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钩及缓冲装置的检修工艺

车钩及缓冲装置的检修工艺

目录一、车钩的构造------------------------------------------------------(2)二、牵引缓冲装置的内容----------------------------------------------(3)三、缓冲器的构造与检修工艺------------------------------------------(5)四、车钩及缓冲器的检修---------------------------------------------(8)4.1缓冲装置检修--------------------------------------------------(8)4.2清扫检查与修理------------------------------------------------(8)4.3钩舌的检修----------------------------------------------------(9)4.4缓冲器的检修--------------------------------------------------(9)4.5组装----------------------------------------------------------(9)4.6检查与试验----------------------------------------------------(10)4.7技术安装与注意事项--------------------------------------------(10)参考文献----------------------------------------------------------(11)摘要: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

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

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

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关键字:车钩、缓冲装置、检修一、车钩的构造(一)钩体钩体由铸钢铸成,是车钩的主体部分,按部位可以分为钩头、钩身、钩尾三部分组成。

整个钩体像一个半张开的拳头。

钩头前部空腔用来装置其他车钩部分零件。

钩腕,可容纳对方钩舌。

钩耳分上下钩耳,安装钩舌用。

钩锁腔为钩头中空部,容纳并安装钩锁、钩舌推铁等零件。

钩身:钩身铸成中空断面结构。

钩尾:钩尾分叉并设有销孔,用来连接钩尾框,在尾框内设缓冲器(二)钩舌钩舌是一个形状复杂的铸钢件,按部位可分为钩舌和钩舌尾部。

钩舌是挽钩部分,钩舌尾部是锁铁、开钩的控制部分,并且是车钩承载拉压载荷的部分。

在钩舌转轴处,设一垂向销孔,通过钩舌销把钩舌装在钩头上,并可以适当转动,呈张开或闭拢状态,张开时可以进行挂钩,闭拢并锁住后即为连挂好以后的状态。

(三)钩舌销钩舌销是锻钢制成的圆形长销。

它穿在钩头及钩舌的销孔内,把钩舌装在钩头上并保证钩舌可以绕其适当转动。

钩舌销顶部有凸边,可以防止掉落;下部有开口销孔,以穿入开口销,避免脱落。

(四)钩锁钩锁是一个形状复杂的铸钢件,它有相当大的自重,安放在钩头空腔内,处于钩舌尾部适当位置。

当钩舌尾部和钩头空腔内壁之间,转出一个空间,钩锁因自重落下,卡住钩舌尾部,使钩舌不能张开,即成钩锁状态。

在钩锁的下端尾部,有一销孔,用来连接下锁销;在钩锁的上部,还设有一个短梁,这是为上作用式车钩连接提锁零件用的。

(五)钩舌推铁它是一个弯曲形状的铸钢件,平置于钩头空腔内,处于钩舌尾部的后面,下部有一短圆销作为转轴。

当钩锁被提起时,钩锁推动钩舌推铁的一端,使它绕轴转动一定角度,其另一端则拔动钩舌尾部,使钩舌张开成为全开状态。

在挂钩后,钩舌尾部将它转回原位。

(六)下锁销载装配为下作用式车钩顶起钩锁用,它是由下锁销、下锁销体和下锁销钩组成。

下锁销钩以转轴孔和钩头下锁销孔转轴来连结,另一端和下锁销体相连;下锁销体另一端和下锁销相连,其上有二次防脱尖端,中部有回转挡和钩提杆止挡;下锁销另一端由下锁销轴和钩锁轴的下锁销孔相连。

二、牵引缓冲装置的内容(一)对车钩的要求无论那种类型号的车钩,都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要有足够的强度;2、容易辨识其连接状态,以免误认而造成列车分离事故;3、不能因为运行而振动而自动解锁脱钩;4、不能因各部稍有磨耗而影响其作用和挂钩的安全;5、构造要简单,操作方便,拆装容易,以降低运用成本。

(二)车钩主要技术要求(设计参数)1.车钩的开度:在闭锁位时,其开度为 110—130mm;在全开位时,其开度为 220—250mm ;2.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为(880 10)mm;3.两个车钩连挂后,其两个车钩的中心线相差不得超过 75 mm;4.车钩在闭锁位,钩舌锁铁往上的活动量位 5—15 mm;5.钩舌销与销孔径向间隙位 1—4 mm。

(三)下作用式十三号车钩组成下作用式十三号自动车钩由车体、钩舌、钩舌销、钩锁推铁、下锁销装配等组成。

(四)车钩三态作用车钩由钩头,钩身、钩尾三个部分组、车钩前端粗大的部分称为钩头,在钩头内装有钩舌、钩舌销,锁提销,钩舌推铁和钩锁铁。

车钩后部称为钩尾,在钩尾上开有垂直扁锁孔,以便与钩尾框联结。

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态:锁闭位置——车钩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不能向外转开的位置。

两个车辆连挂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这种位置。

开锁位置——即钩锁铁被提起,钩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的位置。

摘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辆连挂在一起的车分开。

全开位置——即钩舌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

当两车需要连挂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全开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可连挂。

旋转车钩的构造与普通车钩不同,钩尾开有锁孔,钩尾销与钩尾框的转动套连接。

钩尾端面为一球面,顶紧在带有凹球面的前从板上。

当钩头受到扭转力矩作用时,钩身连同尾销以及转动套一起转动。

旋转车钩现在只安装在专为大秦铁路运煤单元组合列车设计的车辆上。

这种车辆的一端装设旋转车钩,另一端装设固定车钩,整列车上每组连接的两个车钩,两两相互搭配。

当满载煤炭的车辆进入卸煤区的翻车机位时,翻车机带动车辆翻转180度,将煤炭倾倒出来。

旋转车钩可以使车辆翻转卸货时不摘钩连续作业,缩短了卸货作业时间。

密接式车钩一般在高速铁路和地下铁道的车辆上使用。

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两车钩连挂后各方向的相对移动量很小,可实现真正的“密接” ;同时,对提高制动软管、电气接头自动对接的可靠性极为有利。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缓和机车车辆纵向冲击的部件,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

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

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

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目前使用的有盘形缓冲器、弹簧摩擦式缓冲器、橡胶缓冲器、液压缓冲器等。

它的作用是在调车作业中和在列车起动、制动、运行调速时,吸收车辆间的冲击能量,保护车体结构和货物免遭破损,为车上人员提供较舒适的旅行条件。

缓冲器种类很多。

盘形缓冲器同螺杆链环式车钩配套使用,通常安装在端梁两侧。

它只能承受纵向压缩力的作用,在改用自动车钩后,便为装在牵引梁内的缓冲器所代替。

弹簧摩擦式缓冲器早期的缓冲器只有螺旋弹簧,不能吸收冲击能量。

1888年在缓冲器内增加金属摩擦元件,把所吸收的一部分能量转换成热量散发掉,因而缓冲效果较好。

弹簧摩擦式缓冲器有多种形式,其中如环簧式缓冲器、楔块式缓冲器(图4)迄今还在中国铁路上使用。

通过增加摩擦面的数量以增大容量的新型缓冲器。

橡胶缓冲器借助于弹性变形时橡胶分子的内摩擦以消耗能量的缓冲器。

橡胶缓冲器最初使用在客车和柴油机车上。

为了增大容量,货车用的橡胶缓冲器多由金属-合成橡胶弹性元件和金属摩擦元件构成。

这种缓冲器在中国铁路的部分车辆上也在使用。

液压缓冲器50年代中期,由于对冲击保护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国家的铁路将液压技术应用到缓冲器上,采用了两种方式。

一种是用液压缓冲器直接代替现有的缓冲器。

由于行程较长,取得了增大容量的效果。

这种缓冲器称为车端液压缓冲器。

另一种方式是将车辆制成具有上下两层底架,上层底架连接车体,下层底架用以实现与相邻车辆的连接。

上下底架之间由液压缓冲器相连。

在下底架的两端仍装用通常缓冲器以保护车辆。

这种车辆称为滑动中梁式车辆。

滑动中梁结构一般用于较短车辆,而对于较长车辆,则以采用车端液压缓冲器为宜。

图1三、缓冲器的构造与检修工艺(一)缓冲器的作用缓冲器用来缓和列车在运行中由于机车牵引力的变化或在起动、制动及调车作业时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纵向冲击和振动。

缓冲器有耗散车辆之间冲击和振动的功能,从而减轻对车体结构和装载货物的破坏作用。

缓冲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于压缩弹性元件来缓和冲击作用力,同时在弹性元件变形过程中利用摩擦和阻尼吸收冲击能量。

根据缓冲器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一般缓冲器可分为:摩擦式缓冲器、橡胶式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等。

摩擦缓冲器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为螺旋弹簧(客车用)或环弹簧(货车用),后部为内、外环弹簧,彼此以锥面相配合,两部分之间有弹簧座板分隔。

螺旋弹簧用来缓和冲击作用力,环弹簧两滑动斜面间的摩擦力用来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

当缓冲器受力压缩时,使各环相互挤压,这时外环弹簧中就储存了大部分的冲击能量;同时各内外环簧的斜面之间因相互摩擦而将一部分冲击能变成热能。

当外力除去后,各环簧之间又产生摩擦,将所储存能量的一部分再一次转变为摩擦热能而消散,因而起到了缓冲和减振的作用。

橡胶缓冲器的头部为楔块摩擦部分,由三个形状完全相同且带倾斜角的楔块,压头和箱体等部分组成,楔块介于压头与箱体之间,整个缓冲器封闭在箱体内。

橡胶缓冲器是借助橡胶分子内摩擦和弹性变形起到缓和冲击和消14 耗能量作用的。

为了增大缓冲器容量,在头部装有金属摩擦部分,借助三个带有倾角的楔块,在受压时与箱体及压头间各接触斜面产生相对位移,因摩擦而消耗冲击能量。

缓冲器用来减小列车在运行中由于机车牵引力的变化或起动、制动及调车挂钩时机车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冲击和振动,从而减小机车、车辆的破损,货车的损伤,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