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 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 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 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 于地坎煴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 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 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 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 高尚情操。又如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 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 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
苏武 忠君爱国、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富贵不淫、大义凛然 坚韧不拔、爱憎分明。
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 这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苏武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 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事发时他已经意识 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 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 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 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 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 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 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 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 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 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 .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 的性格特征。 2. 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 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 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 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 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 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苏武传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在对比中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2.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人物形象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正面描写:
语言、行动等细节刻画人物
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的烘托 其他人物的映衬
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社会环境
单于和卫律逼降 副 使张胜的屈降 朋友
环 境 描 写 自然环境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无怨无悔。
其他人物的对比映衬
(1)张胜 苏武
(2)卫律 苏武
(3)李陵 苏武
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 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面对威逼利诱,大义凛 然、不卑不亢、忠贞不二。苏武的性格在那些或 屈或降的人物的映衬下,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人物形象特点:
学生分角色朗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 分内容,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分组 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 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 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 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 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 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Hale Waihona Puke 得特别详细, 作者这样处理用意何在?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 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 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 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 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 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 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 民族气节。
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 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 光明磊落。
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 盾,痛苦。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习题及学案。 2.练习三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
谈谈你对苏武的认识。
李陵的劝降
北海无人处 廪食不至 天
气寒冷
问题探究
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 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 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 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 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
相关主题