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开孔工艺技术要求
一、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明确了舾装工程在船体的开孔通则、开孔禁区、开孔要求与补偿措施。
1.2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部机、管、电、舾专业的开孔要求。
二、开孔通则
2.1 开孔时应仔细审核尺寸,确定中心线后检查开孔周围是否碰船体结构,如果图纸与船体结构有矛盾时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确定无误后方能进行划线工作(划线时必须依照船体结构的理论线位置)。
2.2 开孔时应按图纸尺寸进行划线、打羊冲眼,经自检、互检和专检后方能切割开孔。
2.3 船体部分开孔后,孔边必须休整光顺,氧化渣和毛刺必须全部清除干净。
2.4 对于船壳外板,上甲板,隔舱壁等强力构件,开孔圆度口应小于1.0mm,其余部位圆度口应小于 1.5mm。
开孔中心线偏差不得超过5mm。
2.5孔径公差范围:
a. 套管通舱管件和法兰焊接座板的开孔孔径公差为 1-4mm。
b. 复板通舱管件和管子通过无水密要求的舱壁或平台时,开孔孔径公差为 1-5mm。
2.6 板厚小于 10 ㎜或开孔尺寸大于 100 ㎜,二者达其一。
即需在开孔壁上点焊加强材,以避免由于开孔高温造成开孔壁变形。
三、船体开孔禁区
3.1船舯 0.1L区域至强力甲板(L为垂线间长)。
3.2外板托底分段圆弧。
3.3横梁中部 0.1B处(B 表示梁的长度)。
3.4纵桁,强横梁见图1剖线区域。
图1
3.5扁钢型的普通横梁,扶强材见图2剖线区域。
3.6扶强材,肋骨的肘板见图3 剖线区域。
3.7 支柱上,下端处构件,见图4剖线区域。
3.8 在大焊缝上的开口,原则上应避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按图5中的开口形式认可,但仅限于小口径管(φ133以下)。
3.9 货舱围板不可开孔。
3.10 船舯 0.75L 区域内,中桁材上不得任意开孔,除个别特殊情况必须开孔时,必须经验船部门同意,方可施工。
并予以加强。
船舯0.75L 区域以外,中桁材(舱壁前后1个肋距内除外)上可以开孔,但开孔的高度不得大于该处中绗材高度的 40%,见图6.
四、开孔要求与补偿措施
4.1 开孔宽度不得超过骨材间距的 60%或不超过腹板的高度,两者取较大者。
但最多不能超过 200mm(见图7)。
4.2 开孔边缘至纵桁或横梁面板的距离应不少于其腹板高度的 40%,见图7.
4.3 同一纵绗或横梁上,开 2 个以上孔时,两孔间的距离应大于最大孔径(见图8)。
4.4 开孔应有光滑的边缘和良好的圆角,且不应同时密集地布置在相邻的肋位内。
4.5 凡开孔尺寸不能满足图6/7 /8要求时,应予补强;补强办法有套管加强(见图9)、腹板加强(见图10)、扁钢加强(见图11)、局部结构加强(见图12)。
4.6 采用哈弗(或套管)加强时,套管壁厚不得小于强材腹板厚度,并采用双面焊接。
在开孔四周采用扁钢加强时,扁钢厚度不得小于腹板厚度,扁钢补偿围板处表面应与开孔表面紧密接触,并采用双面连续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