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四节 政策方案合法化
一、
概念与内涵 政策方案经由特定国家机关的审 议、修改、通过、批准、签署、 公布等程序而获得合法地位或成 为法律的行为过程
概念内涵: 政策合法化的主体是国家政权机关
政策合法化的客体不仅包括政策也
包括法律 政策合法化是一系列有着特定程序 的活动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获得合法性的必 由之路
问题自身的作用
社会问题的明朗化程度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 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问题明朗化的程度是问题严重与否的一个重 要标志。 明朗化的社会问题易引起社会公众关注和政 府决策系统的反应。 但政府总是忙于应付严重的问题不是一个好 个运行模式。
公民个人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 由私人问题而引发的。 将自己的问题告知公众和媒体,或将与之有类似 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向政府 有关部门提出抗议,或以正当形式展开对话并提 交政策议案。 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 用
周 久 耕
政府动员型 主要由政府领导人及机构创始, 扩散至政府议程
政府政策议程 四阶段 创始 说明 扩散 进入
内在创始型 主要由政府机构及人员创始, 扩散至认同团体, 向决策者施加压力
“钓鱼” 执法
三、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上述三个条件不成熟 社群的价值规范;制度或程序上
的限制 一项问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1)公平 定义:即每人或每个群体得到同样的利益。 内容: 1)机会公平,每人都有同等的获取分配 物的机会。特点是:重机会,轻结果 主要形式:抓阄决定、投票决定、平等竞 争
侵权责任法: 城乡居民死亡 赔偿同命同价
2)分配公平 ——指一定范围内的分配物 相等。 特征:重形式公平,轻实质平等。 形式:奖金相同、福利相同等 3)最终状态公平——充分满足个体不同 的偏好和实际需求和价值追求 特征:形式和实质平等的统一 形式:按需分配
第三节 公共政策方案规划
一、
公共政策方案规划的含义
1.定义 方案规划是指为了解决某一具体的政策问题而由政 策制定者精心设计的行动计划和步骤 2.政策规划的特征 政策规划主体的多元化和政府主导并存 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 间 科学方法:听证制度-权力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作 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 者重大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的意见的制度。
其他分类: 议程项目新旧状况:
旧项目-是指以常规形式出现的项目,如增加工资、 财政拨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事项 政府官员对此较为熟悉,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案在一 定程度上也已经成型。 往往能够从决策者那里获取处理的优先权。 新项目-是指因特定情况或事件引起的项目,如工人 大规模罢工、外交方面出现危机等。
政策合法化的特殊方式
司法审查制度(最高法院和宪法法院审查)美国:事后审查,诉讼后介入 英国:事前审查,但属于议会自查 专门机构审查制度(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审 查)-德、法、意(预防性审查制)
思考题
1、什么是公共政策问题?概述其内涵和属性。 2、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过程。 4、公共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有哪些? 5、什么是公共政策目标?确定公共政策目标的意 义和原则是什么? 6、公共政策方案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7、简述公共政策规划中的头脑风暴法。
预测方法:
三类方法:趋势外推、理论、判断预测
趋势外推:时间序列分析、线性趋势估
计等
理论预测-因果模型、回归分析、相关
性分析等
判断性预测-可行性评价、德尔菲法、
头脑风暴法等
德尔菲法
通过信函调查方式使专家各自独立发表意 见后补充修改得出预测结果的方法 遵循五项原则:匿名;巡回;反馈控制; 统计学意义的小组反馈;专家达成一致意 见
政府议程(正式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
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 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 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政策议程按政策问题的重要性程度分:
实质性议程—认定那些影响深远和潜在 意义重大的政策问题的议程 象征性议程---一些政策问题虽属象征 性的,但也引起社会和决策者政治上的 关注的议程
系统原则
(1)、协调多目标之间的关系; (2)、找出公共政策问题实质,减少政策目标
明确具体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便于理解和操作
国家赔偿中 的精神赔偿
符合伦理
既考虑统治阶级的价值取向,也要保障社会民众的权益,体现相对的社 会公平。
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 ——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
利益集团的作用
任何利益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所求,在社 会中它们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 某个利益群体从政府那里得到一定的特惠 政策时,其他利益群体也有可能做出相应 的反应
政治领袖的作用
政治领袖都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极为重 要的因素,而且经常是起关键性和决定性 作用的因素 在建立政策议程的过程中,个人因素往往 会与公共问题交织在一起,并以国家和公 众的名义加以表现。
确定公共政策目标的意义:
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 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 的评估标准 它能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带来鼓舞和激励
例:新医改方案完善四体系 1.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3.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4.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府中市通知.doc
二、 政策方案规划的程序
目标确立
方案设计
方案抉择
后果预测
1. 政策目标的确立
公共政策目标:
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 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政府议程 正式议程 Gov.agenda 实质性 议程
2类型 公共政策议程
系统议程 非正式议程 System agenda
象征性 议程
2.政策议程类型
系统议程(公众议程、非正式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 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 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 在这一过程中,非正式群体的情绪、大众传 播媒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2)效率
定义:就是在给定投入中的最大化产出。 关注两方面内容: 1)投入——计算投入、投入与产出关联 度、投入的机会成本 2)产出——确定产出目标、产出目标的 组合比例
(3)自由 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人们能够做他所做 的事。 政府免费 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安装过滤 政府在何种程度下要干涉公民自由; 软件? 如何防止政府对公民自由的伤害。 (4)安全 安全涉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社会安全、国家 安全、信息安全和心理安全
大众传媒作用:
首先,把问题广泛传播,以争取多数人的理解与 支持,为建立公众议程创造了条件。 其次,它能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 再次,它是连接公众与政府决策系统的桥梁,使 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 最后,它能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是政 府决策系统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 返回
政府机制的作用
二、 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决策过程的合法化— A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 法制部门审查- 领导会议讨论- 行政首长签发 B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提出议案-审议-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政策立法的主体: 立法机关;享有委托立法权的行政机关 政策法律化的条件: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成熟、稳定的政策;较成功的政策。 5-5.ppt
教师是否有有偿 服务的自由
自由裁量 关于“非典”时期主管部门开除拒绝“上前线”医生 的争论:
医生契约与军人契约有本质差别。社会认可,一个群体怎样定义政府。 合法性政府会使人自愿遵从规则,否则只能强制,合法性的程度在降低。 缺陷通过政府管理社会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是社会不成熟的表现。
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 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确定公共政策目标的原则:
客观原则
(1)、从实际的公共政策问题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意愿出发。 (2)、在确定政策目标时一定要切实可行,政策目标要有可行性 特别是社会资源的充足性、执行的可控性与公众的认同性。
预测原则
考虑有关公共政策问题将来会发生的变化或延续的情况,从而使制定的 政策目标符合未来发展的需要
人们对于基本目标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一定 的分歧,导致了目标的的多元性,也决定 了政策规划就是要在不同目标追求之间寻 求平衡
2. 政策方案的设计
设计原则: 紧扣政策目标 规划多重方案 方案彼此独立 方案要有创新
方案切实可行
3. 预评估(后果预测)
过预测 分析政策方案的可行性 预测内容: 客观条件变化的预测-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方案预期后果的预测-是否达成目标?达成 程度?差距?目标群体的反映?最终后果的 承担者? 具体程序: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 分析、试验式证实
公共政策的一般流程和环节
问题 构建
议程 建立
政策 规划
政策 合法化
第二节 公共政策议程
一、
公共政策议程的含义与类型 二、 进入公共政策议程的条件和途 径 三、进入公共政策议程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