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直角三角形(一)学案

解直角三角形(一)学案

测试3 解直角三角形(一)
学习要求
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四种基本类型.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一般要用的主要关系如下(如图所示): 在Rt △ABC 中,∠C =90°,AC =b ,BC =a ,AB =c ,
第1题图
①三边之间的等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B A cos sin ______; ==B A sin cos _______;
==
B A tan 1
tan _____; ==B A
tan tan 1
______. ④直角三角形中成比例的线段(如图所示).
第④小题图
在Rt △ABC 中,∠C =90°,CD ⊥AB 于D . CD 2=_________;AC 2=_________; BC 2=_________;AC ·BC =_________. ⑤直角三角形的主要线段(如图所示).
第⑤小题图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________,斜边的中点是_________. 若r 是Rt △ABC (∠C =90°)的内切圆半径,则r =_________=_________. 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在Rt △ABC 中,∠C =90°, S △ABC =_________.(答案不唯一)
2.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可解条件,在直角三角形的六个元素中,除直角外,只要再知道_________(其中至少_________),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可以确定下来.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已知两条边(两条_________或斜边和_________)及已知一边和一个锐角(_________和一个锐角或_________和一个锐角) 3
二、解答题
4.在Rt △ABC 中,∠C =90°.
(1)已知:a =35,235=c ,求∠A 、∠B ,b ;
(2)已知:32=a ,2=b ,求∠A 、∠B ,c ;
(3)已知:3
2
sin =A ,6=c ,求a 、b ;
(4)已知:,9,2
3
tan ==b B 求a 、c ;
(5)已知:∠A =60°,△ABC 的面积,312=S 求a 、b 、c 及∠B .
综合、运用、诊断
5.已知:如图,在半径为R 的⊙O 中,∠AOB =2α ,OC ⊥AB 于C 点.
(1)求弦AB的长及弦心距;
(2)求⊙O的内接正n边形的边长a n及边心距r n.
6.如图所示,图①中,一栋旧楼房由于防火设施较差,想要在侧面墙外修建一外部楼梯,由地面到二楼,再从二楼到三楼,共两段(图②中AB、BC两段),其中CC′=BB′=3.2m.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求两段楼梯AB与BC的长度之和(结果保留到
0.1m).(参考数据:sin30°=0.50,cos30°≈0.87,sin35°≈0.57,cos35°≈0.82)
7.如图所示,某公司入口处原有三级台阶,每级台阶高为20cm,台阶面的宽为30cm,为了方便残疾人士,拟将台阶改为坡角为12°的斜坡,设原台阶的起点为A,斜坡的起点为C,求AC的长度(精确到1cm).
拓展、探究、思考
8.如图所示,甲楼在乙楼的西面,它们的设计高度是若干层,每层高均为3m,冬天太阳光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1)若要求甲楼和乙楼的设计高度均为6层,且冬天甲楼的影子不能落在乙楼上,那
么建筑时两楼之间的距离BD 至少为多少米?(保留根号) (2)由于受空间的限制,甲楼和乙楼的距离BD =21m ,若仍要求冬天甲楼的影子不能落在乙楼上,那么设计甲楼时,最高应建几层?
9.王英同学从A 地沿北偏西60°方向走100m 到B 地,再从B 地向正南方向走200m 到C 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 地多少距离?
10.已知:如图,在高2m ,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
米?(保留整数)
答案与提示
测试3
1.①a 2+b 2=c 2; ②∠A +∠B =90°; ③;,,,a
b
b a
c b c a
④AD ·BD ,AD ·AB ,BD ·BA ,AB ·CD : ⑤一半,它的外心,
2c b a -+(或⋅++c
b a ab
) ⑥ab 21或ch 21(h 为斜边上的高)或A bc sin 21或B ac sin 21
或).(2
1c b a r ++ (r 为内切圆半径)
2.两个元素,有一个是边,直角边,一条直角边,斜边,一条直角边. 3.90°-∠A ,sin A ,cos A ;
;sin ,tan ,
90o A
a
A a A ∠- ;90,tan ,22A b
a A
b a
c ∠-=
+=
.90,sin ,22B c
a
A a c b ∠-=
-=
4.(1)∠A =45°,∠B =45°,b =35; (2)∠A =60°,∠B =30°,c =4;
(3);52,4==b a (4);133,6==c a
(5).30,64,62,26 =∠===B c b a 5.(1)AB =2R ·sin α ,OC =R ·cos α ;
(2)⋅⋅=⋅=n R r n R a n n
180cos ,180sin 2
6.AB ≈6.40米,BC ≈5.61米,AB +BC ≈12.0米. 7.约为222cm . 8.(1)318米.
(2)4层,提示:设甲楼应建x 层则.2130
tan 3≤
x
9.m 3100 10.6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