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模块三作业附件自己动手写文章
模块三作业附件自己动手写文章
学生专心地做自己的作品。“小老师”做好了,就指导其他学生。
本课是初步使用,要求自主设置格式,鼓励学生大胆偿试。信息技术中的许多技能由自己摸索出来,印象更深刻。
四、分享交流及保存
1、先自愿展示,引导评价,用自我评价表。然后据巡视了解的情况展示代表作品。
2、漂亮的作品,我们应保存下来。谁会保存文件,给大家说说。(保存文件时,需要注意保存路径、文件名等信息修改。)
同学评价。然后自评或邻座学生互相欣赏评价。
各自将文件保存到D盘里“四年级”这个文件夹里。
通过互评、自评,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自己的收获,增强自信心。展示后,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
五、小结评价
1、出示学生自评表,再通过举手的方式统计会四项、三项、两项、一项的情况。
2、小结,表扬会四项的,鼓励还需巩固的加强学习。Word文字处理功能非常多,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从导入到结课的步骤,含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具、学具、资源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打开Word,让学生指认各部分名称。
2、打开准备好的设置漂亮的Word文档,让学生欣赏(说一说怎么样)。
别学生指认各部分名称。
学生自由评价。
我校小学信息技术每周1节/班,知识具有连贯性,新课开始前有必要复习。打开一个已设置好的Word文档,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自评。
学生关机。
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个整体回顾。
板书设计
第2课自己动手写文章
新建文档:有三种方式
设置格式:之前须选定目标文字
保存文档:注意保存界面需要修改的选项
作业或预习
自己在家里的计算机里新建一个Word文档,写一篇简单的日记或输入一首古诗,并设置出自己喜欢的格式。
自我评价
本节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讲解示范操作,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尤其知识目标达成较好。课堂学生练习有内容,充实,学以致用,较为紧凑。充分发挥“小老师”辅导作用,使学生互帮互学,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如果在学生基本会设置格式后,再把提前准备的电子版文字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快速设置格式,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可能教学实效更好一些。如果学生输入文字的速度较快,以课堂导入时用话题“大家课余时间喜欢玩什么游戏”导入,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写文章,把游戏简要记叙下来,再进格式设置,教学氛围会更活跃,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3、学生在选取目标文字时,用鼠标拖黑,但容易不小心又点击了鼠标,取消了选定却还:
教材编排上从本学期起,要让学生学习使用一款新的常用办公软件——Word。这部分内容的安排,对学生进一步学习乃至将来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之前已指导学生认识了Word软件的界面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基本的工具。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偿试使用Word写文章,再进行简单的格式设置,最后保存到指定位置。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可能存在非科学或前科学概念的干扰;
4.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情感、态度、愿望、需求、重视等状况。
二、教材分析要点:
知识结构或新旧知识的关联,重点、难点、关键点等。
学情分析:
1、四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深厚,好动,活泼。
2、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地不多,会灵活地使用鼠标,会在写字板里输入文字,文字录入速度较慢,初步认识了Word软件界面。
教学目标
1.尽可能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知识能力表述要求:主语是学生(可隐去);谓语是知识能力目标的动词(了解或知道,理解或领会,能够或掌握等);
3.目标所要达到的结果尽可能是可以检测的。例如:理解某个概念,能够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新建Word文档,输入文本,进行简单的文字格式设置,并保存在指定位置。
3、在Word里输入文字,设置基本格式。有谁会?(教师注意倾听,便于之后给予补充或强调)强调:设置前的关键一步是选定需要设置的文字操作,在这一环节操作讲解,尤其细节要慢,细致。
学生想学。
若有,就让学生来讲解操作。集思广益,还有什么方法新建Word文档?
若有,让学生讲。
(方法有不同,最常用的就是用格式工具栏里按钮设置格式,不明白按钮意思的可将鼠标放置按钮上不动就会汉字显示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示范或学生的讲解,互相帮助,能够掌握新建文档、基本格式设置、保存指定位置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格观:使学生感受Word强大的文字编辑处理功能及便利,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新建文档、基本格式设置、指定保存。
教学难点:按需要选定文字,保存文档到指定位置。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基本信息
信息技术
年 级
四年级
教学形式
新授
教 师
单 位
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小学
课题名称
自己动手写文章
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要点:
1.教师主观分析、或通过访谈、提问、问卷调查、摸底测试、布置预习等方式了解学情;
2.学生认知前提分析:主要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和能力基础等);
二、讲授新知
1、过渡到鼓励学生也能做出漂亮的页面。大家想学吗?
2、新建自己的Word文档,必须得“新建”,有谁会新建Word文档?(注意倾听,讲完后,让学生有什么问题问小老师,学生说了老师还需要强调的提出强调)。(一是用菜单栏“文件”下的“新建”,二是在常用工具栏中的快捷按钮新建,三是在桌面或文件夹下鼠标右击,选菜单栏下的“新建”下的“Microsoft Word文档”也可以)。
在本次学习的专家讲座中,讲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怎样培养,就是要在教学中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等,让学生学以致用,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逐渐形成信息素养。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在创设怎样的真实情境或设计什么样的真实任务上多动脑筋,让学生练得充实有趣,当然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任务驱动,课堂教学会很有实效。
新建Word文档及基本格式设置教学,都首先咨询学生的知识情况,有学生会,就让学生讲解示范,既发挥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多个指导教师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小老师”角色助教。一个人是指导不过来的。
三、实践操作
布置练习任务:自己新建一个Word文档,写一篇简单的日记或输入一首古诗,并设置出自己喜欢的格式。不会做的可以请教邻座同学或举手示意。(教师巡视指导,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注意看小老师做的情况,完成好,可以让他帮忙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