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性技能训练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关键性技能训练法: ABA 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新方向摘要:应用行为分析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 既包括传统的分段回合教法, 也包括具有新特色的关键性技能训练法。
目前, 中国国内鲜有对自闭症儿童关键性技能训练法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系统地介绍和分析关键性技能训练法的理论特色和主要操作技巧, 并讨论分段回合教法和关键性技能训练法的共性与特色, 以期为相关机构和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自闭症应用行为分析关键性技能训练法1 前言应用行为分析(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简称ABA) 是一门关于行为规律的社会科学, 其主旨在于分析并改善具有社会意义的、可观察可测量的、有客观规律的人类行为。
在操作的层面, ABA 有不同的干预方法, 其中包括但又不限于单元教法或分段回合教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 简称DTT) 和关键性技能训练法(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 简称PRT )。
简单说来, DTT是一种在结构化环境中对有特殊需要孩子进行一对一强化训练的教育方法, 而PRT 是一种以DTT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情景化教育系统。
ABA 的干预方法广泛应用于对发展性障碍( 如自闭症和智能障碍) 、情绪障碍( 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和行为障碍( 如注意力缺陷和多动) 等有关问题的教育干预, 其良好效果得到了科学的检验和证实。
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 其基本症状在儿童出生后至三岁以前出现。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2009 年底发布的数据, 自闭症在美国儿童中的发病率已近百分之一。
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自闭症出现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迄今为止, 任何一种干预方法,最多也只是对50%左右的儿童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例如, 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中最常用的以ABA 为理论基础的DTT, 在其创始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洛瓦思( Ivar Lovaas) 教授的亲自督导下, 也只是使得47%的接受干预的自闭症儿童的智商上升到正常水平, 并在其他方面接近于普通儿童。
PRT 是一种源自DTT 但又不同于DTT 的对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新方法。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凯戈尔( Robert Koegel) 等人为代表大力推动PRT, 使得PRT 在自闭症教育干预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PRT 发展的早期阶段, 凯戈尔的体系往往被称为自然语言教法!,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
到了二十一世纪, 凯戈尔越来越多地用PRT 来概括他的教学体系, 从而反映了其所干预的目标从语言领域扩展到沟通、社交和行为兴趣等关键领域。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PRT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论证, 被美国科学界与政府有关部门评为自闭症干预中最具有科学实证的一种方法,同时也逐渐地得到各国的接受。
我国国内鲜有对自闭症PRT 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关键反应训练! ( 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 术语曾经出现在个别有关ABA 的文献中。
ABA 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方面的系统研究也不多见, 只限于一些应用和个案研究, 由此也导致一些实际问题如对应用行为分析的狭意理解和运用, 如将行为干预法与回合试验教学法等同起来, 机械地理解为行为干预的原理!有鉴于此, 本文将比较系统地介绍分析PRT 的理论特色和操作技巧。
2 PRT 的理论特色PRT 的理论基础是ABA, 在二十几年的实践中,PRT 又汲取了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情景教育方法的有关内容, 在理论上表现出如下特色。
2. 1 在自然环境中执行ABA 的原则ABA的一个主要原则, 是所谓的前因行为结果之间的依存关系。
洛瓦思把这一原则运用到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之中, 具体来说, 就是训练人员的特定指令( 前因) , 儿童对特定指令采取的相应动作或语言( 行为) , 以及训练人员根据儿童的相应动作或语言而给予的辅助、奖励或反馈( 结果) 。
这种干预方法( 即DTT) 结构性极强, 通常是在小教室中的桌子边上进行。
相对DTT 而言, PRT 更强调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训练自闭症儿童, 强调尽量安排非残疾儿童加入到训练过程中发挥示范与强化作用。
现以环境诱导法为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见表1)。
表1 PRT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的操作举例不难看出, 贯串于所有这些方法中的一条主线, 是前因!( 如教者的问题)行为!( 孩子的反应)结果!( 教者的奖励) 互相依存的基本原则。
所不同的只是, 在关键性技能训练中, 这些方法的实施地点是自然的环境。
2. 2 肯定对关键性技能的掌握有举一反三的效应洛瓦思认为, 自闭症是一组症候群。
自闭症儿童都有一系列的技能缺陷和行为障碍。
至今为止, 既没有发现特效药物, 也没有干预捷径。
因而, 在传统的ABA 那里, 一个自闭症儿童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 而干预也就需要有制订相应的程序。
凯戈尔根据行为心理学关于行为群( Response Classes) 和行为泛化( Response Generalization) 的理论, 提出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 要着重于关键性行为( Pivotal Response) 的训练, 因为对关键性行为的掌握有可能扩展到该行为群中的其他技能上去。
在这里, 凯戈尔实质上是提出了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纲和目的问题。
根据凯戈尔的研究发现, 自闭症儿童的关键性技能主要包括四个领域。
本文用表概括说明凯戈尔所说的这四个领域及其含义( 见表2)。
表2 关键性技能的主要领域及其定义实证研究表明, 以上领域是自闭症儿童的重要问题所在, 而自闭症儿童通过干预后在这些领域中所取得的进步, 完全有可能泛化或影响其它领域的技能和行为[ 12] 。
2. 3 强调家长培训与家长参与的必要性从起源上说, PRT 是为了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ABA培训而设计发展出来的。
凯戈尔在其临床实践中注意到, 传统的ABA 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 一般都是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来执行完成的。
但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有关知识能力和家长对其儿童教育的参与,是自闭症儿童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凯戈尔强调, PRT 不仅要注重专业人员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 而且也要注重专业人员对儿童家长进行有关教育方法的训练。
与此相应, 在评估与测试方面, 既有对自闭症儿童的测试, 又有对他们家长的评估。
在家长评估的过程中, 系统观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对家长的观察, 主要围绕着PRT 的七个方面的操作特点展开。
例如, 在进行具体评估的过程中, 评估者可以对家长进行为时10 分钟的实地观察, 或观看为时10 分钟的家长孩子互动的录像。
这个十分钟观察期又进而被分为五个为时两分钟的时距( Interval) , 并以此为据制成记录表格。
在十分钟的观察结束后, 评估者根据所观察的家长表现, 对每个时距中家长是否分别做到PRT 的七个方面要求进行打分。
而文献表明,未经训练的家长, 对于这些与自闭症儿童教育密切相关的操作特点, 往往是毫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根据PRT 的原理, 教育自闭症儿童, 不仅可以由专业人员来进行, 也可以或者说最好是由受过训练的家长来配合进行。
所以, 专业人员在拟定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计划时, 不仅要制订关于儿童的具体发展目标,同时也要制订有关家长的具体培训目标。
例如,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家长首先要学习掌握PRT 的主要操作特点。
如果家长能在PRT 七个主要操作领域中( 详见下文) , 每个领域都达到百分之八十的准确性, 就说明家长已经基本掌握了PRT 的基本要求。
然后, 家长要运用这些操作方法去帮助儿童逐渐提高沟通技能、社交技能, 克服自闭症儿童常有的行为问题等等。
3 PRT 的操作技巧凯戈尔与洛瓦思一样, 强调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既要有理论基础, 更要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事实。
凯戈尔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操作发现, 训练人员( 专业人员和家长) 要取得良好效果, 必须首先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操作技巧。
3. 1 用简短清晰的指令或问题为儿童的语言等技能的发生发展提供条件一般来说, 残障儿童对于来自大人冗长模糊的要求往往不容易理解。
所以, 训练人员的指令应该简短清晰, 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在发出指令时, 训练人员还应该根据情况适当地调节自己的声音。
当训练人员在与儿童交往如提问题发指令等, 他们首先要确定儿童是在注意着自己, 例如儿童的眼睛是向着训练人员看而不是看自己的手指。
然后, 训练人员可以使用简短清晰的指令, 帮助儿童产生正确的反应。
可以用一个科研实例来说明问题。
在McGee 等人的实验中, 研究者们成功地使用根据PRT 教会3 名6到11 岁的自闭症儿童理解和使用许多英语介词。
研究者们首先通过观察找出儿童们所喜欢的东西, 如玩具汽车和口香糖等。
然后把它们与一定的介词结合起来, 如把玩具汽车放在盒子旁边, 把口香糖放在盒子的下面等。
在训练开始时, 训练人员把儿童们所喜欢的东西及有关的参考物如盒子等放在教室角落。
当儿童表现出要这些东西如玩具汽车时, 研究者便提出简单的问题: 汽车在哪( Where is the car) !如果儿童不能回答, 研究者便提示: 说“汽车在盒子旁边” (The car is next to the box) 。
!直到儿童开口后才能给其玩具, 并伴之以口头肯定。
在初步训练获得一定成功后, 研究者又检验训练效果的迁移性, 让与实验没有直接关系的大人充当训练人员。
其任务是展示儿童所想之物并用简短的问题为儿童的语言发生提供条件, 让儿童说了必要的介词之后, 如“我要盒子下面的口香糖”( I want the gum under the box) ! , 才给他想要的。
如儿童不能说的话, 大人也可给予必要的提示与辅助。
实验结果表明, 儿童在训练前使用英语介词的频率为0%, 而在训练后使用这些英语介词的准确率达89%到100%。
而且他们在其他未经训练的场合使用英语介词的频率也大有增加。
3. 2 穿插训练新旧技能训练人员要在干预中为了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穿插训练新旧技能, 使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得以保持和提高。
换言之, 教者要让孩子先有机会使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在此之后慢慢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能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从而避免因为贪多求胜所导致孩子学习动力的消减。
3. 3 培养对外界事物与人的多方面注意力自闭症儿童通常过度地注意外界事物或人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而这种选择性注意, 使他们常常对外界事物和人的多样性不能给予关注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