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分为:75规程,97规程,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05规程)规程中有些经常碰到的一些常识,我们必需要知道的有如下:在放样之前,我们要选择好规程,我们可以看加工说明来进行选择并修改规程中的准距表。
如:查看铁塔结构加工统一说明中此说有:如:XX: 结构图中图面内的图例、代号等在说明中未提及之处,均按《送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DLGJ 136-1997)中的要求执行。
在TWSOLID铁塔放样软件中,此时我们可以选97规程,并按加工说明中的准距表修改當前工程的规程表并保存。
1:三个规程的主要区别,我们最常见的是各类型角钢准线的不同。
在最后具体讲他们之间的区别。
2:视图问题:1) 结构图绘制以正面为主,上、下和侧面结构图,按展开法绘制,即上平面结构图采用俯视法,下平面结构图采用上仰视法,右侧面结构图采用右侧视图法。
长短腿结构的塔腿可只绘右侧结构部分;各段结构图应绘制单线图,单线图比例为1:100,并放在结构图的左上角,并标注上、下口宽、垂直高、准线差尺寸和段号。
3.1) 构件接头采用对接;不同规格的构件对接时,应以外边缘对齐,接头螺栓排列在各自准线上主材接头设置在节点时,上、下段斜材的准线应交于各自主材准线(如铁塔瓶口、塔身变坡处)制弯构件,选择顺序应为连接板、短构件、长构件,火曲线与连接构件边缘距离设定为10mm2) 热镀锌构件长度不宜超过12米,L100以下角钢构件长度不宜超过9米,宽度不宜超过0.75米;3) 横担悬臂部分超过3米以上应采用预拱,预拱值一般可取横担悬臂长度的1/100~150,具体值可根据实际外荷载在无风情况下的验算查看其位移(*.DIS文件)确定;4) 塔腿各主材应设置一个接地孔(孔径17.5mm),距基础顶面距离为500~1000mm;地线支架上设置一个引流孔(孔径17.5mm)5) 主材螺栓接头螺栓排列,应按左高右低布置内外包钢,角钢内外贴板,接头问题1) 构件接头采用螺栓连接;2) 两角钢间隙采用10mm;3) 接头为单剪连接时,采用外包角钢,外包角钢的宽度应比被连接角钢肢宽大一级(长细比在80以下时,外包角钢肢厚再大一级),被连接角钢规格不同时,应取其小的规格;4) 接头为双剪连接时,采用内包角钢外贴板,内包角钢和外贴板的面积和宜不小于被连接角钢面积的1.3倍,下表中推荐了内包角钢及外贴板应用的最小规格,如外贴板的宽度为准线间距加两倍的边距之和大于给定值,则按实际宽度取用;5) L140以上规格的角钢宜采用双包连接;编号1) 结构图中除螺栓、脚钉、垫圈外,所有构件均应编号;2) 编号顺序先主材后斜材,从下至上,从左到右;先正面,再侧面,后剖面,最后为挂线部件或零部件(如垫块)。
5) 编号应连续,不得出现空号或重号;且尽量避免编号后加A、B情况。
6) 构件编号为“段号+流水号”,如:1012表示第10段结构图的12号构件;7) 构件编号不宜超过99个,若构件编号大于99时,构件的编号方式为“段号—序号”,5-100,5-101。
脚钉1) 脚钉一般情况下应安装在右主材(D腿)上,从基础顶平面上约1.5米处开始至塔顶0.5米处,在一根主材两肢上交替安装,间距在0.45米左右;酒杯型、猫头型塔(含直线、转角塔)的头部脚钉应左右对称布置,即在头部主材的A、D腿上布置脚钉;2) 干字型塔,下横担下平面以下脚钉安装在内角侧,即D腿上,横担下平面以上安装在无跳线侧,即A腿上;3) 双回路塔脚钉全塔对角安装,即B和 D腿上;4) 脚钉型式采取“弯钩”型式;5) 脚钉置换受力螺栓时,脚钉级别与螺栓级别一致;角钢肢朝向1) 横担上下平面斜材:角钢肢向塔中心2) 塔身正侧面交叉斜材:外贴,肢向上;里贴,肢向上。
3) 隔面:角钢肢向中心。
4) 横担正面辅助材:斜向的肢向上,竖向的肢向中心;横担平面上的辅助材:一般肢向中心,非对称的顺线路的肢向左,横线路的肢向前;5) 塔身上的辅助材:一般肢向上,其余视切角等因素决定角钢肢朝向。
05规程准线问题:1) 角钢准线注:1、根据需要,角钢准线需多排,则标出准线位置。
2、当采用多排准线时,螺栓间距必须满足2.5倍的螺栓直径。
3、括号内数字用于当其他构件与本角钢搭接而螺栓边距不足时,在搭接位置上的螺栓孔可使用的准线值,当采用括号内准线值时,需在结构图中标注。
2) 螺栓间距、边距按下表: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钢构厂加工的所有钢构件的放样。
2.编写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3.对作业人员的要求及资格3.1放样人员要能够根据总装图正确地制作单件的加工流动工艺卡或样板,填写加工明细单。
3.2微机放样人员须有基本的微机操作技能并熟知放样的全过程。
3.3所有放样人员必须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4具有相应的绘图技能。
4.作业所需的工具:4.1人工放样需用的工具(1)函数计算器(2)绘图工具一套,其它辅助工具。
4.2微机放样,除以上工具外,还须有微型计算机,绘图仪,打印机等。
5.作业程序,方法和要求5.1作业程序见流程图(附图1)5.2审图放样人员拿到图纸首先要审图,全面了解图纸总体结构及图纸上的各种数据和技术要求,如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出,由技术员报生产技术科确定解决方案。
5.2.1人工计算放样,审图时首先核对图纸的控制尺寸,然后核对细部尺寸。
5.3计算5.3.1设计图纸(以下简称蓝图)每个尺寸都要通过计算予以验证,当计算结果与蓝图尺寸误差在2mm以上须对蓝图尺寸及时修改。
5.3.2蓝图总体尺寸正确,分段尺寸出现小数时,重新分段或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使之成为精确到0.5mm的数值,但不得改变图纸总体结构尺寸。
5.3.3计算尺寸与蓝图尺寸有误差时,如不涉及结构变化,则以放样为准,如涉及结构变化,须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可修改蓝图。
5.4放样5.4.1详图的标注,详图上须标注各分档尺寸,并在图的空白处注明该样板的型号、规格、加工数量、孔径、孔数及特殊工艺要求和说明,如焊接、靠齐等,样板上线、点、字均应准确清晰。
5.4.2有焊接要求的样板要注明在什么位置与哪个件号焊接,焊接工艺有特殊要求的,按生技科下达的工艺要求注明焊接工艺,必要时绘制焊接示意图,需用定位焊靠模定位的,绘制靠模图,需打坡口的,要注明坡口位置和尺寸。
5.5填写加工流动工艺卡,此卡包括单件加工图(以下简称单件图)和加工工艺流程。
5.5.1图纸放样尺寸标注完毕,自查无误即可绘制单件图,制图之前首先判断加工件是否是需要精加工。
有特殊要求的加工件须在单件图备注栏内注明,并在图上作相应的标注。
5.5.2有焊接的件号,标注焊接位置和件号,必要时要绘制焊示意图,给焊图可以不完全按比例但要求基本视图关系、图形、虚实线、尺寸线、焊接符号等准确无误,并严格标注配合尺寸、注明组焊件号。
5.5.3位置注明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在制图和日期栏内签名并注明日期。
5.6抄明细单明细单要按蓝图材料表抄写一式六份,字迹端正无误,在明细单抬头要注明工程项目(构件名称、图号)钢印代号、加式批量、抄写日期、任务单编号、抄写人员须在制表栏内签名。
5.7校核以上工作完成后,放样人员要相互校核以减少差错,校核人员首先校核几何尺寸,然后按放样有蓝图要求校核放样图、样板、加工流动工艺卡,在放样图上相应栏内签名,最后几位放样人员一起核对放样图、样板、加工流动工艺卡和明细单上各件号的规格、数量(俗称对料),生产技术科审核。
5.8图纸更改在加工过程或试组装过程中,发发现图纸、样板或明细单有误,由放样责任人修改,校核人校核,同时将留底资料更改,并报放样负责人审核,特殊情况下可由放样负责人修改。
在图纸修改后,修改人员及校核人应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放样流程图:接受图纸----审图----尺寸计算---标图纸--填工艺卡---抄明细单-----校核椭圆周长计算公式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椭圆面积公式: S=πab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
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 和面积S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 =mh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圆环 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 S=π(R2-r2) =π(D2-d2)/4椭圆 D-长轴 d-短轴 S=πDd/4立方图形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长方体 a-长 b-宽 c-高 S=2(ab+ac+bc) V=abc棱柱 S-底面积 h-高 V=Sh棱锥 S-底面积 h-高 V=Sh/3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 h-高 V=h[S1+S2+(S1S1)1/2]/3拟柱体 S1-上底面积 S2-下底面积 S0-中截面积 h-高V=h(S1+S2+4S0)/6圆柱 r-底半径 h-高 C—底面周长 S底—底面积 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 C=2πr S底=πr2 S侧=Ch S表=Ch+2S底V=S底h =πr2h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h-高 V=πh(R2-r2)直圆锥 r-底半径 h-高 V=πr2h/3圆台 r-上底半径 R-下底半径 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径 d-直径 V=4/3πr3=πd2/6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径 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 h-高V=πh[3(r12+r22)+h2]/6圆环体 R-环体半径 D-环体直径 r-环体截面半径 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 =π2Dd2/4桶状体 D-桶腹直径 d-桶底直径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这些常用的就不用看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直径=半径×2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同时也复习了一下三角函数,发现有些公式好多年都都不记的了,更别提用过了.三角函数特殊角现代软件的先进性,使我们的思考能力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