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练10(常考计算20题)-202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备考考点必杀3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练10(常考计算20题)-202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备考考点必杀3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中考复习考点必杀300题 专练10(常考计算20题)一、化学式计算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至此,整个系统55颗卫星织成一张“天网”。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常规燃料有偏二甲肼(C 2H 8N 2)、液氢,助燃剂有四氧化二氮(N 2O 4)、液氧。

(1)偏二甲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写出求算四氧化二氮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___________。

(3)ag 四氧化二氮与32g 氧气中氧元素质量相等,则a=___________。

【答案】(1)7∶2 (2)164100%142164⨯⨯⨯+⨯ (3) 46【详解】(1)偏二甲肼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8)=7:2 (2)四氧化二氮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64100%142164⨯⨯⨯+⨯;(3)有题意可知,ag×164100%142164⨯⨯⨯+⨯=32g ,解得a=46。

2.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 4H 5O 5Na )是低钠盐的一种。

药店销售一种苹果酸钠盐口服液,治疗效果非常好,该口服液的说明书如图。

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由 种元素组成。

(2)苹果酸钠盐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

(3)若某病人每天服用4.68g 苹果酸钠盐,则该病人每天最多吸收 g 钠元素。

(4)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 苹果酸钠盐,试计算该口服液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四;(2)3:5;(3)0.69;(4)15.6%【详解】(1)根据苹果酸钠盐的化学式,可知其中含碳、氢、氧、钠四种元素; (2)苹果酸钠盐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4):(16×5)=3:5;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 苹果酸钠盐,则该病人每天最多吸收234.68g 100%0.69g 124516523⨯⨯=⨯++⨯+;(4)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 苹果酸钠盐,每日3次,每次一支,则每支含苹果酸钠盐的质量为4.68g 3 1.56g ÷=,每支10g ,则该口服液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为1.56g100%=15.6%10g⨯。

3.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阻断了病毒传播。

请结合图片及文本信息回答问题。

(1)医用双氧水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 (填化学式),使用这种消毒液的优点是 。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

制取NaClO 的原理是2NaOH+Cl 2═NaClO+X+H 2O ,其中X 的化学式是 。

(3)乙醇俗称酒精,乙醇的化学式为C 2H 5OH ,请计算: ①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只列式,不计算结果)。

②4.6g 乙醇与 g 二氧化碳中均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H 2O 2;无污染(或安全) (2)NaCl(3)①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2100%122+16+16⨯⨯⨯⨯;②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12212100%=122+16+16122.66g 14x ⨯⨯⨯+⨯⨯⨯⨯ x =8.8g 。

【详解】(1)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 2O 2,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氧气,消毒时,过氧化氢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安全、无污染;(2)由2NaOH+Cl 2=NaClO+X+H 2O 可知,反应前钠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 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 中,则X 为NaCl ; (3)见答案。

二、表格式方程式计算4.醋不仅是调味品,而且还具有灭菌、抑毒作用,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

小明为了判断家中米醋的含酸量是否合格,取100mL米醋(见标签)于锥形瓶中,然后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溶液,当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至以下数值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剩余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CH COOH+NaHCO=CH COONa+H O+CO )(提示: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3221次2次3次4次5次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质量/g 25 50 100 155 175锥形瓶内剩余物质质量/g 123.9 147.8 195.6 248.4 m(1)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表中m的数值为_____g。

(3)该产品的含酸量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解: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4):(16×2)=6:1:8答: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2)解:100mL米醋的质量=100mL×1g/mL=100g由第一次的数据可知,25g碳酸氢钠溶液与米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25g−123.9g=1.1g 150g碳酸氢钠溶液与米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50g÷25g)×1.1g=6.6g加入155g碳酸氢钠溶液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55g+100g−248.4g=6.6g,说明155g碳酸氢钠溶液与150g碳酸氢钠溶液生成的二氧化碳相同,表明150g碳酸氢钠溶液就能够与米醋完全反应,则第五次加入175g碳酸氢钠溶液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为6.6g第五次锥形瓶中剩余物质的质量=175g+100g−6.6g=268.4g,即m的值为268.4答:表中m的值为268.4。

(3)解:设100mL 米醋中醋酸的质量为x33322CH COOH +NaHCO =CH COONa +H O +CO 60446.6gx↑6044=6.6g x x =9g因为100mL 米醋含酸量9g ,所以该产品含酸量合格 答:该产品含酸量合格。

5.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取10.0 g 样品加热至CaCO 3完全分解,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下(假设杂质不反应): 加热时间/ min t 0 t 1 t 2 t 3 t 4 t 5 剩余固体质量/ g10.010.08.97.8a6.7(1)上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2)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3)请在坐标图中,画出t 0~t 5时生成CO 2的质量变化图像。

(4)t 0~t 1,样品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7(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32CaCO CaO+CO 10044(10.0-6.7)gx↑高温10044(10.0-6.7)gx= x =7.5 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5 g100%10.0 g⨯=75.0%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0% 。

(3)(4)在t 0~t 1时间段,刚刚开始加热,尚未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 【详解】(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加热时间为t 2时,固体减少量为10g-8.9g=1.1g ,当加热时间为t 3时,固体减少量为8.9g-7.8g=1.1g ,当加热时间为t 5时,固体减少量为7.8g-6.7.g=1.1g ,说明加热到t 4时,碳酸钙已分解完全,则a=6.7。

(2)见答案。

(3)分别计算出每个时间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如t 0~t 1,二氧化碳质量为0,t 2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0g-8.9g=1.1g ,t 3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0g-7.8g=2.2g ,t 4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0g-6.7g=3.3g ,画出坐标图,见答案。

(4)碳酸钙分解的温度为高温,则t 0~t 1,样品质量不变的原因是没有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

6.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11.5g 铁合金样品盛放到锥形瓶中,将100g 稀盐酸分成5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 次数加盐酸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0 20 20 20 20 20 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 )11.531.4m71.291.1111.1(查阅资料)碳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

(2)实验数据表中m 的值为_____。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答案】(1)0.4g ; (2)51.3;(3)设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为x ,则22Fe +2HCl =FeCl +H 5620.4gx↑ 5620.4g=x x =11.2g合金中碳的质量为:11.5g-11.2g=0.3g ;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3g×100% 2.6%11.5g≈,介于2%~4.3%之间,该铁合金属于生铁。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氢气的质量:11.5g+100g-111.1g=0.4g 。

(2)由表中数据可知,1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0.1g 氢气,实验数据表中m=11.5g+40g-0.2g=51.3。

(3)见答案。

7.碳酸锶(SrCO 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

小赵同学为测定某SrCO 3和NaCl 固体混合物中SrCO 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即浓度)相同。

所得数据如表所示:(1)烧杯②中产生CO 2的质量为 g ;(2)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 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提示:碳酸锶和盐酸反应的原理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原理类似,NaCl 不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1)8.8(2)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 3的质量分数为x3222SrCO +2HCl =SrCl +H O +CO 1484450g 8.8g 14850g =448.8g =0.592=59.2%xxx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 3的质量分数为59.2%。

【详解】(1)烧杯②中产生CO 2的质量为100+50-141.2=8.8g (2)见答案。

8.某同学为了测定不纯的锌片中锌的含量,取不同质量的锌片依次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反应完全后称出质量(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