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产理论一、填空1、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三种。
两种比较简单的形式是单人业主制和合伙制,在这种形式中,所有者面临无限责任。
第三种比较复杂的形式是公司制,在这种形式中,所有者面临有限责任。
2、公司可以通过出售债券或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3、企业的利润要受两种类型的限制:市场限制是企业可以购买其投入品和出售其产品的条件,技术限制是投入可以变为产品的可行的方法。
4、经济学家把至少有一种投入品的数量固定而其他投入品可以变动的时期称为短期,把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可以变动的时期称为长期。
5、总产量曲线是在固定投入量不变时每个可变投入量水平时可以达到的最大产量曲线。
在资本量不变时劳动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产量变动量称为边际产量。
劳动的平均产量是总产量除以劳动量。
6、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那么平均产量必然递增,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那么平均产量必然递减,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7、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是: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最初增加,达到最大后就开始减少。
8、当增1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前1单位的边际产量时,边际收益递增。
随着可变投入量的增加,如果其他投入量不变,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就递减。
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收益递减。
9、表示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本的不同组合的线称为等产量线。
边际替代率是这条曲线的斜率的负值。
10、表明在总成本既定时所能购买的资本量和劳动量组合的线称为等成本线。
如果以纵轴代表资本量,横轴代表劳动量,则劳动价格越高,这条线越陡峭,资本价格越高,这条线越平坦。
11、成本最低的技术时,劳动与资本的组合一定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之点,这时这两条线的斜率相等。
12、在企业采用成本最低的技术时,两种投入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相对价格。
二、判断1、合伙制具有联合的无限责任。
(T )2、公司会由于股东的死亡而结束。
(F )3、所有在经济上有效率的生产方法在技术上也是有效的(F)4、短期是至少一种投入量固定,一种投入量可变的时期。
(T )5、长期是指一年以上。
(F )6、边际产量是由总产量曲线的斜率决定的。
( T )7、平均产量可以用原点到总产量线上的一点之间直线的斜率来表示。
(T )8、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在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
(F )9、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
(T)10、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随着可变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曲线最终要向右下方倾斜。
(T )11、如果劳动投入增加2单位要求是使用的机器减少1单位才能保持产量水平不变,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为2。
( F )12、等产量曲线是用同样数量劳动与资本所生产的不同产量。
( F )13、可以用等产量曲线的斜率来衡量边际替代率。
(T )14、随着劳动量(用横轴代表)增加而资本量减少,等产量曲线变得越来越平坦。
(T )15、等成本曲线表明了既定量总成本所能购买的资本量和劳动量的所有组合。
(T )16、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是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除以劳动的边际产量。
(T )三、选择1、发行股票的企业是:( C )A、单人业主制;B、合伙制;C、公司;D、以上三种企业。
2、相对于单人业主制或合伙制而言,公司的不利之处是:( B)A、所有者有无限责任;B、利润既要作为公司利润纳税又要作为股东的红利收入纳税。
C、难以筹集到大量资金;D、永远存在。
3、经济学中长期与短期划分取决于:(D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商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4、在长期中,( B )A、只有工厂的规模是固定的;B、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C、所有投入都是固定的;D、一个企业必然经历规模收益递减。
5、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增加和减少的生产要素叫:( B)A 、不变投入;B 、可变投入;C 、减少的收益;D 、增加的收益;E 、总要素。
6、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增加和减少的生产要素叫:( A)A 、不变投入;B 、可变投入;C 、减少的收益;D 、增加的收益;E 、总要素7、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 )A 、与纵轴相交;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横轴相交。
8、当劳动的总产量下降时:( D)A 、APP L 递减;B 、APP L 为零;C 、MPP L 为零;D 、MPP L 为负。
9、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 C )A 、平均产量;B 、边际成本;C 、边际产量;D 、平均成本;E 、总成本。
10、使用5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B)A 、3;B 、30;C 、35;D 、36;E 、300。
11、边际产量是:( A)A 、生产函数的斜率;B 、不变成本曲线的斜率;C 、平均产量曲线的斜率;D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E 、生产函数的斜率的对应值。
12、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其平均产量时:( A)A 、劳动的平均产量递减;B 、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C 、总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 、企业处于收益递减状态。
13、当L AP 为正但递减时,L MP 是:( D)A 、递减;B 、负的;C 、零;D 、上述任何一种。
14、在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 A )首先发生。
A 、边际产量下降;B 、平均产量下降;C 、A 和B ;D 、三者同时发生。
15、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他( D )。
A 、 总收益为零;B 、一定获得最大利润;C 、一定不能获得最大利润;D 、无法确定能否获得最大利润。
16、下列有关生产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C )A 、同等成本的情况下收益越大,利润越小;B 、成本既定无法确定收益;C、同等收益的情况下成本越小,利润越大;D、同等收益的情况下成本越小,利润越小。
17、报酬递减规律指以下哪一种现象:( C )A、资源是稀缺的,但某些资源比其他资源更稀缺;B、资源被平均分配给不同商品的生产。
C、当两种资源中的一种的投入不断增加而另一种资源数量固定时,产出增加,但增加量越来越少;D、一国居民拥有的某种东西越多,他们获得更多这种东西的愿望就越低。
E、种资源中的一种的投入不断增加而另一种资源数量固定时,产出最终减少。
18、报酬递减规律( B )A、仅适用于少数国家或少数行业;B、伴随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阶段;C、仅仅适用于市场经济;D、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不会发挥作用。
19、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只增加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产量的增加将小于要素增加的比例。
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 A)A、收益递减;B、收益保持不变;C、成本递减;D、收益递增;E、生产可能性递减。
20、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A)A、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劳动的增加幅度;B、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劳动的增加幅度;C、只有不变投入的增加方能引起产量的增加;D、劳动的增加幅度小于产量的增加幅度;E、产量的增加幅度等于劳动的增加幅度。
21、如果生产过程中劳动报酬递减,我们可以发现:( E)A、当其他要素的使用量保持不变,劳动使用量增加时,劳动的总产量下降;B、随着所有的生产要素增加越多,它们的边际产量最终会变为负数;C、随着所有的生产要素增加越多,产量最终会下降;D、随着所有的生产要素增加越多,它们的平均产量最终会下降;E、当其他要素的使用量保持不变,劳动使用量增加时,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
22、当生产过程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减时:( D)A、只有不变要素的增加方能引起产量的增加;B、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可变要素的增加幅度;C、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可变要素的增加幅度;D、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可变要素的增加幅度;E、该要素投入的增加幅度大于产量的增加幅度。
23、如果仅仅劳动是变动投入,以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作为划分生产三阶段的标志,则(B )是第Ⅲ阶段的特点。
A、边际产量保持递减;B、平均产量不断下降;C、总产量不断提高;D、投入比例从比较合理到比较不合理。
MP为负时,我们处于( D )。
24、当LA、对L的第一阶段;B、对K的第二阶段;C、对L的第二阶段;D、上述都不是。
25、等产量线表现的是不同的:( D)A、产生不变边际产量的边际成本;B、能产生相等总成本的投入组合;C、产生相等产量的成本;D、生产相等产量的投入组合方式;E、需要相同数量投入的产量。
26、等产量曲线说明了()D。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固定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固定的;C、不同投入多少,产量综述相等;D、说明了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出量,两种要素或两种要素的各种组合。
27、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 C )A、应增加成本支出;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应减少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28、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 A)A、增加投入;B、保持原有投入不变;C、减少投入;D、上述三者均不正确。
2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
30、等成本曲线斜率是:(横轴代表劳动)( C)A、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率;B、资本的边际产量与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比率;C、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D、资本的价格与劳动的价格的比率。
31、如果劳动用横轴表示,当劳动价格上升时,等成本线将:( A)A 、更加陡峭;B 、更加平坦;C 、向右移动,当斜率相同;D 、向左移动,当斜率相同32、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 )A 、产量提高了;B 、成本增加了;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33、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 C)A 、生产要素X 的价格上升了;B 、生产要素Y 的价格上升了;C 、生产要素X 的价格下降了; B 、生产要素Y 的下降上升了。
34、当 时,成本实现最小化。
( C )A 、厂商使用最小量的可变成本;B 、厂商消除了不变成本;C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D 、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差距为零;E 、不变成本等于可变成本。
35、当一个厂商减少一单位的一种投入,并通过增加另一种要素保持产量不变。
被增加的要素的增加量叫做:( E )A 、收益递减率;B 、规模经济边际率;C 、边际收益递减率;D 、收益增加率;E 、边际技术替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