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共45页PPT文档.ppt

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共45页PPT文档.ppt

效果:非常有效 (巩固政权)
结果被取消)
2021/3/6
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 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 主义”,在这一设想下采取的经济政策(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B.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方针
2021/3/6
二、退却年代与新经济政策
材料五: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 疮痍,1920年国民收入只有40亿卢布,谷物总产量比 1913年减产1/3。全国陷入一片饥荒。
经济:国内战争结束后,急需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 的经济。
2021/3/6
材料六:1920年底,列宁阅读了大量农民来信和申述材 料。以下是一些农民来信的原话: 1.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 播的种子都吃掉。 2.我们那里发生过拿着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 行为,人们很气愤。
2.弊端: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战后进一步加强。
2021/3/6
材料三:1920年,位于顿河平原中心地带的坦波 夫州,农民暴动组成的军队,人数最多时达5万人, 该州所有成年男子都参加了起义。……他们提出的 口号是:“打倒粮食征集制!”
请回答: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态度是怎么 样的?
2021/3/6
2021/3/6
苏俄(联)历史分期
凯歌年代(1917—1921) 退却年代(1921—1928) 剥夺年代(1928—1941) 战争年代(1941—1945) 战后年代(1945—1991)
2021/3/6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联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请回答: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 外国武装力量和国内叛军
2021/3/6
图为苏俄国内战争期间营养不良的儿童在摆好姿势拍照
2021/3/6
一、凯歌年代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忧——国内战争爆发;经济危机 1.客观 外患——英、法、美、日等国的武
装干涉 (一)背景
2021/3/6
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在无 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最强有 力的手段。
——《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
请回答:这些手段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有什么联系?
2021/3/6
内忧——国内战争爆发 1.客观 外患——英、法、美、日等国的武
装干涉
(一)背景 (非常时期)
2.主观: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 济形式
国内战争(1917-1920)结束,保证了
1.意义 军事斗争的胜利
(军事巩固)
(非常有效) 进而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政治巩固;
根本目的)
2021/3/6
材料二:(1920年)“依据我(一个中农)的判断, 农民们的普遍态度是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 政府;他们赞同“人人平等原则”,他们经常谈论 “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是一种理想的人。但是他们十 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的捐献,担心 没完没了的、常常是难以理解的法令和要求。”
政治危机:农民的不满,暴动频繁发生。
2021/3/6
(二)内容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 产品);农民私有制(土地) 恢复农业生产(经济);巩固工农联 盟(政治) 大型企业:国有、国营;
中小企业:国有、俄资、外资经营;
私人小企业:私有、恢复。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2021/3/6
(二)内容 (非常政策)
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私有制 (土地)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局限于 大中企业)
强制劳动;绝对平均主义配给制 取消商品贸易 (非常政策——在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不发达 的俄国直接向纯粹的社会主义过渡。)
2021/3/6
(三)评价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 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 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 一种功劳。
2021/3/6
(三)结合下表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所有制)
“新” (特点) 2.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因素
2021/3/6
(管理手段) (最大的特点)
材料五: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
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
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
方式。
——列宁
材料六: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
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
内容:非常政策 (在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不发 达的俄国直接向纯粹的社会主义过 渡)
效果:非常有效 (巩固政权)
结果:待社会正常后 (国内战争结束后)
非常短命
(被取消)
2021/3/6
背景:非常时期 (内忧外患)
内容:非常政策 (在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不发 达的俄国直接向纯粹的社会主义过 渡)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时间:20世纪
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 主题: 改革
2.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 的历程
2021/3/6
20世纪俄罗斯的政权更迭情况:
俄罗斯帝国 (沙俄)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 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俄)
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 (苏联)
政治: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2021/3/6
1921年2月28日,苏俄发生了 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 抛出了 “要苏维埃,不要布 尔什维克”的口号。
海军要塞:喀琅施塔得
2021/3/6
(一)背景 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困难与政治危机。 国内战争结束,急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经济困难 国家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材料四: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 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 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结论:脱离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即生产力落 后)的这一国情,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 会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
(待社会正常后,非常短命)
2021/3/6
背景:非常时期 (内忧外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