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综合报告专业:园艺(观赏方向)年级: 2012级姓名:郭时兴曾迪学号:20121814 20121817 指导老师:李方安杨世民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摘要:研究不用浓度烯效唑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测定幼苗的呼吸强度,幼苗的根系活力,以及幼苗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研究了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并测定了根冠比。
烯效唑能影响小麦种子呼吸强度,促进其根系活力,抑制茎的生长并促进根的发育。
此外,烯效唑还能使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多,增强幼苗抗性。
但是,不同浓度烯效唑对幼苗的影响也不同。
关键词:小麦烯效唑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烯效唑又名高效唑(S3307),E)-(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2,4一三唑·1一基)戊-l·烯.3-醇烯,C15H18N3OCl,分子量291.78,分子式见图1。
效唑的生理作用很广泛,能抑制内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能减弱顶端生长优势【1】,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
用于小麦时,可矮化植株,促进侧芽生长,发芽的形成,增强抗逆性。
促进芽,叶,根生长,打破顶端优势,防止衰老【2】。
提高小麦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3】。
对烯效唑侵种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提高它在生产上的运用。
图1 烯效唑分子式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试剂小麦品种川育21号:由植物生理系提供烯效唑S3307:由植物生理系提供1.2方法参考熊庆娥等方法【4】1.2.1种子的处理消毒:0.1%Hgcl2消毒10至25min1.2.2侵种:0、10、20、40mg/L S~3307侵种24h.催芽:将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后的种子分别均匀平铺在4个盘子中后在小麦种子上盖上一层湿润的草纸,做好浓度标记放于25摄氏度恒温箱中催芽3-5天。
1.2.3栽植:取8个杯子,在杯口蒙山纱布,用橡皮筋固定。
取每种以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过的小麦种子栽植到纱布上,每种浓度栽植两杯(本次试验中每一组只栽植了一种浓度处理后的小麦种子)。
每杯栽植30株左右,栽植好再杯内装上清水,水量以能淹到3/4的根长适宜。
1.2.4小麦幼苗栽植与培养管理A栽种幼苗:每小组选定一种稀效唑处理浓度的发芽种子60粒,分别栽种于两个杯子,每杯30粒。
(本小组选取的浓度为10mg/L).B加水:在栽种完幼苗的杯中盛满自来水。
C管理:将其放入生长室培养,每天注意浇水,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两周后测定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
1.2.5小麦幼苗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A根尖的处理:取幼苗根尖长0.5至1.0cm50条,吸干表面水分,迅速投入盛有反应混合液的小瓶内,放入37℃的恒温水浴中暗反应1小时B色素的提取:吸干水分入研体,加入3ml乙酸乙酯研磨,将红色提取液倒入10ml刻度试管中,冲洗研体多次,最后定容至10ml即可。
C比色测定:以乙酸乙酯为参比,在485nm测定OD值。
D标准曲线的制作:用1mg/mlTTC配制成20ug/TPF,总量50ml,将20ug/mlTPF 配成0,2,4,6,8,10,12,14ug/ml各10ml,测定各管的OD值,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计算:根系活力(ugTPF/根.h)=X乘V/根乘h.1.2.6小麦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A 叶片处理:取叶面积为4乘0.3cm2叶片5片B叶绿素提起:剪碎叶片入研体,加入少量80%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研磨匀浆状,过滤入25ml容量瓶定容。
C比色测定:分别在663,645nm测定Chla、Chlb的OD值按照Arnon公式计算:Chla含量(mg·cm-2)=(12.7OD663-2.69D645)×V/S×1000Chlb含量(mg·cm-2)=(22.9OD645-4.68D663)×V/S×1000Chl含量(mg·cm-2)=(20.2OD645-8.02D663) ×V/S×10001.2.7小麦形态指标测定A株高,根长,发根数测定:将上面测量后的小苗叶和跟分别放入小盒中,然后放入烘箱中杀青,称取其重量,计算根冠比值。
1.2.8小麦叶片,根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TBA法)A, MDA提取:将剩余植株幼苗的叶片,根各减成0.5cm长的小段,各称取0.5g入研体中,加入2ml1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入8ml10%TCA混匀,倒入离心管B显色测定:取3支试管,A管岑比液。
B管叶片样液。
C管根样液。
浆各试管置于沸水中水浴加热10min,以A管为参比,分别在450,532,600nm测定OD值,带入公式计算MAD。
2结果与分析2.1 稀效唑处理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表1不同浓度S3307对小麦呼吸强度的影响项目0mg/l 10mg/l 20mg/l 40mg/lV1 V2 20.3017.7218.3016.0018.3016.2017.7015.80呼吸强度(CO2mg/株*h)0.086 0.077 0.070 0.063由表1可知:稀效唑抑制小麦发芽种子的呼吸强度,随稀效唑侵种浓度的提高而呈递减趋势,40mg/l稀效唑处理的呼吸强度最弱,对照组最强。
由此,对小麦来说,呼吸强度的降低有利于减少消耗和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其生产发育。
2.2稀效唑处理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表2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处理浓度(mg/l)OD X(mg/ml)根活力系数(ugTPF/株·h)0 0.082 2.982 0.56910 0.165 6.000 1.20020 0.210 7.636 1.57240 0.215 7.818 1.563。
2.3稀效唑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表3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处理浓度(mg/l)Chla含量(mg/cm2)Chlb含量(mg/cm2)Chl总含量(mg/cm2)0 15.887 8.933 24.88010 23.621 9.156 32.77720 30.313 13.021 13.33440 32.967 14.423 49.390由表3可知:随着稀效唑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当稀效唑得处理浓度为40mg/l时,叶绿素a,b含量增加最多.2.4稀效唑处理对小麦形态指标的影响表4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后幼苗的平均根长、苗高、发根数和根冠比处理浓度根数根长(cm)茎长(cm)根/冠0 7 18.73 2.51 0.58210 8 20.55 2.22 0.46320 8 22.99 1.80 0.73540 7 24.37 1.51 0.906由表4可知:稀效唑可以有效的抑制植物生长。
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茎高下降稀效唑可以促进小麦的平均根长,在低浓度的效果下最佳,特别是处理浓度10mg/l。
由表可知稀效唑能够抑制根数,随着浓度增加,根数减少。
稀效唑可以促进根干物质积累,增加根冠比,表现出壮苗效果。
且在处理浓度为40g/l时达到最大。
2.5烯效唑处理对小麦叶片、根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表5 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小麦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浓度处理(mg/l)丙二醛MAD含量0 3.72610 2.69020 2.07240 3.3043结论与讨论(1)烯效唑对小麦呼吸速率起抑制作用,对小麦植株而言,呼吸作用一定程度的降低,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减少消耗和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同时,烯效唑对小麦根系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2)烯效唑浸种处理可以增强小麦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增加叶片总含量,进而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这与关华等【5】和易良【6】等的结果相一致。
烯效唑提高了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原因可能是烯效唑作用抑制了小麦叶片细胞的伸长,因而抑制了叶片的生长和叶面积的扩大,,但由于叶片内叶绿素的数目和大小没有改变,因此单位面积内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
(3)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抑制幼苗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生长。
由于烯效唑可以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唐利民等报导抑制赤霉素合成的作用位点是从贝壳杉烯到贝壳杉烯酸氧化,而赤霉素的主要作用之一正是控制细胞伸长生长。
(4)植物苗期的根冠比是最重要的壮苗指标之一。
该实验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的小麦幼苗根冠比均增大,表现出壮苗效果,与周欣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7】。
说明烯效唑处理能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壮苗作用。
(5)烯效唑处理的小麦幼苗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这可能与烯效唑能提高植物叶片膜脂不饱和和脂肪酸含量有关,增加植物对于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进一步说明烯效唑浸种在小麦抗逆境领域应用上有较大潜力。
4参考文献[1]唐利民,韩碧文,何仲佩,S3307和PP333对小麦应用效果[J].作物研究,1999,1(2);4-43[2]张洪昌,李星林,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林出版社2011,3[3]韦宏思,张军,S3307浸种对小麦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的调节效应[J],种子1998,95(3);15-17[4]熊庆娥,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四川科学出版社,2003.8[5]关华,韩惠芳,杨文珏,烯效唑的生理活性及应用研究初报[J].作物杂志1998(2):33-34.[6]易良,李邦发,赵鹏,烯效唑与硼对小麦叶绿素与相关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3):569-572.[7]周欣,杨向平,烯效唑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96-98.本实验能够顺利完成,首先得感谢植物生理系为我们提供实验材料、试剂、场地,其次要感谢杨世民和李方安老师对实验方法、过程及论文撰写的悉心指导,最后还得感谢组内其他成员的团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