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微课设计
午汲镇实验小学杨丽娟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八种病句类型。
2.遵循病句修改的原则,掌握修改的方法。
3.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准确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病句的病因“对症下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好!我们在平时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
这些句子主要是在词语之间的联系上有毛病,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
为了把意思表达准确,表达清楚,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修改病句。
本节微课重点链接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认识常见的病句类型,学习病句的修改方法。
二、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
课件出示修改句子的步骤,让学生读懂修改病句的步骤,并且归纳。
第一步:读——读懂句子,明确句意。
第二步:找——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第三步:改——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第四步:查——再读句子,认真检查。
三、认识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学习病句的修改方法。
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八种类型:成分残缺(就是句子不完整)、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词序混乱、重复罗嗦、前后矛盾、分类不当、表意不明等。
1、修改病句的方法(课件出示)
成分残缺——补;搭配不当——换;用词不当——换;词序混乱——调;
重复罗嗦——删;前后矛盾——改;表意不明——改;分类不当——改
2、依次学习病句的修改。
先出示句子,由学生判断病句类型,并说出修改的方法。
3、病句的四个修改原则
1.原意要保
2.改法要巧
3.改动要少
4.越简越好
四、小试牛刀
1.出示句段。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的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2.自由修改。
3.集体更正。
五、课堂总结
【自我教学反思】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认识入手,让学生找出病句的类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辨别,能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
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反复操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