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事应知应会部分讲解

药事应知应会部分讲解


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口服给药(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 菌药物)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 病情好转后及早---口服给药。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不宜吸收、不 宜耐药、不宜致过敏、不常使用) 给药疗程

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药剂科药事相关应知应会 部分讲解
会昌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刘伟华 2016.08.19
抗菌药物相关知识部分讲解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 版) “核心条款”共33条,用“★”标示 其中,药剂科共2个核心条款: 2个都是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监 督。
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
4.14.5医师、药师、护士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合理 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制。
抗菌药物相关条款
4.14.5.4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 和定期评估制度,加 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 【C 】 1.有落实卫生部有关抗菌药物管理相关规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可执 行工作流程。 2.有制度与程序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 3..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4..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 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5.明确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的程序。 【B】符合“C”,并 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基本合理(达标4/5项): (1)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2)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 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3)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4)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5)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 【A】符合“B”,并 1.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达标5/5项)。 2.随机抽查,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 年不得超过5例次。
会昌县人民医院临时采购抗菌药物目录
经2016年1月29日会昌县人民医院药师管理与药物 治疗学委员会会议拟定下列抗菌药物为临时采购 品种: 1、硫酸依替米星:0.1g/100ml 2、氯霉素针:0.25g/2ml 3、四环素片:0.25g/100s 4、诺氟沙星胶囊:0.1g 5、林可霉素针:2ml 6、万古霉素针:0.5g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必须达到哪些指标
二级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不超过35种;我院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中品种27种(目录内抗 菌药物使用级别一定要掌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是吧 全院全性 目录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目录外--万古 全 霉素) 全院性指标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急诊患者抗菌药 物使用率≤40%;我院门急诊无法分开,故门急诊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0%。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 菌药物比例≤30%,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60%;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4.14.5.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 制。(★)
【C 】 1.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1)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 容纳入工作安排。 (2)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以及各相关部门在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 (3)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 2.临床科室负责人是本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1)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本科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并 纳入医师能力评价。 (2)设定本科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执行指标,落实到人。 。
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疗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必须遵循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应当遵循 我院抗菌药物相关制度 ——必须遵循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供参考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 ——供参考
奥硝唑 制霉菌素 氟康唑(口服) 氟康唑(注射)
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量要求
抗菌药物品种数=本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中 抗菌药物品种数,复方磺胺甲恶唑(磺胺甲恶 唑与甲氧苄啶,SMZ/TMP)、呋喃妥因、青霉素G、 苄星青霉素、5-氟胞嘧啶可不计算在品种内
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 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药、抗 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
5
抗菌药物相关条款
【 C 】【 C 】 4.14.5.6 4.14.5.5 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基本合理( 4项达标2项): 抗菌药物临床应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 1.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 用相关指标控制力 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2.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度 取相应应对措施。 (3)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3.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 40DDDs以下。 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40% 。 2.明文规定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时间控 4.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 制 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60%。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 (1)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30分钟至1小 【B】符合“C”,并 时(剖宫产手术除外)。 1.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 (2)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 50%。 24小时
头孢噻肟钠 头孢他啶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我院现有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最新)
分类
碳青霉烯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克林霉素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阿奇霉素(注射)
非限制使用级
限制使用级
特殊使用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喹诺酮类 咪唑衍生物
抗真菌药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
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 【B】符合“C”,并 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基本合理( 4项达标3项)。 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A】符合“B”,并 【A】符合“B”,并 随机抽查住院病历与实验室记录结果,证实是根据临床 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合理( 4项达标4项)。 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我院现有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最新)
分类 广谱青霉素 青霉素复方制剂 (β-内酰胺抑制 剂) 第一代头孢 非限制使用级 阿莫西林 限制使用级 美洛西林 特殊使用级
阿莫西林/克拉维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 酸钾 坦钠 头孢唑啉 头孢拉定
第二代头孢
头孢呋辛
头孢丙烯
头孢克洛
第三代头孢 头孢曲松
头孢替安
2.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实际应用力度与控制相 关指标能够保持一致。
6
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
4.14.5.7 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 。(★) 【C】 1.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度与程序。 2.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制度与程序。 3.医师、药师、职能部门员工均知晓履职的要求 【B】符合“C”,并 1.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 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有记录。 2.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 菌药物处方权落实到每名医师。 3.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 资格落实到每名药师。 【A】符合“B”,并 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签发医师与授权管理 名单保持一致≥95%。
【 B】符合“C”,并
1.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2.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A】符合“B”,并 1.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向本辖区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 菌耐药监测的信息。 2.上报信息准确与可追踪溯源。
3
抗菌药物相关条款
4.14.5医师、药师、护理人员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 合理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制。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原则
在临床上多数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药物即可控 制,即无联合 用药的必要。 如果两种药物联用即可达到疗效,就应避免 盲目使用三种或四种药物联用。 同类抗生素尽量避免合用,特别是应避免联 用毒性相同的药物。
抗菌药物如何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 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 “非限制使用”、 “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级。 医生级别相对应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权限: 非限制使用级(执业医师以上);限制使 用级(主治医师以上);特殊使用级(副 主任医师以上(含临床科主任))
4.14.5.2 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C 】 1.配备资质的感染专业医师。 2.设置临床微生物室,配备资质的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 3.对医院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的培 训和继续教育,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B】符合“C”,并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挥作用: (1)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 (2)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 (3)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A】符合“B”,并 用事实与案例表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的业绩: (1)医院感染专业医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域中所履行的 技术支撑作用,获临床医师、护士好评。 (2)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域中所 履行的技术支撑作用,获临床医师、护士好评。 (3)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域中所履行的技术支撑 4 作用,获临床医师、护士好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