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总说明------------------------------------------12.基础施工说明----------------------------------------13.施工测量--------------------------------------------24.塔位基面处理----------------------------------------45.土石方开挖------------------------------------------56.基础原材料------------------------------------------67.钢筋的加工------------------------------------------88.钢筋的绑扎与支模------------------------------------99、现场浇筑基础---------------------------------------1010.砼的拆模及养护------------------------------------1311.回填土--------------------------------------------1412.基础保护帽的浇制----------------------------------1413.基础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1414.基础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及文明施工--------------------1515.基础配置表----------------------------------------1816.地脚螺栓配置表------------------------------------1817.基础预偏值----------------------------------------1918.基础施工图(附图)---------------------------------2035kV吉莲线防冰改造工程1.工程总说明1、由于吉莲线#11-#18、#30-#34段位于有利于覆冰形成的地区,在最近几年中线路及杆塔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覆冰,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设计负荷,为今后线路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为提高广东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结合我国现行架空送电线路规范的规定,本工程将对35kV吉莲线进行防冰改造设计。

2、本工程分为两段,两段合计改造长度;4.857km,按照单回路、全线铁塔设计。

铁塔总数21基,基中直线10基,直线耐张11基,转角耐张8基,导线选用LGJ-150/35型钢芯铝铰线。

前段:改造原杆#11-#18(#10、#19)不改造,新设计杆号N11-N19,改造段长1.719km,铁塔共9基,另架设新设计N19-原杆塔#19档的导线0.151km,线路呈南北走向,基本与国道G323平行走线。

后段:改造原杆#30-#41(#29、#41不改造),新设计杆号N30-N41,改造段长2.756km。

铁塔共12基,另架设原杆塔#29-新设计N30档的导线0.216km,线路成东西走向。

3、本工程需拆除旧线路4.857 km,拆除旧杆19基。

其中;直线单杆11基(#11、#13、#14、#18、#30、#31、#33、#35、#36、#38、#39),耐张双杆6基(#12、#15、#17、#32、#37、#40),耐张三联杆1基(#34)。

#19-#29段不改造。

2.基础施工说明2.1杆塔基础施工,应严格按照《35—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35kV吉莲线防冰改造工程基础施工图及杆塔结构明细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及“110—220kV送电线路结构部分施工说明”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2 35kV吉莲线工程从35kV莲塘变站往110kV吉田站方向,并以此来区分前后左右,大号小号,铁塔基础亦按此编号。

2.3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基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保护帽强度等级为C15。

2.4本工程混凝土量统计:C20:626.7m33.施工测量3.1线路复测3.1.1复测时应首先校核方向桩的方向,以校核后的方向桩为基准校核塔位桩。

3.1.2校核设计勘测钉立的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3.1.2.1以设计勘测钉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毫米。

3.1.2.2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塔位中心桩的距离与设计值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

3.1.2.3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30″。

3.1.3施工复测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测。

3.1.3.1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3.1.3.2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

3.1.3.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3.1.3.4复测值与设计值比较,偏差不应超过0.5米,超过时应汇报,由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3.1.4个别丢失的塔拉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现行有关架空送电线路的测量技术规范的规定。

3.1.5复测时如出现与设计不符或有超差现象,按实际情况作好记录后,及时汇报,以会同设计部门进行处理。

3.1.6在线路复测时,现场应做好记录,边测边做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不得凭记忆事后补记,以免失误造成严重后果。

3.1.7设计部门在现场定位后修改了部分塔位,要以现场该杆塔定位桩为准向前进(+)或向后退(一)若干距离才是该杆塔位,明细表中所注档距值已是移位后的档距,施工时应注意。

3.1.8线路复测完成后,应立即向监理提交复测记录,以供监理见证。

3.2施工基面3.2.1铁塔基础的施工基面,除特殊说明外一般以较低腿地面中心桩为准算起。

3.2.2基础型式(包括基础主柱是否加高),埋深和施工基面,均见基础配置表。

3.2.3本工程基础设计一般按基础主柱高出施工基面0.3米考虑。

3.3基础分坑3.3.1线路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分坑。

3.3.2施工中保留不住的塔位中心桩,分坑前应在顺、横线路方向选出适当的位置,定出辅助桩,并做好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依据。

3.3.3基础测量分坑时,要复测塔基断面和地质报告,如与设计不符,应立即通知本公司,以便及时联系设计代表尽快解决。

3.3.4基础分坑手册尺寸以本手册中数据为依据。

4、塔位基面处理4.1各塔基础施工时要确保基础顶面标高及基础埋深,高于施工基面以上的土体不必铲除,回填土时应按天然坡度回填,基础埋深是相对于基础施工基面面言,塔拉平基后的边坡对地夹角一般为60°-75°。

4.2为避免水土流失,减少开土方量,施工时对山地丘陵的塔位,在保证塔腿能露出地面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原地形和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基础底板外缘至基面边坡的距离应距离应根据地质情况大于或等于1.9-2.5米。

4.3铁塔的位置处在半山坡时,在塔位上方和基础位置,需按实际地形挖排水沟防洪,排水沟按图:标构92-01施工。

4.4塔拉上方的危石要在开基面土方时进行清除。

4.5现场降基或地形较陡,需要砌护坡、挡土墙的应根据设计通知,参照“挡土墙、护坡及排水沟施工图”(标构92-01)施工。

4.6基础回填时,基础顶部应带有自然坡度的防沉层,并要求上部面积和周边不小于坑口,回填土时防沉层应高出地面500毫米。

5.土石方开挖5.1先对需降基的杆塔位进行降基,开挖每基杆塔基础坑及拉线坑之前应以设计施工图为依据,参考施工手册,了解对基础坑的要求及基础坑尺寸。

5.2开挖基坑时,要特别保护好中心桩以及分坑时所钉的辅助桩,以便浇筑基础使用。

5.3基坑开挖发现塔基或地质情况与设计资料严重不符或有开然孔洞、古墓、管等时,应暂停施工,及时汇报,以便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一起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5.4基坑深度不应超过允许误差+100毫米、-50毫米,坑底应平整,中间不得有凹凸现象,同基基础坑深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按最深的坑操平。

5.5基础坑深误差超过+100毫米时应铺石灌浆处理。

5.6基坑开挖时,坑边1米内不得堆放重物、土方和材料,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5.7本工程铁塔采用原状土掏挖基础,对于岩石基坑不得采用掏挖方式,以免基础底板受力不均而开裂。

5.8基坑开挖土质不好时,应采取防止坑壁坍塌的措施,地下水位较高时应的抽水、排水措施。

5.9承受下压力的淤泥等软地质杆塔基坑施挖时,应注意对原质土层的保护,尽量减少的土层的扰动。

5.10人工开挖基坑时,应事先清除坑口附近的浮石,向坑外抛扔土石时,应防止土回落伤人,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

5.11为尽量利用原土层的抗拨性能,在开挖阶梯式基础的最下一阶时,尽量不用模板,并将基坑挖成下图形状,以增加基础的抗土拨力。

6.基础原材料6.1基础材料选样及采购6.1.1基础材料管理应严格按公司质量体系中程序文件《采购程序》(QB/JDCⅡ201.03-1996)及相关规定执行,基础材料由合格分供方供给,进入材料站的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材质证明,经验收检查合格才能入库,分别标识、保管。

6.2施工现场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规定:6.2.1有该批产品的出厂质量检验合格的证明;6.2.2有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各项质量检验资料;6.2.3现浇基础使用的砂、石等应经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使用;6.2.4对没有质量检验合格资料的产品不得采购,对购进产品的质量有疑问时,应重新进行抽样,并经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6.3水泥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新做检验:6.3.1保管期限超过规定者;6.3.2因保管不良有可能变质者;6.4水泥应有标号和出厂日期,当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保管不善时,必须补做标号试验,并应按试验后的实际标号使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不同批号的水泥应分别堆放,并注意防潮。

6.5砼浇筑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砼浇筑时应使用饮用水,没有饮用水时,可采用河溪水或清洁的池塘水,水中不得含有油脂及其它有害化合物,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

6.6基础浇筑时,应使用碎石和河砂,不得使用大块石,砂、石在使用前应做检验,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5%,碎石含泥量不得超过2%。

6.7钢材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6.8基础主筋、副筋及接地钢筋等按基础设计和规范要求,在材料站集中加工,按基分供给各施工队。

6.9基础浇制现场砂、石的堆放要用彩条布作衬垫物,水泥堆放应以道木作衬垫物,并要加防雨遮盖物,又防水泥受潮或淋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