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折叠”问题分析平顶山市第二十七中学高国普2019年4月中考数学“折叠”问题分析一、近年来河南中考数学题中“折叠”考查内容①直接考查折叠的性质(全等变换);与点坐标、角度结合,借助折叠(轴对称)的性质转移边、角,一般作为选择、填空题中的简单题、中等题进行考查。
②在考查折叠的性质同时,对折叠作图提出了要求;结合起来考查,以特殊△、正方形、矩形的折叠为背景,考查学生分类作图、分析转化、设计方案求解的能力,一般作为填空题中的小压轴出现。
③将折叠作为背景放在综合问题中进行考查,侧重考查折叠特征的理解以及常见相关的常见组合搭配、套路等二、轴对称(折叠)的思考层次(1)全等变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对称轴性质:①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②对称轴上的点到对应点的距离相等。
(3)组合搭配:矩形背景下常出现等腰三角形、两次折叠常出现直角,60°角;折叠会出现圆弧等.(4)作图:关注对称轴和对应点,有时需要依据不变特征分析转化,补全图形。
三、15题基本解题步骤:1.研究背景图形:求解边、角;表达式、坐标(尤其注意特殊角)2.组合特征、辨识结构:先考虑折叠,根据折叠的思考层次尝试分析;然后从存在性问题出发,考虑不变特征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因素;两者组合进行分析.3.依据特征分类,作图4.求解、验证应用举例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的对应点为A',且B'C=3,则BN=______,AM=______ ,MN=______.四、直角思考层次:1.边:勾股定理2.角:互余(常多个直角配合进行角的传递)3.面积:看作高(考虑等积公式)4.常见组合搭配①直角+中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②直角+特殊角(由特殊角构造直角三角形)③直角+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母子型相似)⑤弦图结构⑥三等角模型⑦斜直角放正⑧十字模型5.函数背景下:6.圆背景下:90°圆周角——直径注:常由顶点移动的90°直角考虑该顶点所在的圆应用举例直角结构——固定用法“斜直角放正”①一线三等角如图,面积为24的正方形ABCD 中,有一个小正方形EFGH ,其中E ,F ,G 分别在AB ,BC ,FD 上.若BF= ,则小正方形的周长为 。
应用举例【2016年第15题】如图,已知AD ∥BC ,AB ⊥BC ,AB=3.点E 为射线BC 上一个动点,连接AE ,将△ABE 沿AE 折叠,点B 落在点B ′处,过点B ′作AD 的垂线,分别交AD ,BC 于点M ,N .当点B ′为线段MN 的三等分点时,BE 的长为_______.(2016郑州二模)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BC ,OA=6,点P 为AB 边上一点,AP=2,将△OAP 沿OP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延长PA ′交边OC 与点D ,经过点P 再次折叠纸片,使点B 落在边OC 上的点D 处,则AB 的长为____________.【2017年第15题】如图,在Rt △ABC 中,∠A=90°,AB=AC ,BC= ,点M ,N 分别是边BC ,AB 上的动点,沿MN 所在的直线折叠∠B ,使点B 的对应点B ′始终落在边AC 上.若△MB ′C 为直角三角形,则BM 的长为__________.【2018·T15】如图,∠MAN=90°,点C 在边AM 上,AC=4,点B 为边AN 上一动点,连接BC ,△A ′BC 与△ABC 关于BC 所在直线对称.D ,E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交A ′B 所在直线于点F ,连接A ′E .当△A ′EF 为直角三角形时,AB 的长为____________.五、折叠作图1、对称轴确定:直接作点的对称点、连线即可2、对称轴不确定:分析对应点、作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①对称轴过定点、常作弧找交点 ②对称轴不过定点、从分析定点开始12 26应用举例:【2014·河南】如图,在矩形ABCD中,AD=5,AB=7,点E为DC上一个动点,把△ADE 沿AE折叠,当点D的对应点D′落在∠ABC的平分线上时,DE的长为__________.【2016许昌一模、2015绥化、说明与检测】如图,在矩形ABCD中,BC=6,CD=8,点P在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A,B) .若将△PBC沿PC折叠,使点B的对应点B′落在矩形ABCD对角线上时,BP的长为_______.课标指向、全国中考出题趋势作图:关注对称轴和对应点,有时需要依据不变特征,分析转化,补全图形.折叠作图涉及的几种类型1.最值问题和最小、差最大、天桥问题、折叠求最值问题等2.依据性质和不变特征,分析转化作图①题目中给出已知的对应点,直接作垂直平分线,找折痕;②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的对应点,而是给出对应点满足的条件;此时往往“折痕过定点”,题目往往会产生圆(圆弧),通过作圆弧找到对应点的位置,再作垂直平分线找折痕.折叠求最值结构特征:折痕过定点,线段BA′长度不变思路:求A′C最小,转化为BA′+A′C最小应用举例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2016鄂州、2017说明与检测模拟试题六】如图,菱形ABCD的边AB=8,∠B=60°,P是AB上一点,BP=3,Q是CD边上一动点,将梯形APQD沿直线PQ折叠,A的对应点为A′,当CA′的长度最小时,CQ的长为_________.折叠问题常见的计算方案折叠问题的难点一般不在于几何推理证明,而在于数形结合、量化计算;设未知数、转移表达、列方程——这一套连续动作往往是解决问题突破口和方向;折叠问题是初中数学训练量化计算非常重要的载体,因为折叠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等量关系、不变特征、组合搭配,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是几何的魅力所在。
量化计算必备的几个工具:1.设未知数、转移表达、列方程当遇到题目中有多个等量关系,而所求目标不易直接求解时,可以考虑这一套连续动作,设小表大,等量关系要么用来表达、转移,要么用在最后建等式。
2.勾股定理3.特殊角、相似、三角函数——在解三角形方面三者等价4.“十字结构”:矩形中两条相互垂直的线,常给图形带来全等或相似,可以传递边长和角度;十字结构的常见图形及结论.总结:初中几何中求线段的一般方法:数据标图上,(边审题边在图上做标记,树形结合)关系细思量,(联想点边、角、图形间的关系)相似全等想一想,(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图形)三角勾股求线长。
(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近几年河南中考数学题之折叠问题1.[2007T3]如图,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则B ∠的度数为( ) A .30B .50C .90D .1002.[2008T5]如图,阴影部分组成的图案既是关于x 轴成轴对称的图形又是关于坐标原点O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若点A 的坐标是(1,3),则点M 和点N 的坐标分别是【 】A .)(),,(3-1.-3-1N MB .)(),,( 1.3-3-1-N MC .)(),,(3-1.3-1-N MD .)(),,(3-1.31-N M 3.[2009T14]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 =3,AD =5.如图所示, 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A’处,折痕为PQ ,当点 A’在BC 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 、Q 也随之移动.若限定 点P 、Q 分别在AB 、AD 边上移动,则点A’在BC 边上可移 动的最大距离为 .4.[2010T22] (1)操作发现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将ABE △沿BE 折叠后得到GBE △,且点G 在矩形ABCD 内部.小明将BG 延长交DC 于点F ,认为GF DF =,你同意吗?说明理由.(2)问题解决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2DC DF =,求ADAB 的值. (3)类比探究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 n DF =·,求ADAB的值. 5.[2011T9]已知点(,)P a b 在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上,若点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 .(第5题)ONM AyxB A '50''30第3题6.[2012T15]如图,在Rt ⊿ABC 中,∠ACB=90°, ∠B=30°,BC=3.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将∠B 沿直线DE 翻折,点B 落在射线BC 上点F 处,当⊿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BD 的长为__________.7.[2013T15]如图,矩形ABCD 中,AB =3,BC =4,点E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E ,把∠B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_________.8.[2014T15]如图,矩形ABCD 中,AD =5,AB =7.点E 为DC 上一个动点,把△ADE 沿AE 折叠,当点D 的对应点D' 落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时,DE 的长为 .9.[2014T23]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交于A (-1,0),B(5,0)两点,直线y =-34x +3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 点P 是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PF ⊥x 轴于点F ,交直线CD 于点E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PE =5EF ,求m 的值;(3)若点E'是点E 关于直线PC 的对称点、是否存在点P ,使点E' 落在y 轴上?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5T15]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16,点E 在边AB 上,AE =3,点F 是边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的一个动点,把△EBF 沿EF 折叠,点B 落在B ′ 处,若△CDB ′ 恰为等腰三角形,则DB ′ 的长为 .E CDBA第15题B′EF ABDCOPyX11.[2016T15]如图,已知AD ∥BC ,AB ⊥BC,AB=3,点E 为射线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 ,将△ABE 沿AE 折叠,点B 落在点B /处,过点B /作AD 的垂线,分别交AD 、BC 于点M 、N,当点B /为线段MN 的三等份点时,BE 的长为 .12.[2017T15]如图,在Rt △ABC 中,∠A=90°,AB=AC ,BC=+1,点M ,N 分别是边BC ,AB 上的动点,沿MN 所在的直线折叠∠B ,使点B 的对应点B′始终落在边AC 上,若△MB′C 为直角三角形,则BM 的长为 .13.[2018T15]如图,∠MAN =90°,点C 在边AM 上,AC =4,点B 为边AN 上一动点,连接BC ,△A′BC 与△ABC 关于BC 所在直线对称.D ,E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交A′B 所在直线于点F ,连接A′E .当△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AB 的长为____________.B /NM DA BCE B /NM DA B CE NM F EAA′B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