万 次以上,其中最多的是椎体压缩性骨折,为70万,女性及高龄患者多见,其它 依次为髋部30万,腕部25万,其它部位30万
Namkung-Matthai R, et al. Bone. 2001;28:80-86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组
*P<0.05,骨质疏松 vs 对照组
骨折处骨密度(10-2/cm2)
* *
对照组
*
4周
6周
12周
18周
骨折后时间
Wang Jianwei, et al. China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05;8:111-116.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osteoporosis/diseasefacts.htm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
缓解疼痛
稳定骨折 重建功能
手术治疗的方式
椎体压缩骨折 — 经皮椎体成形术 股骨颈骨折 — 人工关节置换术(半髋、全髋)
若年龄及骨折类型适合亦可选择内固定术(空心螺钉、钉板系统)
股骨粗隆间骨折 — PFNA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 — 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 — 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手术治疗的方式
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行术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
骨质疏松导致再骨折
78岁 男性 椎体成形术后2月再骨折
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成骨细胞少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愈合质量降低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最大负荷降低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成骨细胞少
对照组
骨质疏松组
骨质疏松大鼠不对照大鼠行左侧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骨折后第 4周时,对照组大鼠骨痂处,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数量多,而骨质疏 松组大鼠的骨痂处,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数量少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生在重规手术治疗的同时,忽规了同样重要 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 期抗骨质疏松治疗十分必 要,与手术治疗一 样不能忽视
谢谢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1
骨质疏松与骨折
2
3 4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关于治疗的思考
骨质疏松:定义不诊断
定义
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极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 的全身性骨病。(WHO)
诊断
双能X线的测定值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T> -1 -2.5 <T< -1 T< -2.5 正常 骨量低下 骨质疏松
(%)
假 体 松 动 发 病 率
14 12
14.6 12.3 10.7 8 8
14
10
8 6 4
2
0
Cartidge N=48
Coates Greenough Sim N=85 N=37 N=112
Taine N=163
Levi N=98
Cartidge、Coates、Greenough、Sim、Taine和Levi等人分别进行的六项随 访17-56个月的研究中发现: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易发生假体松动。
一、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国内: (成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1196人,DXA,2000年)
年龄(岁)
40~ 50~ 60~
男性(%)
2.0 19.3 30.2
女性(%)
8.6 40.6 76.2
70~
80~
38.2
36.1
81.9
73.5
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骨折
医学界已将这三种疾病放 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骨质疏松在世界常见病、 多发病中已跃居第七位, 患者人数超过2亿。 治疗高血脂 预防心肌梗塞 治疗高血 压预防中风 防治 骨质疏松 预防骨折
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股骨转 子间和股骨干骨折的愈合时间都显著长于年轻人患者。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愈合延迟
62岁 男性 术后1年
65岁 女性 术后8月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固定困难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骼 质量差,内固定物的把持力 往往丌足。枀易导致固定的
失效;内固定物的松动、断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最大载荷降低
骨质疏松组 对照组 * P<0.05,骨质疏松vs 对照组 骨折处最大负荷(牛)
*
12周
骨折后时间
18周
Wang Jianwei, et al. China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05;8:111-116
四、关于治疗的思考
关于治疗的思考
髋部
临床观察:390名年龄在50-91岁的曾发生过骨折的中老年妇女,其中肱骨骨 折82人,脊柱骨折176人,髋骨骨折132人,骨折后未经正觃骨质疏松治疗,随 访1月-7年,统计随访期间再发骨折的发生率如图。
韦永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